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三维示踪胼胝膝部和嘴部的纤维束,探讨胼胝膝部和嘴部的纤维结构以及这些纤维束的起止和走行径路。方法对30名健康成人(男女各15名,年龄19-29岁)行头颅常规磁共振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并利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三维重建胼胝膝部和嘴部的纤维束。结果成功地显示了胼胝膝部和嘴部纤维束的立体形态、空间走行及来源与终止。结论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以清楚地显示胼胝膝部和嘴部的纤维束,该技术是研究大脑神经纤维束的可行方法。

  • 标签: 胼胝体膝部 胼胝体嘴部 纤维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胼胝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以及患者预后等相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胼胝梗死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结果的临床资料。结果胼胝梗死患者最为常见的是肢体瘫痪,同时也会表现出意识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小便障碍、情感障碍、面舌瘫痪、共济失调、感觉障碍、失写失用、异己手综合征等症状。通过MRI检查发现,膝部病变8例(20%)、压部病变11例(27.5%)、部病变14例(35%)、膝部+部病变3例(7.5%)、膝部+压部病变1例(2.5%)、膝部+部+压部病变3例(7.5%)。同时伴发基底节病变31例,半卵圆中心病变18例,顶叶病变6例,脑干病变6例,枕叶病变6例,颞叶病变4例,额叶病变4例。本次40例基本痊愈16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胼胝梗死临床表现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动脉硬化病变引发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可通过MRI检查进行确诊,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患者预后一般良好。

  • 标签: 胼胝体梗死 临床症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胼胝梗死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点,提升对胼胝梗死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8例胼胝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伴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以偏瘫、感觉障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影像学显示梗死部位以压部较多见。结论胼胝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CT、MRI和MRA对胼胝梗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胼胝体 临床症状 影像学特点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的MR影像特点。方法搜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1例RESLES患者进行MRI及临床特点分析。结果MR初次检查11例患者胼胝压部(SCC)均可见椭圆形或斑片状T1WI稍低、T2WI稍高及FLAIR高信号影,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3例患者病灶累及胼胝压部以外的部位(胼胝部及双侧放射冠),4例患者增强未见强化,经过6~36天复查MRI10例患者病灶消失,仅1例成人患者病灶表现为较前缩小。结论RESLE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特别MRI复查更能最终验证确诊。

  • 标签: 可逆性病变 胼胝体压部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膝周骨折后影响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骨折类型和固定情况,在不同介入时机进行股四头肌、关节主被动活动度训、日常生活能力和辅助康复等训练,达到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的发生的目的,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

  • 标签: 膝周骨折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多发性硬化MRI诊断及其胼胝扩散张量成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30例颅脑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30例前来我院体检的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扩散张量成像,记录观察组患者的MRI诊断影像资料,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扩散张量成像的异同。结果对于颅脑多发性硬化采用MRI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各向异性分数值以及平均扩撒系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颅脑多发性硬化患者采用MRI诊断以及胼胝扩散张量成像,有利于该疾病的诊断、病情预测以及治疗效果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多发性硬化 MRI诊断 胼胝体扩散张量成像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轻微脑炎脑病(MERS)伴可逆性胼胝压部病变(RESLES)的MRI诊断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放射科收治确诊的12例RESLES患者,均经MRI影像确诊,通过临床资料和相关检查记录整理,回顾性分析该12患者MRI影像学特点。结果MRI影像显示RESLES病灶部位均局限分布于胼胝压部,T1WI上多呈稍低信号;DWI序列可见明显高信号;ADC上12例均呈低信号;短期对症治疗后病灶异常信号均恢复正常,T1WI和DMI显示病灶消失,异常信号均恢复正常。结论MRI可为MERS伴RESLES临床确诊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轻微脑炎脑病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湿润烧伤膏与凡士林治疗膝部擦伤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50例膝部擦伤患者,分别采用湿润烧伤膏与凡士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种药膏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疼痛、创面感染以及瘢痕增生情况,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膝部擦伤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有利于创面早日愈合,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以及减少创面瘢痕生成,应用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凡士林 膝部擦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康复指导训练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应用于膝部骨折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100例膝部骨折术后患者,以不同训练方法为依据分组实验组50例予以护理康复指导训练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参照组50例予以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比对2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92.00%,高于参照组82.00%(P<0.05);2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比对,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膝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予以护理康复指导训练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护理康复指导训练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 膝部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透明质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进行关节腔注射的方法对患有膝部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4例患有膝部骨关节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分别采用糖皮质激素和透明质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结果B组患者治疗的关节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治疗方案实施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早于A组;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实际疗程明显短于A组;治疗结束后症状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应用透明质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进行关节腔注射的方法对患有膝部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透明质酸 糖皮质激素 关节腔注射 膝部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桃摘除术后扁桃窝出血形成血肿后.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止血和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2014年9月我门诊部行扁桃摘除术980例术中出现扁桃窝出血形成血肿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5例采取多种止血方法止血彻底,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术后最主要并发症是出血,甚至危及生命,采用镇静止痛,局部压迫止血,封闭疗法,止血药物,抗感染治疗,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 标签: 扁桃体摘除术 并发症 窝内出血形成血肿 不同止血方法 预防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共收治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42例(67个椎)。所有42例(67个椎)均行后路球囊扩张椎成形术,其中46椎行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成形术。结果42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平均13个月。参考《JOA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疼痛疾病治疗成绩标准》17例患者评为15分、8例患者评为14分、6例患者评为13分、2例患者评为12分。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有显著的止痛效果、能减少卧床时间、改善活动能力,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治疗技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牙提解剖教学是口腔解剖教学重要部分,为后续的临床专业课提供了正常牙体形态学基础,为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实物标本展开,以实训为主导,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动手能力。

  • 标签: 牙体解剖教学 实物标本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良充填及不良修复对牙周组织造成的轻重不同的危害,以及造成危害的原因探讨。结果自2012年以来接诊不良充填98例,不良修复129例,导致不同程度的牙周病变,轻的造成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严重的造成邻牙龋坏以及牙周脓肿、根尖脓肿、颌面间隙感染、甚至颌骨骨髓炎的发生。长期的不良刺激和非正常咬合,甚至可以导致癌变以及颞下颌的疾病。结论加强对全民健康教育和正确就诊的引导;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口腔规范操作技术水平,可以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 标签: 不良充填体 不良修复体 牙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获得随访患者30例,共45节手术椎,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改良椎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本组病历,手术定位时间平均约5min,一次穿刺成功为43节椎,一次成功率95.56%,骨水泥填入椎平均注射量4.2ml,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平均8.9±0.7分别降至术后24小时的2.3±0.5分、术后1周的2.0±0.4f分及术后3月的1.8±0.5分(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改良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改良椎体成形术 单侧椎弓根外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接受经皮椎成形术后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邻近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5年10月的47例接受经皮椎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5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邻近椎再次骨折作为观察组,在42例没有再次骨折患者中随意抽取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年龄、性别以及骨水泥注入量等相关因素影响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腰椎骨密度、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方面(P<0.05)。结论接受经皮椎成形术后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邻近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腰椎骨密度以及抗骨质疏松治。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邻近椎体再骨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腺样扁桃肥大的围术期安全护理研究。方法选择收治120例腺样扁桃肥大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的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67%vs20.00%)、护理满意度(98.33%vs83.33%)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小儿腺样扁桃肥大的围术期对其实施安全护理,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供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腺样体 扁桃体肥大 围术期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对椎裂隙征(intravertebralcleft,IVC)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PVP治疗13例13个椎病变,PVP采取经皮经椎弓根入路穿刺病变椎,将针尖置于椎前1/3处,将粉/液/对比剂比例为321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methaerylate,PMMA,骨水泥)注射入病变椎,单椎注入骨水泥5-10ml。结果全部病例成功手术。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骨水泥外漏。施术后3天疼痛缓解12例,1例术后复查MR见同节椎新发骨折,再次手术后疼痛缓解,止痛效果100%。结论PVP是治疗椎裂隙征的一种止痛效果好,创伤小,操作简单的方法。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裂隙征
  • 简介:摘要目的在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中应用椎成形术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入院的50例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椎成形术治疗,用常规保守治疗形成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椎成形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