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肝纤维化相关差异表达mRNA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构建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化动物模型,分为胆管结扎模型组、只开腹不结扎对照组以及胆管结扎并且赖氨大黄酸(RHL)治疗的赖氨大黄酸组。2应用芯片技术分别检测模型组组与对照差异表达的mRNA、赖氨大黄酸组与模型组差异表达的mRNA。3对差异表达mRNA进行整合分析,确定对肝纤维化有影响的差异表达的mRNA。4应用MoleculeAnnotationSystem(MAS)软件对差异表达mRNA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1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635个基因表达上调,366个基因表达下;赖氨大黄酸组与模型组相比,59个基因表达上调,43个基因表达下调。2重合分析共43个差异表达的mRNA。3GO分析显示43个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在细胞质和细胞器参与结合、分子调节器、代谢调节过程等功能。4KEGG分析显示43个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PPAR信号通路、代谢途径、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信号传导通路。结论差异表达的mRNA可能影响肝纤维化进程。
简介:目的骨肉瘤是一类发生于骨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当前其发病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环状RNA(circRNA)已被证实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可以通过分子海绵机制吸附miRNA进而调控关键基因表达。本研究拟通过查找骨肉瘤circRNA表达谱芯片,并分析差异表达circRNA及其潜在调控机制,预测其在骨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查找circRNA芯片表达谱,通过GEO2R对芯片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对筛选出的上调和下调表达最明显的circRNA各5个做内源竞争性RNA调控网络图,预测出潜在靶mRNA,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这些靶mRNA的功能富集情况。结果在骨肉瘤circRNA表达谱芯片(GSE96964)结果中,有110个明显差异表达的circRNA,包括8个明显上调和102个明显下调的circRNA,通过位点预测网站,在5个上调最明显的circRNA下游预测出127个mRNA,5个下调最明显circRNA下游预测出158个mRNA。OMICSbean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所富集的通路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110个明显差异表达circRNA不仅可以作为骨肉瘤诊断与治疗的分子标志物,而且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潜在的调控作用。
简介:目的测定男性与女性患者七氟烷吸入诱导下气管插管的半数有效浓度(MAC-EI50)并进行统计学比较。方法择期全麻患者,男性组(M组)31例,女性组(F组)35例,呼吸回路进行七氟烷预充后行肺活量法面罩吸入,调节七氟烷吸入浓度,进行序贯法吸入,首例患者设定浓度为4%,待气体浓度吸入(Fi)与呼出(Ft)均接近或达到设定的目标浓度(Fi/Ft=1)时,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维库溴胺0.15mg/kg,2min后进行气管插管,采用插管反应作为判断指标,出现7个交叉点(有效浓度-无效浓度)达到试验终点。结果M组七氟烷的MAC-EI50为3.021(1.8MAC),其95%的可信区间CI为(2.208,3.520)。F组七氟烷的MAC-EI50为2.744(1.6MAC),其95%的可信区间CI为(2.358,3.093)。两组间进行u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也是影响气管插管时气体麻醉的MAC值的一个因素,男性的MAC-EI50明显高于女性。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和健康人群蛋白表达的差异,筛选用于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并建立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7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和63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应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芯片检测和分析两组受试者的血清蛋白表达谱,筛选可以用于临床食管癌早期诊断新的肿瘤标志物,建立蛋白质指纹图诊断模型.采用秩和检验分析数据.结果食管癌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蛋白质荷比(M/Z)峰值图谱明显不同.得到差异性较大的10个蛋白中,有6个在食管癌组呈高表达,M/Z为4488、5495、15964、3948、8154、8166;4个呈低表达,M/Z为8789、6682、8714、6650.建立由6个蛋白组成的蛋白质指纹图诊断模型,食管癌组患者中124例判定正确,3例误判;健康对照组患者中60例判定正确,3例误判,其准确度为96.8%(184/190),敏感度为97.6%(124/127),特异度为95.2%(60/63).结论应用SELDI-TOF-MS技术筛选食管癌肿瘤标志物建立的蛋白质指纹图诊断模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简介:摘要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异不仅体现在生殖系统上,同一种疾病还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男性和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多年来女性疾病的研究和预防工作一直受到相对忽视,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医学研究人群常常只包括男性,研究结论却作为证据写入指南,人们错误地认为适用于男性的情况同样也适用于女性,很多妇女因此失去了极为重要的诊治机会。我们应关注性别差异对女性健康的影响,重视女性健康发展。
简介:我国结直肠癌的治疗水平差异甚大这是不争的事实,不同医院之间有差异,大小城市之间有差异,同一医院医生个体之间也有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可能因素有以下几点:(1)肿瘤临床病理分期不严密,如送检淋巴结数量不够或未能了解肿瘤穿透肠壁或浸润周围脏器时有无伴发微灶播散等;(2)没有严格的机制来规范手术操作程序和方法,如“不接触技术(notouch)”的采用,术中是否化疗等;(3)外科医生手术技巧的个体差异;(4)有无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以外的综合性辅助治疗措施。如何缩小外科治疗效果的差异,是我国结直肠外科专业学组及有关的专业委员会应该思考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对无冠心病证据高脂血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无冠心病证据高脂血症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年龄<40岁组(组1,n=30)和年龄>40岁组(组2,n=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传统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成像及背向散射积分检查。结果与组1比较,组2E/A、Ea/Aa比值明显降低(P<0.05),E/Ea比值增高(P<0.05);背向散射积分参数(循环周期变量指数)CV-IBS明显降低(P<0.05)。结论无冠心病证据高脂血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存在年龄相关性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区域麻醉中氯胺酮和芬太尼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需要腹部手术患儿进行区域麻醉的研究,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氯胺酮药物对其进行麻醉,该药物具有镇痛效果,但会引起血压上升;观察组患儿使用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区域性麻醉。通过两组不同麻醉方式分析氯胺酮和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应用。结果由两组对比数据显示,观察组患儿手术中氯胺酮联合芬太尼的用量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两组对比显示,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对小儿区域性手术有很好的镇痛效果,能够在患儿没有痛苦的前提下进行手术,麻醉效果相比单一的氯胺酮效果好。氯胺酮会使患儿血压升高,芬太尼会使血压降低,两者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平衡患儿的血压,最大程度上保证患儿手术后身体的恢复,提高自身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