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针分离粘连与冷刀分离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5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分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n=25)及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电针分离术,研究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月经改善情况以及宫腔粘连复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P<0.05);研究组宫腔粘连复发率为8.00%,对照组宫腔粘连复发率为24.00%(P>0.05);研究组患者月经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宫腔镜下电针分离宫腔粘连相比,采用冷刀分离宫腔粘连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月经恢复情况佳,粘连复发率降低,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患儿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治疗方式分2组,对照组40例接受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0%,差异明显(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采用热毒宁注射液,疗效突出,促进症状改善,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冷刀锥形切除(CKC)和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级)的预后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份到2017年3月份所接收的60例患有CINⅡ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CKC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LEEP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术中的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预后复发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经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手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伤口愈合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患者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该种治疗方式值得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痰热咳嗽兼食积采取小儿推拿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痰热咳嗽兼食积患儿6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取小儿推拿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接受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中医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中医症状积分(1.92±1.03)分明显比对照组(15.17±10.38)分低(P<0.05),且总有效率(86.66%)明显比对照组(63.33%)高(P<0.05)。结论小儿痰热咳嗽兼食积采取小儿推拿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内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探讨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妇科内镜手术(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0例,发生率为1.2%,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性并发症,18例,发生率0.67%,占并发症总数的60.0%(18/30)。其他主要并发症为感染性并发症6例、脏器损伤性并发症6例,发生率均为0.22%。并发现主要并发症在非经验者中的发生率为有经验者的6倍。结论文章从技术培训、掌握手术适应症、熟悉各种操作器械、术中判断、掌握手术细节、熟悉盆腹腔解剖及术组配合默契等几个方面分析预防妇科内镜手术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中药热熨法治疗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运用中药热熨法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方法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达到了96.00%,对照组临床疗效仅为64.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8.901,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热敷治疗骨关节病具有简便易行、价廉高效、副作用少的优点,值得临床运用推广。应提倡早期治疗,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阐明第三横突综合征红外热成像特征,为第三横突综合征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方法选取长沙市按摩医院治未病中心2016年09-2017年09月体检中心的18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及健康志愿者组共3组,每组60例,采集各组研究对象腰部、小腿部红外热成像图像,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第三横突综合征腰部热图呈深红色,中心位置出现高温白点,热区向两侧外延,小腿部呈蓝色低温分布;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部平均温度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4),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组小腿平均温度低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1)低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2)。结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人群在腰部面部、小腿部有其特定的红外热图,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