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柔性管理在克罗恩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134例医院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柔性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并采用炎症性肠病调查问卷(IBDQ评分)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最后询问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IB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护理后IBD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在克罗恩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服务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克罗恩并的治疗中应用乌梅丸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82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乌梅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和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变化,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CDAI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乌梅丸加减联合常规治疗克罗恩病可促进患者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52例克罗恩病患者。对照组应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观察组应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96.15%高于对照组73.08%(P<0.05)治疗前,患者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不存在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改善的要比对照组好(P<0.05)。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1.54%低于对照组30.77%(P<0.05)。结论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低,是治疗克罗恩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效果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上同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50例,其中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药物强肝片进行治疗,试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药物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患者取得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在肝纤维化方面的改善程度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发现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纤维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肝硬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中抽选4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有患者22例,采取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有患者24例,仅采用化疗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0.9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20.83%,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患者采取恩度联合化疗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病情发展,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后HBVDNA定量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平均HBVDNA定量的对数值分别为(7.35±2.08)和(7.56±1.87),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而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2、24、48周后血清中HBVDNA定量、HBVDNA转阴率及肝功能ALT复常率情况均好于对照组,48周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结果分别为(3.31±1.06)和(2.76±1.19)、80.98%和94.35%、81.39%和9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84%和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效果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上同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50例,其中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药物强肝片进行治疗,试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药物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患者取得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在肝纤维化方面的改善程度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发现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纤维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肝硬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及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方法抽取本院检验科近两年收集的临床标本110个,分析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回忆这些标本采取、保存、运输和检验的过程,总结出导致检验结果的质量不过关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抽取质量控制前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43名作为A组,抽取质量控制后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43名作为B组,比较两组检验的准确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总结分析,发现造成检验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标本的质量、工作人员的素质、实验室环境、清洗液的更换、试剂室温平衡时间这几方面,此外,标本的保存、运输和仪器的规格质量也会对检验的质量造成影响。进行质量控制后,B组的检验准确度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经常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使标本的检验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导致诊断和治疗出现失误。可见,在临床免疫检验环节中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乙肝肝硬化的失代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给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中有效率高,各项指标改善程度较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肝硬化的失代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论文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具体效果。方法我们选取了66位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人。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的是舒适护理干预方式,然后针对两组在疼痛、环境舒适、焦虑、抑郁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并发症等方面的发生概率进行了综合比较,由此来判断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对于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而在伤口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上则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在对环境舒适评分、抑郁、焦虑、疼痛评分上,观察组的优势要远远的高于对照组,经过舒适护理之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效果更加明确,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其舒适程度,减轻不良痛感以及抚慰焦躁情绪,而且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水平,有着非常有力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的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恩替卡韦(ETV)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中,选取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P<0.05);观察组患者AL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恩替卡韦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介绍相关预防措施的落实状况。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门诊药房30例药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依据药品差错报告将处方药剂差错分为7个等级,同时依照预防合作国家委员会制定的预防措施予以相应的预防。结果本次研究发生药品调剂差错现象的主要种类包括相似外观、摆放位置相近、药名相似、药品数量、剂量差错和规格差错等,其中由医师原因造成的5例(16.7%),药师造成的22例(73.3%),其它原因造成的3例(10%)。结论针对本次研究中门诊药品调剂差错的现象,以加强对其系统化的管理,以提升药师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细节的审慎性为出发点,减少该类药品调剂差错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