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想活着,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了克里斯托弗。因为还有几个月他就要满7周岁了。我是否还能亲自为他操办7周岁的庆生会?
简介: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重要的是,当不幸降临的时候,你将如何面对.1985年3月,一位年仅20多岁刚刚当了两个月新娘的花季少女,不幸被一场无情的车祸撞碎了新娘的甜梦,成了一位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一辈子都要在轮椅上度过……
简介:有患者会问我说,我做了那么多好事,自己受苦受累,为什么是我患癌,生活对我很不公平?我们真的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了解什么是爱。爱就好像是一个桶里装满水,水溢出来的那部分。我们先要对自己好,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只有我们自己身心健康了才能对别人负责任。很多人觉得这样的爱太自私了,但其实在我门诊,有很多人会抱怨,
简介:我叫胡玉留,江苏省镇江市肿瘤防治与康复协会会员。自1999年4月15日因胃大出血住院,诊断为胃(贲门)腺癌至今已经13年了。从对癌症一知半解到现在成为癌症康复志愿者和癌症康复组织的一名工作者,我深感选择正确的治疗、感受家庭的关爱、个人对癌症的科学认识,是战胜癌症争取康复的重要环节。
简介:我父亲基本上不能算是疾病过世的,医生认为是老化死亡,这从一方面看是福气,从另一方面看,因为我们不懂真正老化代表的含义和征兆而产生了许多遗憾,这也是我写这本小册子的另一个重点。
简介:说句也许天下老人都不中听的话:人老了就要服老,虽然我们希望有颗年轻的心,充满活力地走过一生,但是对于体力的衰退是一定要有心理准备的,当发现自己体力不如以前的时候,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在生活上做适当的调适和改变,这样对自己和小孩都比较好。
简介:以前看书上说,癌症是不宽容导致的,当时我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慢慢领悟了。
简介:《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这本书是作者李兰妮此前已出版的长篇纪实散文《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的续篇。作者持续探讨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疾患和生命困境,它同时也是伴随现代化进程中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简介:化疗联用分子靶向药物爱必妥,ETS(第8周时肿瘤缩小≥20%)患者可获得长达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此外,化疗联合爱必妥@为部分初始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甚至提供了治愈的可能。
简介:我现在越来越喜欢使用类比这种思考方式,也越来越喜欢采用比喻的说法。我频繁使用上帝这个词,并不意味着我相信一个有人格的上帝,一个可以与人沟通的神。我只是采用了“上帝”这个比喻性的、拟人的说法。当然我也可以辩称,我所说的上帝是爱因斯坦或者斯宾诺莎的上帝,就是自然(规律)本身。
简介: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就象医生的刀子一样,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我们是否想过我们的语言、动作、表情、姿势等等,所有这些表现有可能会影响患者本来就因为患病而变得更加脆弱的心灵?
简介:他是我大学同学中才情出众的一个。医科大学毕业后做了几年内科医生,20世纪80年代初出国学习。先从医,再做药,历尽艰辛,终于学有所成,得到主流社会承认,后来做到跨国药企的亚洲总裁,是那个年代外出打拼获得成功的代表,经济、社会地位都无可挑剔。
简介:春夏之交,我刊副主编金懋甲教授从香港带回一好消息:为支持《癌症康复》杂志更好地为广大癌症患者服务,香港的朱震东先生愿意赞助我刊每期一万元人民币。目前第一笔钱已经到账。
简介:“你不能光听一个人的呀,历代名家对医术的见解都有不同,不是哪个人说的都是对的,应该多看不同人的不同说法。”那天一位中医师在指导我学习中医时这样说的。
简介:我羡慕那些吃饭很慢,一直吃尽碗里最后一颗饭粒的人。最后那颗饭粒,可能正是农民弯腰从地里捡起来的那颗谷粒。见到这样的人,我岂止是羡慕,简直会景仰他。
简介:“化疗14天起脱发,小辫子眼看着细了,但是我知道,她还会再回来”。
简介:经过6年的临床护理工作,我对护患沟通的理解是:有着善解人意的心灵、富有亲和力的微笑、得体的谈吐和沉稳的个性.但最近工作中的一件小事,让我对护患沟通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简介:20世纪是属于医生的,21世纪是属于病人的。病人将是21世纪医疗卫生服务的中心。
简介:儿子生前,我们没有机会面对面地讨论死后举行什么样的仪式,怎样送别,葬在哪里,墓地的样式,想起来就遗憾。非凡子尤,定知自己时日不多,萦绕在心者,必是妈妈如何承受死别之痛,
父亲的爱
爱的力量
爱是洋溢的
聚沙成塔都是爱
流转不息的爱(二)
流转不息的爱(三)
用爱融化心结
《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
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爱必妥慈善援助项目——早期获益,长期生存
上帝造的与人造的
医生的语言
最后的选择
深深的感谢
“和”的味道
粮食的神性
我的选择
护士的手
聪明的病人
我们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