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2002年7月3日,我市发生一起因食用盒饭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当日中午先后有70人食用了我市某宾馆加工的外卖的盒饭。晚上17~20时先后有14名食用者因腹痛、腹泻、发烧、头痛,到市医院就诊住院治疗,经抗炎及对症治疗,6d后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 标签: 食物中毒 调查 流行病学 卫生学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游仙区2021年-2023年食物中毒及处置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游仙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114起食物中毒情况及处置办法。结果:在2021年至2023年的3年中,共发生食物中毒114起,中毒人数562例,死亡人数4例,其中2022年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最多(47起);家庭聚餐发生的中毒起数最多,占比53.51%(61/114),中毒人数256例;在2021年至2023年这段时间内,中毒原因位居前二的分别是食材变质或污染、生熟食材混放,分别发生36起、25起。结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和分析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 标签: 食物中毒 游仙区 处置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疾控中心检验细菌性食物中毒效果。方法:收录2021.8——2024.8期间疾控中心收录的12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致病菌检验方法及检验结果。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及真菌感染较为常见,检出率均>30%;以不动杆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较为少见,检出率均<10%。结论:基层疾控中心所收录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及真菌为主,疾控中心应强化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采样技能及检验技能,进一步提升病原菌检出率,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 标签: 基层疾控中心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原菌 检验
  • 简介:天桥区位于济南市北首,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区内大、中、小型饭店分散经营,卫生状况各不相同,所以每年的夏季,特别是6-9月份是我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时常发生细菌性及化学性食物中毒。统计表明,近两年天桥区共发生食物中毒12起,其中化学性食物中毒4起,经检验全都是由亚硝酸盐引起的,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化学性食物中毒 天桥区 情况分析 亚硝酸盐 小型饭店 细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疾控中心检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与成效。方法:选择疾控中心在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接诊的9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各样本病原菌检出情况显示,以肛拭子与呕吐物为主(64.44%),其次为剩余食物(25.56%)、餐具涂抹物(10.00%)。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以副溶血性弧菌(35.56%)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4.44%)、大肠杆菌(13.33%)、蜡样芽孢杆菌(10.00%)、沙门氏菌(6.67%)。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突发公共健康问题,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强化对食物中毒的监测和有关的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集中调查,对其进行集中取样,进行多个方向的检测,以便查明病因,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从多个角度进行防治。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基层疾控中心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疾控中心检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与成效。方法:选择疾控中心在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接诊的9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各样本病原菌检出情况显示,以肛拭子与呕吐物为主(64.44%),其次为剩余食物(25.56%)、餐具涂抹物(10.00%)。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以副溶血性弧菌(35.56%)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4.44%)、大肠杆菌(13.33%)、蜡样芽孢杆菌(10.00%)、沙门氏菌(6.67%)。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突发公共健康问题,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强化对食物中毒的监测和有关的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集中调查,对其进行集中取样,进行多个方向的检测,以便查明病因,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从多个角度进行防治。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基层疾控中心 检验
  • 简介:2002年5月28日22时,接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报告,市某成人教育学院食堂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接到报告后,市卫生局立即派卫生监督人员迅速赶到医院进行调查处理,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证实这是一起学生食用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沙门菌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救护理应急预案在群体食物中毒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接收的6起群体食物中毒事件纳入研究中,同时对其采取急救护理应急预案进行救护。结果经过救治,将急救环境予以相应的维护,从而使得患者可以获取及时的救治。结论急救护理应急预案在群体食物中毒救护中具有显著的救护效果,此救护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救护理应急预案 群体食物中毒 救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中,微生物学检验的效果。方法:样本选取年限为2020年03月-2023年03月,选取医院10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微生物样本来源以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微生物样本来源情况显示:粪便51例、肛拭子34例、呕吐物15例,占比分别为51.00%、34.00%、15.00%;微生物学检验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35例、蜡样芽胞杆菌18例、志贺氏菌1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变形杆菌10例、沙门氏菌7例、大肠杆菌5例,占比分别为35.00%、18.00%、13.00%、12.00%、10.00%、7.00%、5.00%。结论:微生物学检验的实施价值高,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发挥了显著优势。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以粪便检出率最高,感染的细菌种类较多,通过微生物学检验可以帮助了解中毒的主要病原菌,对后续针对性治疗措施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推广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学检验 病原菌
  • 简介:目的通过对该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查清中毒原因,方法对该批患者的中毒表现、潜伏期,流行病学、卫生学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检验。结果符合原因不明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结论该起事件为一切起因生产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而引起的不明原因的食物中毒事件。

  • 标签: 食物中毒 调查 生产过程 卫生要求
  • 简介:1抗组胺药物简介从1937年第1个抗组胺药开发至今,已有50余种H1受体拮抗剂供临床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为第1代: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曲吡那敏(去敏灵)、异丙嗪(非那根)、美喹他嗪(玻丽玛朗)等.这类药物具有以下两项缺点,限制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1)中枢抑制作用:大部分第1代抗组胺药具有脂溶性,能穿透血脑屏障,故均有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即镇静作用,包括困倦、嗜睡、注意力下降等.(2)H1受体选择性差:药物有部分抗胆碱能作用,因此易产生视力模糊、口干、心动过速及胃肠道等的不良反应.另外,它还可产生a受体阻断作用、局麻作用及5-羟色胺抑制作用等,这些都会使第1代抗组胺药物的安全性下降.

  • 标签: 抗组胺药物 合理用药 美喹他嗪 氯苯那敏 苯海拉明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组胺与扑尔敏对焦虑的影响。方法选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小鼠明暗箱实验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进入开放臂和封闭臂的总次数(OE+CE)、进入开放臂次数百分比(OE%)、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探究次数(HT)和封闭臂后腿直立次数(RT)、明暗箱中的穿箱次数(TT)和在明箱停留时间的百分比(LT%)。结果剂量为4.44×10^-6g·kg^-1的组胺(HA)能显著减少小鼠的OT%(P〉0.05);4.00×10^-3g·kg^-1的扑尔敏以及同剂量的扑尔敏加4.44×10^-6g·kg^-1HA能显著增加小鼠的OE+CE、OE%、OT%、TT、LT%(P〉0.01)。结论扑尔敏具有抗焦虑的作用,外周给予一定量的HA可以通过H1受体发挥促进焦虑的作用。

  • 标签: 组胺 扑尔敏 焦虑
  • 简介:顶着一把把圆圆小伞的菌类,不仅模样可爱,营养也很丰富呢!让各种菌类营养我们的餐桌吧!

  • 标签: 菌类食物 营养 健康 食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