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元素的实验展开了研究,通过结合具体的实验实例,对实验的进行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实验结果作了系统的分析与讨论,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测定 碲元素 实验
  • 简介:据USGS(美国内务部地质调查所)统计,2002年世界硒产量为1460t,比2001年的1580t减少8%。硒是与金、银一起存在于铜冶炼过程产生的残渣中。因此,硒产量减少估计是由于铜产量减少和使用了硒品位低的矿石所致。

  • 标签: 市场需求 供应量 市场价格
  • 简介:铜复杂原料中贵金属采用了加压浸出工艺处理,研究了游离NaOH浓度、固液比、浸出时间、浸出压力、浸出温度对浸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游离NaOH浓度为40g.L^-1、固液比为1∶7、浸出时间为6h、浸出压力为0.9MPa、浸出温度为120℃时,浸出效果最好。贵金属以TeO2形态回收,试验结果回收率≥95%。

  • 标签: 浸出 加压
  • 简介:铜阳极泥硫酸浸出过程中产出高铜渣副产品,具有其中铜含量高、杂质元素多的特点,针对酸浸工艺存在过程长、涉及辅助试剂多等问题,采用氧化碱浸进行可行性探索试验,得到了良好效果,直收率达83%以上,浸出渣循环利用后,综合回收率可达96.4%。

  • 标签: 铜阳极泥 碲铜渣 氧化 浸出 提碲 试验
  • 简介:摘要:作为地壳中含量极低的稀有元素,在化工产业、工业制造及冶金产业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的重要价值及其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在回收物料中进行高含量的测定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回收物料中高含量测定所用试剂和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含量测定的步骤,以定量分析方式探究了高含量测定的计算结果,旨在为提高回收物料中高含量测定水平提供经验参考。

  • 标签: 碲回收物料 高含量碲 测定试验
  • 简介:摘要:本项目的实施,将为金矿床的形成机制和金矿的综合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该试验中,使用的是NaOH-Na2O2碱熔法,将125 Te+作为测定的对象,85Rb40Ar+,109Ag16O+对125 Te+的质谱干扰,采用选择一个数学修正方程进行修正,采用ICP-MS技术,以10 ng/mL103Rh为内标量,成功地测定了 Te.选取了试样前处理方式,并对氧化钠的含量进行了优选,最终确定了0.1gNaOH-0.6gNa2O2作为试样处理;研究了不同取样深度下, Te、 Rh信号强度、双电荷产生率(Ba2+/Ba+)、氧化态(CeO+/Ce+)的变化规律,以150 step的速度确定样本深度;研究了在0~6%(体积含量,下同)的测量溶液中,乙醇对 Te信号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3%乙醇能明显地提高蛋白质的质量,该试验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020~200μ g/g之间。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015 ug/g,检测值为0.049 ug,对金矿标准物质GBW07858、GBW07859进行了方法验证,得到的结果与识别值基本相同。利用该方法对 Te金矿的真实样本进行了测试,得到的数据与HG-AFS的数据吻合较好。

  • 标签: 等离子体质谱法 碲金矿
  • 简介:摘要散元素矿石经HCl-HNO3-HF-HClO4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重金属元素Ni、Cu、Zn、Cd、Sb、Pb、Bi的含量。该方法检出限为0.004~0.51?g?g-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08%~4.67%,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是测定稀散元素矿石中重金属含量的一种较好的分析方法。

  • 标签: 稀散元素 ICP-MS 重金属 测定
  • 简介:摘要:n型热电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子输运特性而在能量转换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聚焦于n型SnTe,一种具有高热电潜力的材料,旨在通过精确的掺杂和合金化策略,优化其电子结构和热电性能。SnTe因其直接带隙和低热导率而备受关注,但其固有的阳离子空位和载流子浓度限制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研究通过引入PbSe合金化、碘掺杂和Pb补偿等方法,旨在克服这些限制,提高SnTe的热电优值(ZT),并探索其在全SnTe热电发电器件中的应用潜力。

  • 标签: SnTe 热电发电 PbSe合金化 碘掺杂 ZT值
  • 简介:建立了酒石酸-硝酸-盐酸混酸溶解样品,在王水-酒石酸介质中,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硒混合物中的方法。研究了样品处理方法、乙炔流量、燃烧高度、灯电流、溶液介质等有关工作条件。实验表明浓度在1~2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229C+0.0009,相关系数0.9998,检出限0.08μg/mL。适合于硒混合物中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9%~1.3%,回收率为98%~102%。

  • 标签: 硒碲混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摘 要:黄金自古至今在社会上无论是经济、生活还是政治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造山型金矿金储量占据世界金资源量的30%以上,是全球金资源勘查的重要金矿类型,因此,造山型金矿成矿理论研究对全球金矿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化物型造山型金矿的特征,旨在为这一类矿床找矿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造山型金矿 碲化物 黄金
  • 简介:讨论了在pH-9.4~10.0的氨性溶液中,利用Fe^3+与Te^4+、Bi^3+生成三元共沉淀物,分离其它杂质,然后用KOH溶解Te,从而达到Te,Bi分离的目的。在pH=1.5~1.7的溶液中,利用抗坏血酸掩蔽铁,以硫脲-PAR作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Bi。当n=6时,相对标准偏差为0.4%,回收率为98.53%~102.2%,方法准确、可靠。

  • 标签: 共沉淀分离 容量法
  • 简介:为探讨鲁西铜石地区归来庄金矿和卓家庄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制,利用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矿石中典型化物矿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化物矿物主要为自然银矿,其次是针金银矿、AgAu2Te6、含银自然金和铅矿,初步认为AgAu2Te6为新矿物。针金银矿、AgAu2Te6、部分银矿、含银自然金可能是在非平衡状态下快速沉淀而成,与含矿流体的间歇性沸腾作用有关。化物的沉淀顺序反映了其各自熔化温度的差异,说明熔点高的化物将优先沉淀。矿床成矿热液具有多来源性,可能存在含Au、Ag流体和Te流体,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不混溶;流体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化物和金等成矿物质快速沉淀的主要机制。

  • 标签: 碲化物 金矿床 电子探针 铜石地区 成矿机制
  • 简介:摘要:在含硫钢中加入一定量的,能够使沿着晶界分布的棒状MnS夹杂物,转变为断续的椭球状或球状夹杂,从而起到改变硫化物的形态,降低夹杂物评级的作用。

  • 标签: 碲 夹杂物 硫化物
  • 简介:摘要:在含硫钢中加入一定量的,能够使沿着晶界分布的棒状MnS夹杂物,转变为断续的椭球状或球状夹杂,从而起到改变硫化物的形态,降低夹杂物评级的作用。

  • 标签: 碲 夹杂物 硫化物
  • 简介:研究了中和后液中回收工艺。试验表明,在中和后液中引入砷酸溶液,加入亚硫酸钠还原,中和后液中由300mg/L左右降至60mg/L以下,沉降率为82.27%,得到的粉富集物含45%以上,实现了的较好回收。

  • 标签: 中和后液 砷酸 富集 回收
  • 简介:对激光辐照PV型的Hg1-xCdxTe单元探测器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材料内部光生电动势变化的数学分析模型。计算了不同光源辐照3类组分不同的Hg1-xCdxTe探测单元的输出特性,并对温度波动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光敏面积恒定时,x值越大探测器的完全饱和电压越大,即探测器的响应度Hg0.627Cd0.373Te〉Hg0.698Cd0.302Te〉Hg0.819Cd0.181Te;x值越小,探测器受温度波动的影响越小。

  • 标签: PV型Hg1-xCdxTe探测器 响应度 温度波动
  • 简介:发泡剂就是使对象物质成孔的助剂,它可分为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两大类。化学发泡剂一般经加热分解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气体,从而在塑料基体中形成细孔的化合物。物理发泡剂是通过某一种物质的物理形态的变化,即通过压缩气体的膨胀、液体的挥发或固体的溶解而形成细孔。根据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环境不同,也可大致分为低温发泡剂、高温发泡剂及各种聚合物材料的专用发泡剂产品。

  • 标签: 物理发泡剂 塑料基体 性能简介 替代品 化学发泡剂 压缩气体
  • 简介:准确地测定化铜中贵金属含量对于指导交易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化铜中含量较高,会使熔融的铅无法凝聚,铅扣脆、易裂,金银合粒聚不在一起,因此导致结果偏低,致使试金失败。利用硫酸先除去和铜,然后再通过试金法测定化铜中的金量和银量。实验讨论了共存元素、硫酸用量、溶剂配料、杂质测定等因素对金、银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从而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化铜中金银含量的方法。实验表明,金、银的加标回收率在97.7%~101%,方法精密高,可满足于实际生产的需要。

  • 标签: 酸处理 碲化铜 金量 回收率 火试金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