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洞悉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现目标,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国家治理、怎样更好治理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我们党对'三大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作为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体现了鲜明的中国性、时代性、世界性、创新性、实践性、科学性、战略性、系统性、整体性、灵活性、人民性、务实性、辩证性、底线性、制度性和开放性。这一科学思想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开辟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简介:20世纪初,西方世界先后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是由伯恩斯坦、考茨基等开创的第二国际传统的思潮;二是发端于俄国、苏联而由西方一些共产党理论家所全盘接受的第三国际传统的思潮;三是卢卡奇等人最早提出后又被法兰克福学派所继承和发展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它们之间的争论在哲学上主要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第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不是哲学?第二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什么?这三种思潮在哲学上的争论与分歧是紧紧地同社会理论方面的争论与分歧联系在一起的。第二国际传统的思潮为当代资本主义辩护,主张对当代资本主义实施改良的态度;第三国际传统的思潮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批判,主张对当代资本主义实施革命的态度。后两种思潮尽管都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理论出发点截然有别。共产党的理论家出发点主要是马克思的社会矛盾运动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出发点则是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和异化劳动理论。
简介:雷蒙·威廉斯、E.P.汤普森、理查德·霍加特等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重视工人阶级与大众文化经验,在"文化与社会"的经验视角上建构了"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在理论形式上则表征了一种理论与现实交互影响的经验性特性。"文化与社会"的传统、文化研究的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分别构成了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经验性的文化、美学与理论的内容,在文化经验分析与理论研究的张力形式中充分体现了其理论价值和影响,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
简介:王占阳大量论著及其'新社会主义论',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关于普遍幸福主义、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从中多次沿用邓小平的论述予以论证,这显然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曲解。王占阳认为,邓小平主张市场社会主义,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公平分配而不是公有制,在分配制度上强调社会主义再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这是没有理论依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市场社会主义,它仍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王占阳主张的市场社会主义观也与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大相径庭。废除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对公有制的信心是社会主义信念的基础,要深刻认识到集体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深化社会主义研究需要重视两个问题: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社会主义;理论界必须加强意识形态斗争与理论建设。
简介: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了'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重大命题。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简介:纵观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其他任何思想体系都无法比拟的强大生命力。时值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返本开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以此筑牢我国治国理政、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价值共识。
简介:<正>在当前中国美学发展的格局中,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诸如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生命美学、体验美学、生态美学、非主流美学等都在各显其能,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作出各自的贡献。这本来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也是美学学术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当代美学的繁荣发展离不开这种多元共存、互补互进的格局和态势。但是,现在偶尔也可以听到一些力图把握话语霸权的不谐和的声音。有些人似乎认为,中国当代的所有其他美学流派和美学观点都是"非现代性的",都未能达到现代性的高度,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各种美学流派和美学观点依然处在传统美学的框架之内,而唯独他某一家的"超越美学"才是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