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宫颈癌的发生是多种致癌因素长期协同作用的结果.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生物学因素.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对HPV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基因特征和致癌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HPV主要型别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致癌机制以及宫颈癌疫苗方面的研究.关键词HPV;感染;宫颈癌中图分类号R71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72-02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人乳头瘤病毒( HPV ) 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11月收治的 92 例宫颈炎患者的 临床资料,根据患者 HPV感染情况分为 HPV阳性组 46 例, HPV阴性组 46 例,再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 46 例健康人作 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阴道微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结果 HPV阳性组 、 HPV 阴性组和对照组 阴道乳酸杆菌异常率 分别为 84.78% ( 39/46 )、 58.70% ( 27/46 )、 6.52% ( 3/46 ), HPV 阳性组 阴道乳酸杆菌异常率 明显高于 HPV 阴性组和对照组,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 05)。 HPV 阳性组、 HPV 阴性组和对照组微生态失调率分别为 76.09% ( 35/46 )、 54.35% ( 25/46 )、 23.91% ( 11/46 ), HPV 阳性组微生态失调率明显高于 HPV 阴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HPV 感染与 阴道微生态有着密切相关 ,阴道微生态平衡改变,可以导致 HPV 感染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电子监护与剖宫产率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2月至2013年4月对存在试产条件无合并症和内外科并发症的298例妊娠足月产妇随机取149例为研究组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对照组采用间断监护胎心,当异常时行持续监护,比较两组最终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判定胎心全程监护与剖宫率和围生儿结局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监护提示异常34例,其中28例拟诊“监护不可靠”行剖宫产术,对照组提示胎心异常26例,因“胎心不可靠”行剖宫产17例,实验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围产儿入住NICU率无差异。结论全程胎心电子监护在增加剖宫产率同时并未改善围产儿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剖宫产率与孕期体重管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建卡生产的孕前BMI正常的孕妇700例做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期体重增长分为标准组和超体重组,比较两者剖宫产率的差异。结果超重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相对头盆不称等的风险增高,剖宫产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合理体重增长,减少因母儿并发症导致的剖宫产,增加孕妇顺产信心,从而减少剖宫产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EB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0名EB病毒感染患儿,结合实验室检查与其临床表现,按诊断结果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39名均诊断为普通EB病毒感染,实验组21名均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发生率与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儿均出现了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红肿及渗出物、眼睑水肿、肝脾肿大这五类临床症状,且实验组患儿的后四种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实验组患儿中有2名分为转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和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属于治疗无效,而常规组均治愈,故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不及常规组患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EB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疾病在儿科中屡见不鲜,该病会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产生威胁,因此,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应当高度重视此病,采用正确的诊断方法及早检出病情并加以对症治疗,以帮助患儿脱离病魔。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健康女性对HPV感染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我院检查的女性143人,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或电话咨询的方式进行HPV感染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情况。结果健康女性对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显示,女性对HPV感染与性行为的关系了解的正确率最高;其次是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正确率最低的是HPV感染与口服避孕药的关系。健康女性对HPV感染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情况结果显示,需求排名最高的前三位为一对一宣教、HPV感染的预防措施、HPV感染的途径。讨论医护人员应普及女性对人HPV感染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预防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提高医院妇科健康教育能力,满足检查女性对HPV感染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需求;并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宣教指导。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术后并发肺结核的相关因素。方法以566例消化性溃疡行胃切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术后并发肺结核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66例患者中术后127例并发肺结核,发生率为22.4%。手术时年龄〈46岁和≥46岁并发肺结核发生率分别为15.2%、29.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400支/年和≥400支/年并发肺结核发生率分别为18.3%、25.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年人均收入〈5000元和≥5000元并发肺结核发生率分别为26.3%、17.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并发胆汁反流者并发肺结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胆汁反流者(34.3%vs20.2%,P〈0.05)。结论并发胆汁反流、手术时年龄大、家庭经济收入低、重度吸烟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行胃切除术后应警惕并发肺结核。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2017年1月~2018年5月,医院开展手术80例,按照患者出室时的核心体温变化情况分组。下降≥2℃28例纳入观察组,其余52例纳入对照组。收集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年龄、术中输液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不良、高血压、急诊、全麻、盆腹腔手术、手术床预热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营养不良OR=1.415,95%CI(1.324~1.616)、手术时间OR=1.016,95%CI(1.009~1.026)、急诊OR=1.156,95%CI(1.094~1.184)、全麻OR=1.325,95%CI(1.262~1.438)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引起新生儿并发肺炎的相关因素,并且针对新生儿并发肺炎我们应该怎样去护理。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0月-2019年5月期间生产的400名新生儿,对他们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且这400名新生儿的男女比例为32。结果在这400名新生儿中,有100名具有并发肺炎,即发病率为25%;而在这100名患者当中,有30名新生儿属于院内感染,占所有患者的30%;有70名新生儿属于院外感染,占所有患者的70%。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在30名院内感染的新生儿当中,基本上都是出生在三天之内的婴儿,而在70名院外感染的新生儿当中,基本上都是出生在一周到两周的婴儿。结论新生儿在院内的感染主要是吸入性肺炎,在院外的感染主要是感染性肺炎。引起新生儿院内并发肺炎的因素可能有早产、胎膜早破、窒息、宫内窒息、生殖道感染;引起新生儿院外并发肺炎的因素可能有局部感染、有呼吸道接触史。针对这些情况,医院要提前做好一定的护理准备,才能减少此类状况的继续产生,才能使新生儿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