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都会心驰神往。在这个奇妙的国度不仅有美景,关食,更有令人如痴如醉的好听的歌剧和民歌。那不勒斯,亦或叫做那波里,这里是意大利民歌和歌剧的发源地。如果说歌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那么那波里的民歌则是来自民间,真正体现那波里人民淳朴民风的音乐形式。那波里民歌自由,奔放,热情,洒脱的气质,征服了无数歌唱家的心灵,也是他们演唱生涯中不可缺少的音乐作品,经常将其作为音乐会的保留曲目。笔者曾经亲赴那波里采风,通过对那波里民歌的调性、织体、曲风、抑扬、与歌曲内容的呼应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总结出那波里民歌的音乐特色,对演奏和演唱者都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启发,从而让那波里民歌优美的旋律更加深入人心。
简介: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魅力独特,其中民歌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祖先留给子子孙孙的一笔巨大财富,它的历史悠久、旋律优美、风格多样,折射出56个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川南、川北、川西、川东的音乐风格也各有各的味道,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从小在川南地区长大,记得外公每每劳作时,都会惬意的哼唱一首首小曲儿,如:《槐花几时开》、《绣荷包》都是耳熟能详的四川民歌,他们都出自四川宜宾,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觉得一方水土同时也孕育了一方文化,从这些宜宾民歌中,你能深深地感受到宜宾人民热情、开朗、直率、火辣的性格。接下来,我们深入了解一首宜宾民歌《绣荷包》。
简介:文章以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音乐学科教育现状为例,对"1+4"音乐教学模式及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阐释"1+4"音乐教学的先进理念,以及运用此种教学模式后所呈现出的教学改革成果,以期为打造小学音乐特色化教学平台提出意见和建议。
简介:在《乌托邦的精神》(1918/1923)、《希望的原理》(1959)、《哲学论文集》(1969)等著作中,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聚焦音乐与乌托邦、音乐与语言表达方式、音乐与社会、音乐与家乡等主题,集中探讨了音乐节史学、音乐形式的语义学和旋律语义学等一系列音乐哲学问题。通过比较分析伟大音乐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布洛赫全面阐述了自身关于音乐史和音乐理论的根本见解以及音乐艺术的本质:"音乐是最年轻的艺术"。音乐既是最年轻的艺术,也是最高的艺术,因为音乐把人类永恒的"希望"自身作为其讴歌的内容。音乐既置身于生活之中,又超然于生活之外,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超越性",音乐创作才最直接地表现作为乌托邦显现的"自身相遇"。音乐是乌托邦意识的显现和尚未形成的现实的象征。音乐倾听未来"家乡"的回响,谛听源自人的直观和根源的象征性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