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05年初,我刊(《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进行了一项创刊二十年的学术史研究,包括文、史、哲、经济、社会、法学等各科,成就论文数篇,蒙《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先生抬爱,选发了三篇放在他主持的学术史研究专栏里。不曾想,这种集体研究的喜悦久久不散,直至使我们萌生了研究《读书》的计划。这个想法一俟师力斌君提出,立刻得到艾佳慧、张春田、李雪诸君的大力支持。与其等米下锅,何如自己动手?也仗着我们人多势众,各学科人手齐全,于06年暑假即开始了这项多少带点儿戏的计划。事后证明,这个游戏一点也不轻松,尤其是随着出刊时间的临近,以及那似乎是越来越多的文章,愈有些捉襟见肘。掉队时有发生,信心几经动摇,有同仁甚至提出了这样的怀疑研究到底能坚持多久?好在留下来的人谁也不好意思当逃兵,都咬牙坚持。令人鼓舞的是,中途,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黄琪轩、钟城、中文系的陈振中等君慷慨加盟,后琪轩君又拉了清华大学的方力维和南开大学的陈小鼎入伙,使队伍增至十二人,场面颇有些壮观。组稿实属不易,有时等于逼稿,作为中后期课题负责人的李雪君最有体会,但其中乐趣也不足为外人道也。不管怎样,年底前终于完成了这一不算课题的课题,令大家欣喜。学术是寂寞的,但并不孤独。北大同学近年来在学术上,颇有些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味道,同班、同门甚至同室不相往来者并非少数。合伙吃饭是常事,合作的学术鲜有。此番本刊同仁及几位编外好友同做"《读书》研究"正是对此而发。此次研究,最初想从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角度,对《读书》来一个多学科会诊,后来发现,《读书》排斥学科划分,面对许多文章,单学科根本无法下手,而以问题切入,反倒合适。这就是为什么最后的文章大多面目�
简介:提到知识产权专业,许多同学还是感到比较陌生,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是从专业隶属法学学科上想到了各种西装革履的大律师,也可能从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冲突中看到了凉茶的红罐装潢之争,这使得知识产权看起来好像就是一个传统的法学类专业。但其实,知识产权永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大很多,以大家喜欢的美食火锅为例,我们去吃火锅第一眼看到的店名就是商标,许多人钟爱的苹果手机综合了数以万计的专利权和软件著作权,当一些喜爱记录的朋友们拿起手机往火锅和菜品那么一拍,咔嚓间,照片的著作权就已经产生了,哪怕就是我们吃到嘴里的那一块肉,也包含着商家的商业秘密权…简而言之,知识产权专业并没有那么陌生,现代社会中,知识产权是我们能接触到的专业中覆盖面最为浩渺、学习内容最为广泛的专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