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正>一这里的是文句里有这样的意思,并不一定出现这样的字眼。例如:1)屋顶、墙壁、被单……全是白的,只有白口缸上涂着一个红十字。(那家伦《放歌春潮间》88—89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2)因为东路镖、西路镖、南路镖都有人敢保,唯独北路镖贼人太多,匪人太广,你们二位就辛苦一趟吧?(《侯宝林相声选》47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别的倒不要紧,唯独那本《铁流》,老三

  • 标签: 小夸张 姑姑 寨子 文句 寂静无声 人民文学出版社
  • 简介:了解字义,往往要从形体着手,汉语形声字占绝大多数,因此又特别要注意形旁。形旁的含义搞错,便会望文生义地把字义也搞错。比如单人旁的字“体”“伸”“健”“侄”“借”等,都与人有关,这是众所周知的。那末双人旁的字呢,“循”“径”“微”“徐”“徬”“很”等,是表示两个人合在一起吗?不是的。“彳”篆文很象人的一条腿,意思是人走路。楷书将它写成“彳”。后人称之为双人旁,于是跟它本来面目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此,我们来研究“循”字。“循”本义是“走

  • 标签: 象人 小学语文教师 发性子 义都 古义
  • 简介:李白诗《赠汪伦》脍炙人口,传唱至今。但对诗中的“汪伦”究竟是谁,历来颇多说法。

  • 标签: 《赠汪伦》 李白 人口
  • 简介:<正>绕口令又叫急口令,拗口令。全国各地都有。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语言里也有。古时候,我国把它叫做吃语诗、急酒令。按声韵的组合,它分为双声诗、叠韵诗和绕口令(狭义,指词语容易混淆的);按结构方式,分对偶式(两句对偶,平行叠进的,如《张家湾到李家湾》)和一贯式(环环紧扣,一贯到底的,如《墙上一根钉》)。它属于民间文学中的歌谣一类,又属于儿童文学中的游戏儿歌一类,也是训练口头语言的一种生动有趣的游戏。

  • 标签: 口令 叠韵 口头语言 声母 游戏 儿童文学
  • 简介:《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倒言七·右经(六)》日:“韩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不诚。”关于“握爪”一词,学界大体有如下几种看法:一、“握爪”即除爪,《太平御览》卷三七。引此句即作“韩昭侯除爪而阳亡一爪”,“握爪”也就成了剪除指甲;二、“握”、“爪”分别取其常用意,握爪就是握起指甲,大多数注解《韩非子》者认同这一看法;

  • 标签: 《韩非子》 《太平御览》 “爪” 指甲 用意
  • 简介:<正>用“热”字来形容社会上的某种潮流或情绪,大约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一种时髦叫法。常见于报端和使用于口头的,就有“西装热”“读书热”“经商热”“出国热”“电话热”“内资热”“股票热”“三产热”“公关热”“文化衫热”等。一“热”究竟是什么呢?《青年文摘》一则标题“今日世界的‘汉语热’”,正文里有相对应的解释:“今日世界上正掀起一股学习汉语热潮。”(1988年第11期35页)原来,这里的“热”,指的是“热潮”。“热”还有其他一些含义。如:“一度沉寂的灯芯绒,近日却悄悄升起了一股热流。”(标题:悄悄升起的灯芯绒热”,《解放日报》1991年8月31日五版)这里的“热”,指的是“热流”。“万枝生绿的初夏,在复旦校园,一股强劲的‘学习马克思’、‘研读哲学、经

  • 标签: 邮票 金饰品 标题 读书热 灯芯绒 六版
  • 简介:<正>宫,许慎说是形声字:“从宀,躳省声”。段玉裁宫从宀吕会意:“宀绕其外,吕居其中也。吕者,脊骨也,居人身之中者也。”罗振玉指出宫为象形字,认为宫从吕,从象有数室之状;从象此室达于彼室之状。(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中——)。徐中舒以西安半坡遗址的圆形房屋为据,指出“宫”象房屋的立体之形。《甲骨文字典》八八三页:“宫从(宀)从吕(吕),或作,或讹作,象房屋透视轮廓,吕象屋顶斜面开之通气窗孔。据半坡圆形房屋遗址复原,其房屋乃在圆形基础上建立围墙,墙之上部覆

  • 标签: 房屋 半坡遗址 通气窗 天窗 圆锥形屋顶 圆形基础
  • 简介:几年前的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很骄傲地对我说:“今天,我们老师酷呆了。”“酷——呆——了?”我迟疑地问,“酷呆了是什么意思?”“连这都不懂?就是帅极了。”其实,“酷”的含义丰富而模糊,怎一个“帅”字了得?“酷”在《辞海》上的注释有“残忍,暴虐”、“惨痛”、“极,甚”三个意思,均与现在流行的“酷”风马牛不相及。流行的“酷”来自英语中的“cool”的音

  • 标签: 语言文字 辞海 语言发展 语言材料 新词新语 文化现象
  • 简介:“颂”,是古代文体之一,一般是用于对别人或某事物的歌颂与赞扬。《文心雕龙·颂赞》:“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颂”是有韵的文章,属于韵文的范畴。“颂”一般有序。如唐代元结的《大唐中兴颂》: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陷洛阳;明年,陷长安。

  • 标签: 文心雕龙 安禄山 元结 散文体 大唐 洛阳
  • 简介:宋元时期的“兀那、兀谁、兀的”中的“兀”单独使用比较少,权威的辞书大都认为它是前缀。而“兀”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大多是远指代词,广泛存在于晋语、中原官话、兰银官话区,也存在于江淮官话、闽语、粤语中,不大可能是由前缀发展而来。事实上,宋元时期的“兀”应该是远指代词;“兀的”是远指代词加后缀构成的复合代词,“兀的不”意即“那岂不”;“兀那、兀谁”是复合代词,其中的“兀”都是远指代词的弱化用法。

  • 标签: “兀” 远指代词 承接作用 冠词性
  • 简介:<正>《现代汉语小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在“看”字条下列有八个义项,第八个义项是:“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试一试”。本文讨论的就是这种“看”。通过讨论,以便弄清出现在“看”前面的动词或动词结构(以下记作VP)的特点,“VP看”的语用特点,并对“看”的性质作些讨论。

  • 标签: “看” 祈使 动词结构 谓语 小词典 句子
  • 简介:近日在某网站上看到某君一趣文,他在考试中因不了解《贩书偶记》一书而丢掉16分而大觉肉痛之事,发噱之余,找出此书再翻阅了一遍并作了一些数据统计,这才发现,一些相关的著作包括目前互联网上对此书的介绍,内容要点大多含混不清,尤其是所开列的数据几乎可以没有一处是准确的。

  • 标签: 《贩书偶记》 数据统计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