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外来形式对现代汉语有多方面的、巨大的影响,而它本身也内涵丰富,头绪繁多。但到目前为止,对它的研究只在某些方面进行,而未能全面展开。外来形式研究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它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大致包括自身的所有构成部分和要素、引进汉语后的发展以及给现代汉语带来的变化这三个大的方面。

  • 标签: 现代汉语 外来形式 外来词语 欧化
  • 简介:传统语法所划分的借用动量词和专用动量词,实质上是“动作动量词”和“事件动量词”的区别。“事件动量词”又可分为“强事件动量词”和“弱事件动量词”,前者以[+计事]为主,后者以[+计时]为主,更接近时量词的语义特征,甚至出现表“体”的倾向。动量词的动作性和事件性是计量角度的不同,也是规约性与非规约性的差别,这种差别在语义特征、句法功能方面也有一定体现。

  • 标签: 动作动量词 事件动量词 规约性 去范畴化 分类
  • 简介:俗话说,生一个孩子容易,养一个孩子难,教育好—个孩子更难。这是很有见地的。“望子成龙”的思想人皆有之,但不同的教育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诗歌,以其能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精神情趣,富于想象,语言凝练且形象生动,具有节奏韵律,朗朗上口等特点,长期博得人们的喜爱。许多有识之士都注重用诗歌来教育下一代,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儿孙们的期望,也包含了作者本人的辛酸经历和体验。

  • 标签: 示儿诗 “望子成龙” 社会生活 高度集中 形象生动 节奏韵律
  • 简介: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重要内容。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其意思是“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因此,使动用法就是用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在所有古代汉语教材中,讲到词类活用必谈使动用法,但是,在现代汉语的教材中,系统论述使动用法的却不多见。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使动用法都大量存在,而且还有燎原之势。

  • 标签: 使动用法 现代汉语 意思 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教材 动宾结构
  • 简介:本文主要对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进行简单评述。语体语法研究主要有三种思路:一是分析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与语法差异的关系:二是关注语体特征差异与语法差异的关系;三是从话语交际的视角把语体区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典雅和通俗,探究语体的这种差异与语法差异的关系。根据语法特征差异进行的语体研究较多,正式语体语法相关的研究广度还有待深入。这两种语体语法研究的思路是互补的,一个是自下而上的视角,一个是自上而下的视角,它们必将共同推动语体语法研究的深入。

  • 标签: 语体语法 语体特征 正式语体 口语和书面语
  • 简介:“这碗面吃了我一身汗”“这些酒喝醉了他”“这场比赛看得观众们兴高采烈”类句子是双重使动句,特点是包含双重使动:(1)主动词和后面的补语谓词之间有使动关系;(2)主动词又发生使动化。(2)以(1)为基础,再加上汉语动词使动化的一般限制,可解释这三类句子的构成限制和构成动因。双重使动句是汉语中补偿单动词使动化限制的一种机制,体现了汉语连动型语言特征对使动表达的影响。

  • 标签: 双重使动句 使动化 作格动词 原因事件 结果事件
  • 简介:近年在中文媒体、出版物中频繁出现字母词,群众口语中也经常使用字母词。已有不少学者对这一现象展开研究,有学者认为字母词是一种新形式的外来词,对其持肯定态度;也有学者持否定态度,认为字母词的大量使用影响了汉语的纯洁。本文对过去十多年来字母词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普遍认为应在承认字母词存在的前提下,规范字母词的使用。

  • 标签: 现代汉语 字母词 规范化 综述
  • 简介:以方位词为基础的方所范畴研究一直是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入手对现代汉语方所范畴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方所范畴研究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注重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尤其注重认知解释,并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出发关注后置方位词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尤其需重视研究思路的更新。

  • 标签: 方所范畴 认知语义 语言类型学
  • 简介:藏缅语族中双疑问代词重叠现象很多,在数量上,代词重叠能够表示加大的维度变化,核心意义表示"多数",泛指意义则是在"多数"的基础上引申出来表周遍性的"所有"、"每一"。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重叠有表示客观量的增加,也可以表示主观量的增加和主观程度量的增加,主观量是客观量的高级形式。考察藏缅语族的疑问代词重叠情况以及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重叠情况,得出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重叠的基本功能是表示量的增加。

  • 标签: 疑问代词重叠 客观量 主观量
  • 简介:文章遵循广义形态观,将形态分为词法形态(重叠、附加词缀、语音屈折)和句法形态(词序先后、功能词),对现代汉语核心词类动词的词法形态和句法形态及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进行了总体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和其他语言动词形态的比较,揭示了现代汉语动词形态的特点。

  • 标签: 现代汉语动词 词法形态 句法形态 语法意义 特点
  • 简介:马建忠的一开头就谈到虚实划分的问题.他批评了曾国藩的说法.曾氏在解释刘向中的"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时,说在这些两字相同的句法中,上一字为实字,下一字为虚字.其实,曾氏讲的是个别词的用法问题,而不是分类的问题.拿今天的术语来说,前边的"风"是指称,后边的"风"是陈述,这属于活用的范围.马建忠给词分类,目的是进行句法分析.他划分实词和虚词的标准是词的意义,即"有事理可解者日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日虚字".这种见解的影响深远,后来许多学者都采用了,大都认为有实在意义的是实词,意义空灵的是虚词.

  • 标签: 丛书总序 现代汉语虚词 研究丛书
  • 简介:叠加式描摹结构是不同比况助词或比况助词与摹状助词紧邻共现、复置交叠进行情状描摹的一种表达结构。叠加形态有同类叠加和异类叠加两类,描摹类型可从静态描摹与动态描摹、现实描摹与虚拟描摹两个角度分析。叠加方式有并存叠加和糅合叠加两种。叠加动因与叠加作用体现为三个方面:强化表达、明示信息、兼顾语义。

  • 标签: 比况助词 摹状助词 叠加 描摹结构
  • 简介:也许是受西方情态研究的影响,汉语学界有人认为汉语的同类情态词也都有“可能性”“必然性”梯度上的差别,这种认识无法解释为何汉语同类情态词存在大量的连用现象,而且它们既不是语义上的重复,也没有梯度上的矛盾。本文从维向的角度解释认识情态动词的连用现象。认识情态可细分为四个维向:“单纯标示对命题真值的确信度(一定、应该、可能)”、“凸显命题的程度性结果(得)”、“根据经验判断命题(会)”、“根据变化趋势判断命题(要)”。文章提出“只有维向差异的情态动词才能连用”的假设,根据这条假设,我们预测认识情态动词连用的可能组合。语料库中的连用实际情况,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测。

  • 标签: 认识情态动词 连用 维向 梯度
  • 简介:现代汉语转折复句主要可分为四种语义类型:并转、递转、承转和理转,其语义基础分别为并列、递进、顺承和因果。四种语义类型在能否还原上有差异:在一定的前提下,并转、递转和承转均可相应地还原为并列、递进和顺承复句,而理转通常不能还原为因果复句。理转是现代汉语转折复句的核心。

  • 标签: 转折复句 语义基础 语义类型
  • 简介:文章对现代汉语事务语体中虚词的分布、规律及原因作了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虚词中助词使用最多,其次是介词、连词,很少使用语气词。各虚词小类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取决于事务语体的基本性质、基本特征。

  • 标签: 现代汉语 事务语体 虚词 分布
  • 简介:1978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12月,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清理了重大历史是非,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从这时起,共和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是在1978年12月,《现代汉语词典》经过20年的编写和反复修改,正式出版发行。1978年对我自己也是极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10月我从北京大学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工作,从此和《现代汉语词典》结下不解之缘。我参加了《现汉》正式出版后的几次修订,见证了这部精品辞书与时俱进的不平凡里程。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与时俱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意义 出版发行
  • 简介:<正>“使、让、叫、令”等动词是现代汉语动词中较为独特的一种类型:它既不表示任何心理活动,也不表示存在、能愿或趋向,又不表示明显的行为动作。它们词义模糊,使用范围固定,只在现代汉语的兼语短语或兼语句中充当第一述语,起着致使它们后面的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性的词或者短语具有某种动作或行为的作用,如:

  • 标签: 现代汉语 动作动词 兼语短语 兼语句 动作行为动词 使令
  • 简介:文章尝试从语言范畴的连续性及言谈交际的角度出发,研究现代汉语中离合词离析现象的动因。我们认为汉语词与短语结构方式的共通性是产生离析现象的基础,动宾结构的言谈表达功能是其内在动因,言谈交际的促动是其外在动因。

  • 标签: 离合词 离析 言谈交际 信息度 事件化
  • 简介:西方后现代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到中国,90年代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伊格尔顿在《后现代主义幻象》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后现代主义”同时是一种文化。一种理论,一种普遍敏感性和一个历史时期。……它远比现代主义更加愿意接受流行的,商业的,民主的和大众消费的市场。它的典型文化风格是游戏的,自我戏仿的,混合的,兼收并蓄的和反讽的。伊格尔顿的论述凝练而全面地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特征。

  • 标签: 后现代理论 现代生活 当代电影 “后现代主义” 中国 20世纪80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