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腐乳是通过微生物进一步发酵所成的佐餐食品,具备优质的生理保健功能及独特的风味。就以往腐乳制作方式相结合,对其生产工艺、微生物种类等内容作详细阐述。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再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腐乳在后期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与喜爱。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现代人群对于腐乳的要求,可在诸多方面对其品质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有效改善,从而更好的提升当前腐乳的品质。而在本文中,即针对这一点进行了分析,旨在对腐乳品质的改善提供参考资料。
简介:摘要: 目前阶段,肉制品加工最常使用的就是食品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作为一种加工过程的辅料,被加入到肉制品中,其目的是提高贮藏时间,保持色泽,提高口感等,因此,应用食品添加剂到肉制品中较为常见。添加这种辅料在近几年的肉制品加工以及运输环节尤为明显,可以明显的保证肉制品的质量。但是在添加食品添加剂的过程当中,必须严格的按照法律的要求依法应用,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不可缺的一步。本文主要分析添加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的加工环节的具体过程,通过描述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严格的控制添加的质量和数量,食肉制品的生产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确保肉制品加工环节不会出现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主要对不同年份林蛙油(线状)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以确定林蛙油最佳的加工、干燥、贮藏方法。方法林蛙的处死方式采用电击处死方法,干燥方法分别采用自然干燥(ND)和真空冷冻干燥(FD),其中自然干燥法的贮存采用密封、阴凉干燥处和冰箱-3℃处两种方式,然后分别对不同干燥方法、不同贮藏条件、不同年份的新方法加工的林蛙线油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真空冷冻干燥的林蛙线油,其颜色、蛋白质、酸度、过氧化值、水份、微生物限度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年份自然干燥的林蛙线油,其水份无显著差异,颜色、蛋白质、酸度、过氧化值、微生物限度有显著差异;经自然干燥后,冷冻贮藏的不同年份林蛙线油,其颜色、蛋白质、酸度、过氧化值、水份、微生物限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林蛙油新加工方法是可以推广的最佳取油方式,可以替代原始的采油方法;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可以保证林蛙油5年不变质;冷冻方法贮藏林蛙线油同样可以保证其质量不变,其缺点是运输不方便。
简介: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拟建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检查表法与类比法相结合的原则,对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对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类比企业现场调查,确定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焦油沥青挥发物、苯并(a)芘、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吡啶、苯酚、甲酚、苯酚钠、萘、联苯、菲、氨、氢氧化钠、硫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噪声等,检测结果14种化学毒物浓度和噪声强度皆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因菲、苯并(a)芘无国标,故采用前苏联标准判定,结果显示焦油火车卸车工作点和中温沥青装车工作点苯并(a)芘的MAC0.01~0.46μg/m3,超过了前苏联的职业接触限值(0.15μg/m3)。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简介:目的对慈溪市38家古旧家具加工仿制企业混苯接触人群职业危害现状调查以制定防治对策。方法作业场所卫生学调查,按GB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60.4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法测定样品;苯作业人员体检按卫生部颁发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进行,按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进行分类判定。结果显示了苯作业工厂数、主要工种混苯监测情况、混苯作业对健康危害的分析。由于大部分业主和从业人员防护意识薄弱,防护设备配备不足,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空气中苯浓度最高为54.3mg/m3(PC-STEL)。刷漆、喷漆工种苯平均浓度(PC-STEL)均高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2002),各工种甲苯、二甲苯平均浓度(PC-STEL)超标占34.2%、42.8%。对1088名从业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初步诊断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者33人(占3.03%),观察对象131人(占12.04%)。结论职业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提出了应在全行业贯彻实施《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加强混苯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树立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