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以导引为主的功能锻炼对慢性下腰痛(CLB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71例慢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36例、针灸疗法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针灸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患者在针灸治疗同时进行腰部导引锻炼,治疗周期为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DisabilityQuestionnaire,RMDQ)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RMDQ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3个月后,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患者的RMDQ评分低于针灸疗法组(P<0.05)。治疗3个月后,针灸疗法加功能锻炼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针灸疗法组为72.7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慢性下腰痛,有助于提高长期疗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SP)的临床疗效,以期为SP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SP患者76例,随机分为推拿组和针刺组,每组38人。所有患者均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推拿组患者在功能锻炼基础上加推拿手法治疗,针刺组在功能锻炼基础上加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10次后观察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及Melle评分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推拿组患者VAS及Melle评分均低于针刺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的愈显率为5.3%,推拿组愈显率为21.1%,推拿组愈显率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SP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其疗效优于针刺配合功能锻炼。
简介:作者简介陈海燕(1980-),女,湖北荆州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行乳腺癌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日期的单双号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方法,实验组患者则遵循临床路径在乳腺癌术后的不同时期根据患肢功能恢复的要求,制定不同阶段的功能锻炼办法。治疗器结束后,观察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及达优率。结果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实验组为883%,对照组为697%,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达优率实验组为8604%,对照组为6356%。上述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显示实验组恢复情况好过对照组。结论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应用临床路径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及功能锻炼达优率,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