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12—2016年岑溪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质监测及调查,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岑溪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卫生现状,预防因饮用水引起的介水肠道传染病和中毒事件发生,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方法在岑溪市所辖的14个镇,根据不同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消毒设备使用情况选取151个监测点。在丰、枯水期分别采集水样,按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并按GB/T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12—2016年岑溪市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类型以溪水为主,水厂主要分布在地面,采用常规处理工艺,使用消毒设备呈逐年增加。2012年—2015年出厂水水质合格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出厂水质合格率较2015年下降,五年间出厂水质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5年末梢水水质合格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末梢水水质合格率较2015年下降,五年间的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012—2016年度岑溪市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检测结果中,水质异常值构成主要为浑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二氧化氯余量等。在2012年—2016年水质检验异常指标构成情况中,集中式供水水质异常主要是以微生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指标为主,总计占57.2%,其次是二氧化氯余量,总计占18.0%。2012—2016年枯水期水质合格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五年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5年丰水期水质合格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较2015年下降,五年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和2015年经常规处理的水质合格率高于未处理的水质合格率,而2013年经常规处理的水质合格率低于未处理的水质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年间经常规处理的水质合格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按要求使用消毒设备水质合格率较偶尔或不使用消毒设备水质合格率低,而2015年和2016年按要求使用消毒设备水质合格率高于偶尔或不使用消毒设备水质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5年按要求使用消毒设备水质合格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较2015年按要求使用消毒设备的水质合格率下降,五年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4年偶尔使用或者不使用消毒设备的水质合格率保持在25.00%左右,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五年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岑溪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污染。建议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规范饮用水的消毒工作,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减少和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爆发。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昆明市城镇与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城镇与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水样采集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水样的判定。结果2012-2014年共检测水样1130份,合格752份,总合格率66.55%;农村依次为33.21%、47.88%、38.25%。各年城镇与农村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2年x2=93.889,p<0.01;2013年x2=39.593,p<0.01;2014年x2=15.191,p<0.01)。不同检测项目的合格率,城镇依次为游离余氯72.33%,菌落总数79.77%,总大肠菌群84.05%,浑浊度91.25%,大肠埃希氏菌92.80%,肉眼可见物97.67%;农村依次为游离余氯17.24%,总大肠菌群38.64%,菌落总数50.16%,大肠埃希氏菌56.17%,浑浊度59.74%,肉眼可见物85.06%,其他检测项目合格率在91.00%以上。结论昆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城镇与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差异较大,今后需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管与监测,改善饮水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盐城市亭湖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为加强盐城市亭湖区管网末梢水的卫生监督管理,进一步改善盐城市亭湖区管网末梢水的水质质量,为控制水源性疾病传播和地方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3月份和8月份,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对盐城市亭湖区240份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结果为了解盐城市亭湖区管网末梢水水质生状况,加强生活饮用水管理,保障人民饮水安全及身体健康,防止介水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生,区疾控中心从2003年开始,就对全区范围内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基本项目的检测分析,2012年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将检测项目定为24项。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凯里市城区饮用水管网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制定和完善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城区自来水公司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按规范选点定期采样,按国家标准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凯里市城区2009-2011年出厂水合格率为41.6%,主要问题是二氧化氯含量达不到标准,全市管网末稍水水样合格率99.68%。结论我市的城市管网水质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人民能够饮用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微生物超标及饮用水消毒剂常规指标不合格是影响水质质量的主要问题。建议各级政府要将水源保护,水质提高作为一件民生工程的大事来抓,尽快制定和规范相关的水源、水质的法律法规,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对水处理工艺技术,强化制定供水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增强法制和安全意识,杜绝水质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在新形势下饮用水安全、卫生,符合国家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5年德阳市旌阳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监测结果,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水源保护、选址、运行及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四川省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供水站的基本情况调查;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5750.2-2006进行水样采集;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1进行水样的合格判定,除与消毒有关的指标外的检测项目全部符合标准的水样判定为合格水样。结果旌阳区农村饮水工程水源以深井水为主,主要采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2015年监测水样89个,合格率为58.43%。结论必须持续进行水源地的保护,加强水质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才能够为老百姓提供安全的饮水。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省喀斯特地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方法选取我省2个典型喀斯特地区,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常规指标的检测,并对供水点的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进行调查。结果438个监测点,水源水为地下水的占64.84%,地面水的占35.16%,其中安顺市供水水源地下水占82.01%,黔西南州供水水源地面水占65.00%。438个监测点未进行水处理的占77.63%,其中安顺市91.37%的监测点未对水进行处理。438个监测点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常规指标合格率在22.83~38.36%之间,其中丰水期出厂水常规指标合格率高于末梢水。438个监测点,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33.79%,毒理指标合格率为88.70%,微生物和毒理指标枯水期合格率高于丰水期。黔西南州监测点丰水期的出厂水、末梢水常规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安顺市,毒理指标合格率全年均高于安顺市。结论我省喀斯特地区农村集中式供水点绝大多数未进行水处理,水质卫生指标合格率较低,其中微生物指标超标的比例较大,毒理指标合格率较高。调查结果提示,喀斯特地区水源水易受污染,应加强水的处理及对管网的管理工作,同时在这些地区开展健教干预,宣传喝开水不喝生水,以达到安全饮水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公司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防止水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广大职工家属的身体健康。方法于2008年-2011年分别于3月、6月、10月对所有水厂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和水质抽样监测,并对调查和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监测水样水源水58份,合格56份,合格率96.55%;生活饮用水79份,合格78份,合格率98.73%。2009年生活饮用水监测19份,合格18份,有1份硝酸盐超标,合格率为94.74%;2010、2011年都是监测水源水17份,合格16份,有1份水源水亚硝酸盐超标,合格率均为94.12%。所有水样六价铬、大肠菌群都在标准范围内。结论我公司集中式供水的管理是很规范的,但是在水源的防护,各项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的执行等方面还需要加强,以保证公司地区水质的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年至2013年陇南市各区县水质一般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并进行管理对策分析。方法基于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陇南市各区县自来水厂2010年—2013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评价与分析,并总结其针对性管理对策。结果陇南市各区县4年内共监测4633份自来水,总合格率为93.9%,其中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检测合格率92.7%,毒理学指标97.8%,水质参考指标100.00%,单项检测合格率中以铁、浑浊度项目检测合格率最低。2010年至2013年陇南市各区县水质合格率表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结论陇南市各区县自来水水质较好,微生物、感官指标控制相对理想,为进一步提升陇南市各区县人民用水安全,应通过加强水源保护、加强制水工艺的改良、改善消毒措施与人员培训、完善质量监督等方面提升居民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