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个体化健康管理在高龄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接诊的71例高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定义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3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另外予以社区个体化健康管理的36例孕妇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顺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4%、2.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个体化健康管理在高龄孕妇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社区 个体化健康管理 高龄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评价个体量化教育方式在肺癌患者化疗知识学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9例肺癌初次住院化疗患者随机分为量化教育组及对照组,依据化疗知识掌握情况分别按个体量化及常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后选择卷面测试方式评价效果。结果教育后两组患者化疗知识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改善(P<0.01),但个体量化教育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体量化较传统教育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初次住院肺癌患者对化学治疗的认知程度,提高配合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肺癌 化学治疗 个体量化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双相障碍病人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双相障碍病人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两组病人均予以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以及护理2个月后病人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对双相障碍认知程度以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疾病认知程度以及NOSIE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双相障碍病人采取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疾病认知度与服药依从性,改善精神症状,对提高预后、减少疾病复发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双相障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采用随机抽样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心理特权感对个体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年龄、受教育水平、月工资水平与心理特权感心理、个体不道德行为均无显著相关;(2)男性的心理特权感比女性的要高;(3)心理特权感和个体不道德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4)心理特权感正向预测个体不道德行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在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实施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依照患者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对症支持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压达标率显著偏高,差异对比显著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偏低,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健康教育 高血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有针对性的适时地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患者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康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使乡镇医院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掌握这种新的健康教育方式,充分发挥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作用,我们疾控中心要充分发挥专业机构业务指导的作用,及时培训、指导乡镇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技巧,适时开展干预,提供改变人们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使人们面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自我作出有利于健康的科学选择。

  • 标签: 乡镇医院 个体化 健康教育 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1120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将患儿分入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门诊常规护理,研究组辅以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同年龄段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5.36%,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0.89%,依次高于常规组的79.82%和77.86%(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门诊输液患儿抵触情绪,改善其遵医行为,避免反复静脉穿刺,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和效率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门诊输液 心理护理 患儿 静脉穿刺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原有的基础上,采用了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后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两组自我管理分值比较中,本文发现观察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糖尿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护理对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的影响价值。方法将16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2月—2017年6月),随机分2组,82例/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个体化护理,比较2组患儿护理后出现高血糖、低血糖情况及家属对医护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高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家属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窒息患儿血糖异常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新生儿 窒息 血糖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妇科收住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是给予个体化的舒适护理,通过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舒适护理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能够充分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健康教育 产科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4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38例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为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膀胱功能的尽快恢复。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尿潴留 肿瘤 妇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模式在多导睡眠监测(PS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进行PSG患者按护理模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PSG监测成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后患者PSG监测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PSG监测成功率。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多导睡眠监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特质性焦虑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的本质展开探索。方法研究小组自2016年5月—8月于本市各个大学校园筛选出共计4617名符合正态分布的样本群体,最终确定特质性焦虑被实者376名。采用sMRI技术与Resting-statefMRI技术考察分析特质性焦虑个体不确定加工相关的大脑结构形态学特点与自发神经活动水平;结果特质性焦虑男性被实者焦虑平均分数为(40.74±6.17)分低于女性被实者(48.13±7.62)分(t=2.247,P=0.018);特质性焦虑分数与大脑右侧枕中回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大脑双侧额上回、右侧辅助性运动区的低频振幅波幅与特质性焦虑评分正相关性明显,大脑左侧小脑与丘脑低频振幅波幅与特质性焦虑评分负相关性明显(P<0.05)。结论特质性焦虑个体进一步产生可能与大脑右侧枕中灰质皮层体积下降有关,特质性焦虑个体对关系信息的过度敏感及情绪情感信息及其感觉信息整合加工失调、紊乱是导致特质性焦虑个体异于正常控组个体大脑自发活动基线水平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特质性焦虑个体 大脑基础 不确定加工 神经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在血透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血透患者80例患者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在前者护理的前提下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两组血透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进行评价对比。结果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且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在血透患者中可使其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亦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荐。

  • 标签: 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 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
  • 简介:探究基于个体生命意义感下,死亡提醒对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的增强效应。采用2×2两因素组间设计。自变量一是生命意义感:高生命意义感、低生命意义感;自变量二是组别:死亡提醒操作组和非死亡提醒操作组。因变量是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结果发现不论生命意义水平高低,外显自尊均显著增强,而在低生命意义条件下,死亡提醒组的内隐自尊削弱了。研究更进一步揭示了死亡提醒与自尊的关系。

  • 标签: 死亡提醒 生命意义感 自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与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骨折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科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与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通过优质护理与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减轻了患者压力,并且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满意度。结论通过优质护理与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减轻了患者压力,并且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满意度,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与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其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优质护理 个体化健康教育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近几年有关苯妥英钠治疗剂量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个体化给药对于安全有效使用苯妥英钠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目前对于苯妥英钠个体化用药方法的研究也逐渐从传统的药物治疗监测向药物基因组学发展,同时,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中,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linearmixedeffectsmodeling,NONMEM)工具在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药物基因组学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苯妥英钠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苯妥英钠 个体化给药 药物基因组学 群体药动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手术的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个体化的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平均体重、体重减少值、BMI、血清白蛋白以及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体重及BMI,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术后体重较少较为明显,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但有减少的趋势。结论个体化营养护理可以改善胃癌患者术后体重和血清白蛋白减少,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疗养干部的心理状况及个体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取老年疗养干部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况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对老年疗养干部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心理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疗养干部 心理状况 个体化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88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个体化延续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144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PF、GH、VT、SF、RE和M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E和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个体化延续护理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