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压疮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资料,按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期预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4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9.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需要对压疮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预测,并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专科护生职业期望对择业效能感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职位期望量表和择业效能感量表对493名专科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专科护生职业期望为中等水平,得分3.52分±0.55分;择业效能感为呈中等水平,得分3.59分±0.44分。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期望总分、声望地位、自我发展及稳定性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期望总分可正向预测择业效能感,而稳定性因素可负向预测择业效能感,二者共解释总变量的19%。[结论]职位期望对专科护生的择业效能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培养护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位期望和纠正护生过度重视稳定性因素的心理,是提高护生择业效能水平的有效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MRI在预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68例脑梗死后出血患者发病5.0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T1WI及随后1周内复查的MRI和CT资料,了解首次增强T1WI脑实质强化和HMCA征与HT的关系。早期脑实质强化为脑梗死5.0h内缺血的脑组织区域在增强T1WI出现高信号;HMCA征为增强T1WI上大脑中动脉增粗、出现边缘模糊的高信号,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此MRI和CT的诊断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RI检测出的脑梗死后出血病例(64例/94.12%)明显高于CT检出(9例/13.23%),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MRI在预测诊断急性脑梗死后出血应用中作用明显,对临床上尽早发现出血性脑梗死,尽早采取合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简介:随着全球老龄化,痴呆发病率快速上升,而且痴呆具有不可逆性、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故探索预测痴呆发生的有效指标成为关键。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vesseldisease,CSVD)被认为与痴呆密切相关,其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可表现为腔隙(lacunes)、新发皮层下小梗死(recentsmalsubcorticalinfarcts)、脑白质高信号(whitematterhyperintensities,WMH)、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perivascularspaces,EPVS)及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等。本文通过综述CSVD颅脑MRI表现与痴呆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发现多发静息性或位于基底节区的腔隙性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或腔隙、重度WMH、多脑叶分布性脑叶微出血(lobarmicrobleeds,LMB),均可作为预测痴呆发生的有效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心脏手术前后心肌缺血预测因素。方法选取150名非心脏手术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方法来对患者进行监测,手术之前要监测12小时,手术之后要监测8小时。之后对将有可能诱发心肌缺血的因素记录下来,比如性别、病史、体重等。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来对心肌缺血发生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将这些因素选择利用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手术之前,心肌缺血发生率是4.7%,手术之后心肌缺血发生率是22.7%。心肌缺血发生率与发生次数在手术之后的12-24小时之后出现了最大值,心肌缺血时间与曲线下面积在手术之后的12小时之内出现了最大值。没有发现手术之前的心肌缺血预测因素,手术之后的心肌缺血预测因素发现8个。结论手术之后发生心肌缺血概率要明显的高于手术之前,同时多出现在手术之后的第1天,医生可以按照心电图、患者病史来对手术之后的心肌缺血进行准确的预测。
简介:目的对一家某省级公立三甲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未来需求情况进行预测,为该医院科学的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提供量化参考。方法分别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医院2014—2016年门(急)诊人次、实际占用总床日数进行预测,按照医生日均负荷工作量测算出医疗岗位人员应配置人数,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人员则按照与医疗岗位人员的比例关系进行配置。结果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出未来3年医院年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分别为588258、622587、656917;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出未来3年医院年门(急)诊人次分别为865445、973280、1094550。2014—2016年所需医疗岗位人员数量分别为820人、807人、825人,护理岗位人员数量分别为1025人、1049人、1114人;药学岗位人员数分别为115人、121人、148人;医技岗位人员数分别为164人、145人、132人。结论该医院可参考该预测结果配置卫生人力资源,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的结构和数量。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肿瘤风险预测模型(ROMA)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卵巢肿瘤住院接受手术的良性肿瘤患者41例,恶性肿瘤患者42例及正常受试者40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E4与CA125水平,计算ROMA值以评估患卵巢肿瘤的风险性。结果:卵巢肿瘤组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及ROMA值高于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肿瘤组CA125水平值高于对照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E4水平及ROM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HE4≥150pmol/L,CA125≥35U/ml作为阳性界限,则HE4、CA125及ROMA值敏感度分别为83.33%,69.04%85.71%;特异度分别为95.12%,78.0%,95.12%。CA12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6;HE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9;ROMA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与CA125、HE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肿瘤诊断中,单项检测HE4的临床价值优于CA125。对于单项HE4、CA125检测而言,HE4、CA125联合应用计算ROMA值具有更好的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的不孕不育患者bFSH/bLH(基础促卵泡激素/基础促黄体生成素)的比值对IVF-ET(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收集回顾分析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不育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回访在外院行ICSI或者IVF助孕治疗后,根据不育不孕患者的年龄和bFSH/bLH的比值,分为四组A、B、C、D。A组年龄在35岁以下,A1亚组bFSH/bLH<2,n为691,A2亚组bFSH/bLH≧2,n为301。B组年龄在35至38岁之间,B1亚组bFSH/bLH<2,n为90,B2亚组bFSH/bLH≧2,n为53。C组年龄在38至40岁之间,C1亚组bFSH/bLH<2,n为43,C2亚组bFSH/bLH≧2,n为31。D组年龄在40岁以上,D1亚组bFSH/bLH<2,n为54,D2亚组bFSH/bLH≧2,n为38。对各个亚组的临床结局进行比较。结果A、B组中,bFSH/bLH≧2组和bFSH/bLH<2组相比,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bFSH/bLH≧2组的获卵数和优质胚胎数明显要比bFSH/bLH<2组低,并且Gn(促性腺激素)用量明显增加(P<0.05)。在C、D两组中,bFSH/bLH≧2组与bFSH/bLH<2组相比,临床妊娠率明显较低(P<0.05),但是两者间的AFC(窦卵泡数)、Gn用量和流产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育不孕的女性患者,年龄小于38岁的,bFSH/bLH的比值能够预测卵巢储备能力、指导Gn的用量。年龄超过38岁的,bFSH/bLH比值能够对IVF临床结局进行有效预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乳酸监测在创伤失血性休克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60例,其中存活组48例,死亡组12例,比较两组中乳酸值的变化.结果两组入科时乳酸值无明显差异(P>0.05),6小时后乳酸值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中乳酸值24小时内恢复正常,死亡组中在48后仍高于正常,同一时刻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动态乳酸值监测可预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乳酸;乳酸清除率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dynamicmonitoringofthevalueoflacticacidintraumatichemorrhagicshockPrognostic.Methods60casesofseveretraumatichemorrhagicshockwereselected,including48casesofsurvivors,12casesofdeath,Changesinlactatevalueswerecompared.Result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twogroupsintolacticacidvalueDivision(P>0.05),Lactatelevelssixhoursafterdeath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survivalgroup(P<0.05);Survivorsoflactatevaluesreturnedtonormalwithin24hours,diedat48afterthegroupwasstillhigherthannormal,thesametime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Thedynamicmonitoringoflactatelevelscanpredicttheprognosisofpatientswithtraumatichemorrhagicshock,LactateclearGanceasKeaynwiomrpdosrtantprognosticindicator.TraumaticHemorrhagicShock;LacticAcid;LacticAcidClearance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12-02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防治机制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261例(研究组),按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不同分为低危组(0-3分)、中危组(4-7分)与高危组(≥8分)各649例、484例及128例;对其进行分级管理与产后出血的分级防治。同时选取2014年1月1日—2014年06月30在本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011例(对照组),按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不同分为低危组(0-3分)、中危组(4-7分)与高危组(≥8分)各326例、304例及81例;对各组进行常规产后出血防治。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与产后出血相关性。结果1、对照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p<0.05),预测评分与各阶段出血量呈正相关;研究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中危组及高危组高于低危组(p<0.05)、中危组与高危组比较无差异(p>0.05)。2、产后24小时出血低危组(对照组与研究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中危组与高危组(对照组与研究组之间比较有差异(p<0.05),对照组高于研究组)。3、产后出血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低危、中危、高危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危、中危、高危组,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后出血预测评分预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可靠性,按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进行分级管理、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及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预测ICU中COPD患者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ICU病房就诊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30例,在患者无呼吸条件支持的情况下进行浅快呼吸指数的测定,随后对患者进行撤机,观察患者撤机结果和浅快呼吸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撤机成功患者有23例,撤机失败患者有7例,撤机成功的患者的浅快呼吸指数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浅快呼吸指数在预测COPD患者撤机成功方面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57.14%。结论浅快呼吸指数在预测ICU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撤机成功时操作简便,无创伤性作用,且预测价值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