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l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根据产妇分娩的日期,单、双)进行分组,一组为三阴性乳腺癌组,另一组为非三阴性乳腺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治疗后预后情况。结果三阴组患者中临床病理特征与非三阴组乳腺癌患者相比偏高;患者经医护人员极力救治后,多数患者康复出院;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三阴组患者癌细胞复发、转移概率要比对照组(非三阴组乳腺癌)患者高。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临床发病率较高,且这种疾病具有家族性,患者治疗后易复发转移等特点,临床上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简介: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究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拓展临床医师对于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思路,为科学选择手术方案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方法将纳入研究的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56例跟骨新鲜骨折分为A、B两组:A组即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组(撬拨组,28例),B组即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切开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各项影像学参数、术后并发症及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而后对各项观察指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a=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6例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Bolher角及Gissane角及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影像学参数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0.05);撬拨组足部功能评分及优良率稍高于切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Ⅱ型、Ⅲ型)同样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而且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是治疗跟骨骨折可靠、有效、实用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病人化疗心理特征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临床医师诊断,均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此外,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在病情变化,心理特征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结果显示,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后,患者在病情好转,心理特征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并且并发症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舒适护理更加的人性化,在患者恢复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栓塞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0例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疗过程及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0例肺栓塞患者中,有12例患者是发生在手术科室,占40%,18例患者发生在非手术室科室,占60%;有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的患者4例,占13.33%,心电图有SQT表现患者4例,占13.33%,肺动脉高压患者6例,占20%,患者最终死亡2例,死亡率为6.67%。肺栓塞患者,手术科室患者的Kaprini评分和SQT与非手术科室患者相比较,比例显著较高,但两者在临床症状及预后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率为6.67%,一年内的死亡率为3.33%。结论住院患者是发生肺栓塞的主要高发人群,其死亡率较高,早期预防和治疗是减少患者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发生活动性结核病(TB)称为HIV/TB合并感染。与HIV阴性结核病患者相比,HIV/TB合并感染者在胸部影像学表现上具有某些特殊表现,如(1)病变范围广泛,好发部位不典型;(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更常见;(3)以渗出、增殖、干酪样坏死等急性病灶为主,且常表现为两种以上形态;(4)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熟悉HIV/TB合并感染者胸部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进而有助于及时治疗和减少病死率。本文就HIV/TB合并感染的病理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胸部影像学(胸部X片、CT)特征进行综述。
简介: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目前糖尿病患病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呈逐年增高的流行趋势。在中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1],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约在90。0%以上,而T2DM中又以肥胖者居多。肥胖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能够促进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的发生,与T2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在肥胖和T2DM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病理生理的水平,肥胖与T2DM相关的核心机制及发病的共同基础是胰岛素抵抗。
简介:摘要目的对86例残胃病变内镜检查以及临床特征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抽取在我院2011年至2012年接受检查的残胃病变患者86例,分为2组,每组各43例,一组为患者进行毕罗氏-Ⅰ式术后,而另一组患者则采用毕罗氏-Ⅱ式术后,然后将得到的两组残胃病变的术后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86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后进行检查,发现毕一组43例患者中残胃炎及吻合口炎的有16例,占37.2%,残胃癌的有4例,占9.3%,残胃炎及吻合溃疡的有9例,占20.9%;而毕二组43例患者中残胃炎及吻合口炎的有21例,占48.8%,残胃癌的有7例,占16.3%,残胃炎及吻合溃疡的有12例,占27.9%,可以看出毕一组患者在这些临床特征方面的比例明显低于毕二组患者,两组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发现进行毕罗氏-Ⅰ式术后检查的患者的残胃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进行毕罗氏-Ⅱ式术后的检查比例,说明毕罗氏-Ⅰ式术后对残胃病变进行内镜检查的临床效果较好,有着较高的临床检查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煤工尘肺(CWP)医院感染的特点,为有效控制CWP医院感染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12月3401例CWP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结果CWP3401例出院病例中有390例医院感染,感染率11.46%;其中1期CWP85例,感染率21.79%(85/390);Ⅱ期CWP137例,感染率35.12%(137/390);ⅢCWP168例,感染率43.07%(168/390)。与并发病关系密切。呼吸道感染占主导98.46%(384/390);有明显的季节性12月—2月医院感染307例,感染率78.71%(307/390);多重耐药菌多,在送检的2622例痰标本,检出细菌2723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498株,占55.01%(1498/2723)。结论应加强此类病人的医院感染监控,切实做好基础护理,避免病人着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