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早期诊断困难,手术难度大,预后较差。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已取得进步,但仍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全疾病周期管理对改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全疾病周期管理是指包括疾病诊断、术前评估及准备、手术方案制定实施、辅助治疗及随访等全程化科学管理。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在肝门部胆管癌全疾病周期管理各阶段中的进展并分享笔者团队在肝门部胆管癌诊疗过程中的经验。
简介:摘要肝门部胆管癌是临床最常见的肝外恶性肿瘤,占胆管肿瘤的50%~60%。目前,根治性R0切除是早期肝门部胆管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但其早期病变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外科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不超过25%。对于手术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门胆管癌患者可在新辅助治疗降期后再行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其术后的复发率可达50%~70%,癌种容易侵犯微血管、淋巴血管、周围神经以及肝浸润,是胆道外科领域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因此,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围术期处理、术前充分精准分期评估、术中规范切除、术后辅助性治疗,对提高其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大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提高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对2001年10月—2003年10月对7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治性切除术23例,姑息性切除20例,内引流22例,外引流11例。结果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门部胆管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达到98%。手术切除率56.5%,其中根治性切除率30.3%,姑息性切除26.3%,内引流率28.9%,外引流14.5%。手术病死率9.2%。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生存时间根治性切除43个月、姑息性切除19个月、内引流15个月、外引流4.1个月。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较高。根治性切除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疗效的主要因素,对无法行根治性切除者以内引流为首选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对胆道阻塞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研究快速旋转调强(RapidArc)在晚期肝门区胆管癌放疗中的适用性。【方法】利用瓦里安Eclipse10.0计划系统设计晚期肝门区胆管癌患者RapidArc计划10例;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DVH)分析靶区的相关剂量学参数以及危及器官(organsatrisks,OARs)的评价指标;利用PTW电离室矩阵和EPID-PortalDosimetry系统进行计划验证;利用OBI系统保证治疗中的位置精度。【结果】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targetvolume,PTV)的D2、D98、Dmean分别为:(48.94±0.88)Gy,(52.74±0.95)Gy,(51.45±0.92)Gy,适形指数(conformityIndex,CI)为(0.95±0.09),有较好的适形度。OARs指标均在较低的水平;2种验证方法的γ通过率均在95%以上;治疗时的位置精度均在±3mm以内。【结论】RapidArc能够满足晚期肝门区胆管癌放疗的临床剂量学要求。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病情进展到晚期的肝门胆管癌患者应用姑息治疗方式加以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介入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收的病情进展至晚期的肝门胆管癌患者群体中选出5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研究。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都应用介入影像学技术,并针对应用效果做出深入评析。结果:在经过十天的治疗后,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水平,如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等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好转,手术结束后,针对研究对象开展三个月到一年半的随访工作,患者三个月的生存率能够达到90%,半年的生存率能够达到62%,一年半的生存率能够达到28%。结论:针对病情进展至晚期的肝门胆管癌患者而言,在为其实施姑息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介入影像医学技术,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可以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也有不错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肝门部胆管癌(HCC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根治性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其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首诊时通常已处于中晚期,大多数患者往往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机会,预后极差。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化疗、放疗、胆道引流、光动力疗法、纳米刀消融、胆管腔内射频消融、肝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的优化、组合,使得不可切除的HCCA患者预后得以明显改善。在胆道引流的基础上进行化疗、放疗、光动力疗法、胆管腔内射频消融可延长胆道通畅时间,纳米刀消融可在保护管道结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消灭肿瘤细胞,肝移植术为不可切除的HCCA患者提供了可能治愈的机会,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则为精准化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突破点。结合文献及本团队的临床经验,本文就不可切除HCCA的治疗手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展开论述,为临床治疗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简介:作者简介韦邦宁(19768-),壮族,籍贯广西大化县,学士学位,肝胆外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治。摘要目的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年龄(岁)×3+TB(umol/L)>450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进行术前减黄分为两组,对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年龄(岁)×3+TB(umol/L)>450的患者共有62例,其中34例(548%,34/62)进行了术前减黄,28例(452%,28/62)未进行术前减黄,平均减黄时间为14d,减黄后的TB水平与未减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8%(36/62),减黄组为559%(19/34),未减黄组为607%(17/2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0d内总体死亡率为113%(7/62),减黄组为118%(4/34),未减黄组为107%(3/2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减黄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总体生存率不相关。结论术前减黄可以有效改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肝功能水平;术前是否减黄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总体死亡率不相关。
简介:摘要: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恶性肿瘤,其诊断和治疗都面临着诸多困难。在诊断与评估阶段,临床医生需要通过病史、体格检查以及一系列诊断方法,如CT、MRI、ERCP和PET-CT等,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范围。此外,病理学检查和分子分型有助于更精确地判断肿瘤的侵袭性,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治疗挑战主要集中在如何有效控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以及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率高,需要结合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同时,耐药性和治疗抵抗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在患者管理与生活质量方面,术后康复计划至关重要,包括合理的营养支持、适当的康复锻炼和定期的医学随访。心理支持也不可忽视,患者可能因疾病和治疗带来的心理压力,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此外,健康教育应强调疾病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预防疾病复发和改善生活质量。总的来说,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紧密合作,从全面的诊断评估到个体化的治疗决策,再到全方位的患者关怀,每一步都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同时注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医学人文关怀与科技进步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