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外周静脉输液致渗出及外渗的发生与预防方法。方法: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中抽选363例,行常规护理,记录患者出现渗出及外渗的例数,分析原因。再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中抽选363例,接受预防性护理,记录患者出现渗出及外渗的概率,对比预防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外周静脉输液致渗出及外渗发生率(1.38%)明显低于对照组(4.68%),X2=6.75,P=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周静脉输液当中,容易出现渗出及外渗情况,临床上还需要加强预防护理,尽可能减少渗出及外渗的发生,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DCA循环对于患儿外周静脉液体渗出/外渗率的降低作用。方法 将2024年3月-2024年8月我院接受的1300例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患儿纳入本次研究范围,经数字表法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650例患儿为对照组,接受PDCA循环管理的650例患儿为观察组,对比外渗率、静脉炎、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外渗率改善前数据为9.6%,改善后为6.1%,明显降低,实施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比实施前高,P<0.05。结论 外周静脉输液患儿接受PDCA循环管理,可以减少患儿液体渗出发生风险,患儿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大幅度提升,能够有效优化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有利于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达到了理想的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感染控制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的具体效果。方法:于本院肾内科2020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入院接受治疗的肾衰竭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中选取64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与观察组(分级护理管理),从感染率、护理质量评分指标予以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的留置导管感染率分别为3.13%、28.13%;风险管理评分(23.74±1.01)分、(17.83±1.02)分,药物管理(22.68±1.98)分、(16.87±1.24)分,专项技能(23.12±1.31)分、(16.99±1.24)分,基础护理(22.23±1.25)分、(17.23±1.34)分;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若能应用分级护理管理,可实现静脉感染的有效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培训”这一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的静脉穿刺采血技能的效果。方法将进入临床实习的62名实习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1名。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静脉穿刺采血技能的分级培训,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培训,利用自行设计问卷,从学生自我评价、带教老师评价以及病人评价三个方面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自我评价显示,分级培训前后,学生对静脉穿刺采血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提高;实验室带教老师的评价显示实验组学生在进行分级培训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以及病人的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实验组的评价结果较好。结论分级培训这一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静脉穿刺采血技能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分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分析其在减少并发症、改善内瘘功能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动静脉内瘘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分级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动静脉内瘘异常狭窄、斑块组织、血栓组织形成及血流量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分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动静脉内瘘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