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27 例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复位 + 自体骨植骨 + 双钢板固定的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这 27 例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 27 例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患者实施 3 个月 ~2 年的随访,结果发现,切口一期愈合 27 例,其中出现切口红肿 2 例,切口皮缘坏死 1 例,经换药后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 18 例、良 7 例、可 2 例、差 0 例,治疗优良率为 92.59% ;对患膝、健膝的胫骨平台最大横径、关节面塌陷程度、胫骨平台后倾角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0例2003年5月~2007年7月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病例。结果40例中33例经9~25个月随访,均已骨性愈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82.5%。结论对关节面塌陷移位>5mm的胫骨平台骨折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有骨缺损时须植骨。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的常见骨折,常致胫骨平台压缩、塌陷和劈裂及膝关节不稳,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纠正关节面的塌陷是手术难点。我院2003年5月~2007年7月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0例。现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总结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方案,得出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以关节面损伤程度为重点,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中胫骨结节骨折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2014年10月至2018年5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5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合并胫骨结节骨折患者资料,男26例,女9例;年龄21~68岁,平均37.6岁;胫骨平台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16例、Ⅵ型19例。根据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中胫骨结节骨折块及胫骨近端后侧皮质的完整性将35例骨折分为四种类型:两者均完整为A型;胫骨结节骨折块完整,胫骨近端后侧皮质粉碎为B型;胫骨结节骨折块粉碎,胫骨近端后侧皮质完整为C型;两者均粉碎为D型。遵循此分类制定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其中22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合并A、B型胫骨结节骨折采用前外侧联合内侧入路,13例合并C、D型胫骨结节骨折者采用前正中联合内侧入路。4例A型骨折采用拉力螺钉固定。18例B型骨折采用1/4管状钢板固定。7例C及6例D型骨折均采取1/4管状钢板结合螺钉固定。结果3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所有胫骨平台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7个月。除1例外,其余胫骨结节骨折块均未见二期复位丢失。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0~18分,平均14.1分;其中优11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85.7%(30/35)。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4~98分,平均86.8分;其中优22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1.4%(32/35)。术后2周发生脂肪液化2例,术后1周发生浅表伤口感染1例、内固定松动1例、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例。结论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合并胫骨结节骨折是一种特殊损伤类型,需根据胫骨结节骨块的粉碎程度及胫骨近端后侧皮质的完整性制定手术策略。对于粉碎的胫骨结节骨折,前正中入路显露最佳,根据骨折块情况可以采用1/4管状钢板和(或)拉力螺钉固定。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到2011年3月之间收录的102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治疗的方式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主要采取双侧入路方法手术;B组采取前外侧入路的方法手术;C组采取前正中入路的方法手术,然后比较三种不同的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三组的治疗分析,三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手术的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手术的出血量,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术后的引流量明显低于B组情况,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C组出现的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情况,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三种不同的术式分析,对于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具体的采取方式还需要根据手术方法的适应范围和患者的病情状况而进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