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儒家思想中,仁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体悟和自觉,具有个体性。天命体现社会历史文化的核心价值,具有普遍性。理论上,仁发生的个体性与人格评价的社会性之间存在张力,如果一个人一味本着良善的初心做事而忽视社会价值追求可能最终成为不了君子仁人。在孔子,仁心发生后由天命引导,使个体仁心能够与社会良知结合,形成完整的道德成长机制。但是,孔子之后不少儒者虽然对仁的道德主体性大加弘扬,却忽视了天命在仁的实现中所产生的引导与规范作用。所产生的后果是,仁独自承担起自我做主的道德责任,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道德意志的任意性。因此,天命作为社会道德的普遍原则能够也应该为仁的发展与成就提供保证。
简介:与启蒙精神的对话,至今仍是思想界不能回避的挑战之一。特别对于中国学者来说,站在古与今、中与西的双重难题之间,既要探索启蒙本身历久弥新的价值,又要尝试回答这种价值对于当代中国思想与实践的意义何在。这里选编的一组文章,分别从启蒙思想的历史性构成、中西“理性”观比较、启蒙精神与中国现代化,以及启蒙传统的现代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揭开了“启蒙”的神秘面纱,阐述了启蒙精神的当代价值,特别是启蒙精神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思想解放作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启发性和很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正如启蒙是一项未竞的事业,关于启蒙的研究同样未完待续。
简介: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及其学派,在丰富的类推实践基础上,通过对事物间的类同和类异的考察,概括出了推类的称谓,明确了类推重"类比"的逻辑性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和语言全面地阐述了有关推类的思想,并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理论形态,从而使类推成为中国逻辑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推理类型.但由于墨家的类推是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在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政治思想交锋,即"辩"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它又凸显出服务于政治伦理的价值取向和人文性、语用性的色彩.虽然推类也具有由"所然"进到"未然"的认知形式,但这是它的"弱势",它的"强势"是描述、论辩、说服.所以,它所探讨的推理形式与思维内容相结合,所阐发的逻辑思想与政治伦理观点相结合,它是带有中国思想、文化、语言特色的中国古代逻辑,亦是墨家推类思想的主要特征.
简介:1993年5月16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与本刊邀请在京的部分专家、学者就“心性之学”进行学术座谈。参加这次学术座谈的有:马振铎、王国轩、孔繁、冯增铨、齐儆、刘长林、朱青、吕大吉、孙长江、牟钟鉴、辛冠洁、何成轩、余敦康、冷传生、吴兴中、赵健民、张立文、张安奇、姜广辉、李存山、宫达非、胡伟希、傅云龙、董光璧、葛荣晋、默明哲、徐远和、方江山等共三十人。会上,学者们就“心性之学”的内涵、基本范畴、历史演变及其现代意义展开了充分讨论。现将会上一些专家、学者的发言内容及发言提纲以笔谈形式发表。会上收到的一些关于“心性之学”的专论文章,以后还将在本刊陆续发表。
简介:<正>大体上说,《礼记》是秦汉之际和汉代初期儒家学者的著述;唐代“十二经”出现时,确立了作为儒家经典的学术地位.《礼记》四十九篇内容比较芜杂,刘向《别录》分为八类,近人梁启超细分为十类.但是,对“礼”的阐述无疑地是共同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礼记》的题材或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诠释《仪礼》和考证古礼,这些礼仪制度是此后儒家文化中的生活习俗的源头;二是孔门弟子的言行杂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的“礼”的生活实践;三是对“礼”的理论性论述.《礼记》中的这些内容,在社会的、人性的、超越的三个理论层面上,都显示出与原始儒学(孔子)及孟子、荀子儒学思想不同的变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