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新蝶呤(neopterin,NP)、抗脂阿拉伯甘露糖(lipoarabinomannan,LAM)抗体血清标志物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test of tuberculosis,T-SPOT.TB)方法在肺结核活动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12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04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肺结核活动性判断规范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标准分为活动性组(48例)和非活动性组(56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血清NP、抗LAM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T-SPOT.TB。分析各组血清NP、抗LAM抗体、T-SPOT.TB的表达差异,并采用ROC曲线法分析血清NP、抗LAM抗体、T-SPOT.TB在肺结核活动性鉴别中的价值。结果活动组、非活动性组、对照组血清NP、抗LAM抗体、血清T-SPOT.TB表达水平均依次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P:(26.54±2.67)nmol/L比(20.69±2.19)nmol/L比(6.84±1.33)nmol/L,抗LAM抗体:(46.26±6.71) nmol/L比(30.17±5.38)nmol/L比(14.19±4.03)nmol/L,T-SPOT.TB:(109.73±10.80) nmol/L比(82.34±8.32)nmol/L比(57.44±6.49)nmol/L,F值分别为68.172,134.778和223.619,P值均<0.05)]。血清NP、抗LAM抗体、T-SPOT.TB联合鉴别肺结核活动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6.83%、84.79%和89.07%,均高于单独血清NP、抗LAM抗体、T-SPOT.TB鉴别检测肺结核活动性的敏感性(79.43%, 77.64%, 73.84%)、特异性(80.32%, 78.43%, 74.56%)和准确率(75.52%, 73.24%, 70.73%)。结论肺结核患者存在明显血清NP、抗LAM抗体、T-SPOT.TB水平异常,相比于血清NP、抗LAM抗体和T-SPOT.TB的单独指标检测,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肺结核活动性鉴别中的效能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治肺结核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治肺结核患者80例,对其痰标本进行实验室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分离,分析菌株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8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共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80株,其中耐一线抗结核药物45株(56.25%,45/80),包括耐1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药18株,耐2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药10株,耐3种一线抗结核药物8株,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均有耐药性9株。任一耐药中对链霉素(33.75%)的耐药性较高,其次为利福平(32.50%)。结论复治肺结核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复治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筛查,动态监测耐药情况,以指导抗结核药物的合理选择。
简介:摘要肺结核与肺癌患者人口基数庞大,在全球都拥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两种疾病共患的病例屡见不鲜。肺结核可以促进多种肺癌的发生,且两种疾病容易混肴。特发性肺纤维化、抗免疫药物、血清中较高的C反应蛋白都会加剧结核菌对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免疫细胞在结核菌促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如诱导辅助T细胞协助肿瘤免疫逃逸。结核菌体蛋白可以影响细菌对肺癌细胞的入侵,或调节肺癌细胞基因,促进增殖和皮间质转化等。缺氧诱导的DNA损伤会使细胞基因发生突变或致癌性修饰。结核菌对人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通路的调节有望阐明该菌对肺癌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也预测到结核菌基因片段可能存留在人体中发挥与癌症相关的调节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海省肺结核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肺结核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9月于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208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健康对照组为同期行体格检查的129名健康者,检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肺结核组患者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率为11.06%(23/208),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10%(4/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0,P=0.009)。肺结核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为(56.84±20.03) μg/L,低于健康对照组的(67.39±17.07)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4,P<0.01)。初治肺结核患者[(56.66±20.02) μg/L]与复治肺结核患者[(59.11±20.81) μg/L]的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8,P=0.650)。单纯肺结核患者维生素D水平[(57.82±20.01) μg/L]高于肺结核合并其他疾病患者[(48.08±18.46)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P=0.034)。结论肺结核与维生素D水平减少存在相关性,肺结核患者更易出现维生素D水平减少或缺乏的情况,临床医师应关注肺结核患者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水平,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分析总结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特征,分析总结诊断要点和治疗重点及注意事项。结果26例(32.5%)为先确诊HIV感染后查出肺结核,54例(67.5%)先确诊肺结核而后检出HIV感染;临床症状以咳嗽最为多见,常见还有发热、消瘦和盗汗;70例痰找抗酸杆菌阳性(87.5%),36例PPD皮试阳性(45.0%),32例痰培养抗酸杆菌阳性(40.0%);CT检查示粟粒性肺结核8例(10.0%),51例继发型肺结核(63.7%),20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25.0%),18例合并胸腔积液(22.5%);予EHRZO或EHRZS方案抗结核治疗,70例痰菌阳性患者中有41例经抗结核2周后痰找抗酸杆菌阴转,占58.6%;74例患者复查CT肺部结核病灶有好转(92.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情复杂,临床应重视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本病易合并多器官损害,需注意个体化治疗的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儿童肺结核患病情况及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2009—2019年陕西省发现并登记的现住址是本省的0~14岁儿童肺结核患者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9年陕西省共发现儿童活动性和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分别为1 621例和312例,登记率与全年龄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2015年开始,儿童病原学阳性登记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9年儿童病原学阳性患者占全年龄组患者比例最高为0.93%。儿童肺结核患者发现比例较高的月份为4—7月;男女比例为1.16 ∶ 1。陕南地区儿童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下降不明显,占全人群患者比例呈升高趋势。10~14岁儿童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最高(4.26/10万~9.38/10万)。患儿主要通过转诊追踪(1 024例,63.17%)和因症就诊(481例,29.67%)发现。结论陕西省儿童结核病疫情仍然不容乐观,尤其要注意4—7月高发期的儿童肺结核防控,将陕南地区作为重点防控地区,特别加强10~14岁儿童的结核病防控工作,还应继续加强主动筛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空洞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安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常规检查、血清蛋白电泳、细菌学及免疫学等资料。根据患者胸部CT扫描情况进行分类,选择空洞型和非空洞型进行影响空洞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最佳临界点。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OR(95%CI)=2.537(1.512~4.255)]、复治[OR(95%CI)=2.000(1.222~3.271)]、初诊时痰菌载量[OR(95%CI)=1.567(1.358~1.808)]、红细胞沉降率>52 mm/h [OR(95%CI)=1.009(1.001~1.018)]是空洞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19.3 kg/m2[OR(95%CI)=0.892(0.824~0.966)],合并肺外结核[OR(95%CI)=0.549(0.306~0.984)]者空洞发生较少。结论在肺结核的治疗过程中,临床应对具有空洞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评估和主动干预,以期减少患者空洞发生率。
简介:目的:分析在肺结核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模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患有肺结核疾病的130例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均分作常规组(n=65)及试验组(n=65),在施治期间提供常规护理与全程护理服务模式施护,统计组间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施护满意度、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施护后治疗依从性评分比常规组低,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比常规组短,P<0.05;试验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常规组低,P<0.05;试验组施护总满意度比常规组高P<0.05;试验组遵医率比常规组高,P<0.05;试验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及生理功能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全程护理模式施护,既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遵医行为,缓解其负性情绪的同时,还能增加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及改善其预后质量起着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异烟肼单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以及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西安市胸科医院的114例异烟肼单耐药肺结核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治疗成功及不良治疗结局为因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异烟肼单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114例患者中治愈46例(40.4%),完成治疗41例(36.0%),治疗成功率为76.3%(87/114);治疗失败11例(9.6%),失访13例(11.4%),死亡3例(2.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比值比(odds ratio,OR)=7.22,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1.47~35.43],起病时无发热(OR=12.97,95%CI 2.74~61.55),治疗方案中不含阿米卡星(OR=5.28,95%CI 1.20~23.31),痰菌载量>1+(OR=5.87,95%CI 1.76~19.60)为异烟肼单耐药肺结核患者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均P<0.050)。结论异烟肼单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较高,男性、起病时无发热、治疗方案中不含阿米卡星、痰菌载量>1+是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1—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肺结核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丰台区肺结核病例资料,包括病原学分类、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时间,人口信息等,对肺结核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2021年丰台区报告肺结核患者共计10 34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 42.87/10万,2012年发病率最高(75.89/10万),2013年开始逐年大幅度下降,到2017年降至29.70/10万,2018—2021年有缓慢上升趋势(χ2=1 471.77,P<0.001)。2011—2021年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病例2 975例,2017—2021年利福平耐药病例76例;男、女性别比为1.75,男性年平均发病率(53.94/10万)高于女性(31.57/10万)(χ2=704.01,P<0.001);25~29、20~24、30~34岁年龄组的构成比较高,分别为14.56%(1 506例)、12.49%(1 292例)、9.90%(1 024例);<10岁组年平均发病率最低(1.43/10万),≥85岁组发病率较高(195.2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164.24,P<0.001)。构成比较高的职业有家务及待业(2 917例,28.21%)、离退人员(2 308例,22.32%)、工人(1 047例,10.12%)、干部职员(950例,9.19%)、农民(860例,8.32%)、商业服务(698例,6.75%)、教师和学生(455例,4.40%)。结论2011—2021年丰台区肺结核发病率从2012—2017年下降后,随后有缓慢上升趋势;肺结核发病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肺结核防治知识掌握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人员200名,采用肺结核防治知识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护理人员肺结核防治知识总分为(22.19±1.46)分,其中一般概念、传播途径、药物控制及防护措施得分分别为(5.67±1.35)分、(6.21±1.40)分、(4.76±1.56)分、(5.55±1.2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护理人员的年龄、科室、职称、学历、护龄、结核病护理史的肺结核防治知识调查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科室、职称、学历、护龄、结核病护理史是肺结核防治知识掌握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该院护理人员对肺结核防治知识掌握程度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护理人员的科室、职称、学历、护龄、结核病护理史与自身肺结核防治知识掌握程度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报道1例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并进行系统性的文献复习。以"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不典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以"chronic 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Title/Abstract]"为检索式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1月。结果本例患者男,8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行胸腔镜下胸膜结节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出11篇,PubMed检索到7篇相关文献,经筛选剔除重复发表,共34例患者进入本研究。本病起病隐匿,症状和胸部影像表现不典型,且病原学检出率低,误诊率达44.4%,部分患者通过尸检才明确诊断。文献报道的确诊患者往往患有以下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各种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免疫缺陷包括结缔组织病和器官移植术后。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认识和警惕性,特别是当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时,应高度怀疑本病的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耐药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2018年苏州市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样本(603例),进行基因芯片检测、传统培养、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以传统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对同时具有两种耐药检测结果的333例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传统药敏试验相比,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AUC分别为92.31%、95.58%、73.47%、98.94%、0.791和0.939;检测异烟肼耐药时分别为76.67%、96.04%、65.71%、97.65%、0.676、0.864;检测耐多药时分别为82.61%、98.39%、79.16%、98.70%、0.794和0.905。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对肺结核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定上海市肺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恢复情况〔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及6 min步行距离(6MWT)〕;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服药依从性、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6MW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量表(MMAS)-8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QOL-BREF评分,包括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健康状态、生活质量各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理念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肺结核患者预后恢复,有利于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老年肺结核患者与非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维生素D受体(VDR)、抗菌肽-37(LL-37)及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差异,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与维生素D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3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的56例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老年组)及同期住院的56例非老年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非老年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群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25-(OH)D3、VDR、LL-37、IL-6、TNF-α的水平,收集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计数、双肺病灶肺野数、空洞个数、有无合并肺外结核等临床资料,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组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25-(OH)D3浓度(28.94±12.88)nmol/L,较非老年组(34.47±12.78)nmol/L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650,P=0.025);两组VDR、LL-37、IL-6、TNF-α水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分别为(295.71±153.83)×106/L、159.5(101.0,239.0)×106/L,均较非老年组的(421.25±206.00)×106/L、261.5(187.0,409.0))×106/L降低(t=2.280,P=0.000;Z=-4.220,P=0.000);老年组重症肺结核患者比例[51/56(91.1%)]较非老年组[28/56(50.0%)]高(χ2=22.730,P=0.000);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CD4+T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190,P=0.045)。结论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中重症肺结核比例较高,其血清维生素D水平、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非老年患者;维生素D可能影响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情发展,应对其加以关注。
简介: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将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的护理效果、对比患者焦虑、抑郁负面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改善由于疾病索产生的焦虑与抑郁负面情绪,促使患者尽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