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49年以后,沈从文被迫搁笔,从文学创作转向物质文化研究。他的物质文化研究关注的是民间的、日常的、生活的杂文物的研究,与其文学创作息息相通,是一种呈现其生命形态的“抒情考古学”。其物质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向是“为物立传”,以大量文献追溯“物”的前世今生。他对物质性存在的高度重视,既与现代考古学相呼应,也与其长期对“物”的兴趣密切相关,有效地将传世文物、出土文献、出土实物相结合。这种“为物作传”的物质文化研究,突破了原来的学科界限,将文史研究与文物研究相结合,穿梭于技术史、美术史、美学史、文化史等不同学科之间,体现了鲜明的跨学科性。沈从文的物质文化研究,既是一种历史解释的方法,也成为理解与修正文学史叙事的重要依据。他的研究是联接历史、沟通人我的工具,使那些充满生命情感的“物”,“千栽之下百世之后还如相晤对”。
简介:<正>汤学智在《必须重视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当代文艺探索》85年2期)一文中认为,要重视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需要破除三大障碍:第一,传统的惰力。包括历史上的老传统、老观念和“五四”以来的新传统、新观念。前者把积累、鉴别、系统资料整理,把注疏、评点等视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学问,形成一种既定的固定观念,从而窒息着人们的积极的理论思维。后者把某些曾起过积极作用的具体方法当作绝对真理,当作教条,以为拿了它就可以解决一切、匡正一切,再加上盲目的排他性,导致了严重的简单化倾向和庸俗社会学倾向,使人头脑僵化,窒息了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简介:作为西方近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英国经典作家哈代在中国和西方的研究历程几乎蕴含着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研究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重要作品和重要理论,以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与接受的发展与繁荣。本文通过对近百年来西方和中国哈代研究的回顾与分析,梳理与勾勒中西哈代研究进程和发展态势。对中西哈代研究的比较与思考不仅可以加深对西方文学、批评与社会文化、思潮之间复杂互动的认识,更有助于中国外国文学批评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