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近年来,为了编辑《罗淑研究资料》,我和其他三位同志对罗淑的有关作品和资料作了进一步的搜集和整理,在四川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的同志们的支持下,从旧杂志上发现两篇罗淑的短篇小说:《八月十三日的早晨》和《被难者》。由于时间久远,更因发表在抗日战争山河破碎的战乱时期,时局动荡不安,这两个短篇,几乎为今天的人们所遗忘而险遭湮没,因此,这一发现,十分令人高兴。罗淑(1903—1938)是三十年代一位四川籍女作家,她的创作生涯极为短暂,从一九三六年九月发表第一篇作品《生人来》,到她一九三八年二月病逝于成都,前后仅两年多时间。罗淑的作品,在她去世之后,陆续由巴金整理、编辑、出版了《生人
简介:1.《邂逅集》光芒难掩祖籍安徽、生于江苏高邮、作品也多以高邮为背景的汪曾祺(1920—1997),青年时代(1939—1944)就读于抗战时期最高学府“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亲聆梅贻琦、刘文典、杨振声、朱自清、罗常培、冯友兰、闻一多、金岳霖、吴宓、唐兰等名师教诲,小说创作更得沈从文悉心指导,和略早成名的穆旦及另外三位(袁可嘉、郑敏、杜运燮)后来所谓“九叶诗人”一样,是“联大”八年在文学创作上结出的硕果。他也是40年代“大后方”最有希望的两个青年小说家之一,另一个是路翎。当时在重庆,胡风以路翎为骄傲;在昆明,闻一多、沈从文也不吝啬对汪曾祺的夸奖。沈从文向别人推荐汪曾祺时说:“他写得比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