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7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7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PLT、PCT、MPV、PDW)和凝血指标(TT、PT、APTT、FIB)数据。结果和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PCT、PLT明显增加,PDW、MPV明显减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可以反映出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不正常的情况,为肝硬化患者的出血状况作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期100例健康人为健康组,检测两组的AST、ALT、CHE及TBil等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分析组间的差异。结果病例组的AST、ALT、CHE、TBil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5);急、慢性肝炎的PA,肝癌、急性肝炎的LAP及肝癌、慢性肝炎的ADA明显升高(P<0.05)。结论AST、ALT、CHE、TBil等常规肝功能指标可用于判断有无病毒性肝病,PA、ADA及LAP等特异性指标则有助于区分病毒性肝病的类型,这些指标在诊断病毒性肝病方面均发挥出了重要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学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在HDN预测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确诊为ABO-HDN的264例病人的溶血三项试验,不规则抗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4例Rh-HDN病人的孕婴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264例ABO-HDN患儿中,溶血三项试验结果以放散实验和游离抗体实验两者均阳性占67.2%,放散试验阳性占18.6%,三项试验均阳性占11.2%,三项试验均阳性的组HDN患儿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下降明显,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前血型检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应作为预测HDN常规产检项目,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作为预测HDN的有效依据,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是诊断HDN最有力的证据,新生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可作为HDN诊断的实验室辅助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提升危重症患者护理水平,并对解决危急重症患者护理中护理质量指标的对策进行总结评价。方法通过结合在笔者所在医院在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接受危急重症护理的77例患者的资料,分析研究危重症患者护理的各项指标,对不同的危急重症患者护理中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危急重症患者护理措施的针对性。结果经过对现有的危急重症患者护理中质量评价指标的查询研究,最终发现,通过对血液感染率、压疮发生率等指标的调研,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结论针对研究结果得到的情况,可以看出,进行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危急重症患者护理水平,有着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冠心病炎症与血管内皮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贵宾诊疗科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参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其焦虑抑郁程度,分成焦虑抑郁组(n=41)和非焦虑抑郁组(n=41),对比2组患者炎症与血管内皮指标。结果①焦虑抑郁组患者的CGRP、NO明显低于非焦虑抑郁组(均P<0.05),ET-1则高于非焦虑抑郁组(P<0.05);②焦虑抑郁组患者的IL-6、IL-18、IL-6R均高于非焦虑抑郁组(均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可影响冠心病炎症与血管内皮指标,且炎症反应激活、内皮功能损伤可能是焦虑抑郁情绪导致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的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血液透析患者前后电解质指标及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第三季度收治的387名透析患者,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前后电解质指标血清钾(K+)、钙(Ca2+)、磷(P2+)及肾功能指标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与透析前相比,透析患者透析后K+、P2+、ALB、BUN、Scr水平均明显下降,而Ca2+水平较透析前略升高。但无论是透前还是透后,透析患者BUN和Sc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而AL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大多为慢性肾功能患者,其经过透析后能改善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从而避免了高钾血症带来的心脏损害,同时缓解肾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B超影像指标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临床有效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其B超影像诊断,将手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同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①通过B超诊断,80例患者中总计诊断出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比术后病理结果,B超诊断准确率在95%;②B超显示患者的声像图为实质型、囊性型与囊实型三种,后两种类型为主要类型;③月经前后通过B超诊断得出,内部回声和包块的形状等变化显著。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经B超进行诊断,观察患者的各项影像指标,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病史可对其病情进行准确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发性创伤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与20例正常人群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80例多发性患者分为研究组,20例正常人分为对照组,将所有患者与正常人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以及血细胞参数进行测量,将所有的测量数据做出相关的分析与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D-二聚体测量值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成负相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数(PLT)成正相关。结论对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以及血细胞参数的变化进行检测,可以有效的评估患者的伤情状况,对患者的预后能够做出相对较为准确的判断,在患者的病发早期能够做出相应的治疗指导,从而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人员血小板参数PLT以及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和D-D水平。结果研究组PLT、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T、aP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凝血指标的异常提示其机体存在一定的凝血功能紊乱,这种凝血功能的异常对于乳腺癌的发展和转移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对于乳腺癌患者病情的监测和治疗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诊断中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的临床处理结果,并总结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9月167例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孕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处理及预后状况。结果本组167例孕妇中,141例为单个软指标阳性,26例孕妇合并多个软指标阳性;167例孕妇中,继续妊娠至分娩者144例,引产18例,失访5例。其中,继续妊娠至分娩者中,新生儿异常22例,18例引产病例中,5例具有明显引产指征。结论产前诊断过程中,可及时发现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情况,继续妊娠可出现一定比例新生儿异常情况,对具有引产指征及自行要求引产者,可行引产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胆汁酸及肝功指标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肝病患者100例以及在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正常人100例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血清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病组患者的血清TBA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其中以急性肝炎组增高幅度最显著,而肝病组患者的CHE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其中以肝硬化组降低幅度最显著。结论血清TBA、CHE可较好地反映出肝细胞的受损情况,联合肝功常规指标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乳腺癌疗效及对患者癌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42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1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B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癌症指标水平。结果在经过持续治疗后,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明显低于B组治疗总有效率的95.34%;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癌症指标水平发现,P>0.05,两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癌症指标水平发现,A组与B组的癌症指标水平均呈现下降状态,但相较于A组,B组癌症指标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辩证治疗乳腺癌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癌症指标水平,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神经内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成立科室敏感指标研究小组,建立科室敏感指标,形成吞咽障碍专科护理指标及评价标准,持续进行质量改进。结果吞咽障碍专科护理指标及评价标准使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是27.5%、67.5%,吞咽障碍结局改善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运用Pearson卡方进行分析,χ2=38.496P=0.000,有统计学意义,在有无并发症方面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earsonχ2=48.139P=0.000,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中误吸、肺部感染、营养不良例数均有明显下降,统计分析分别为Pearsonχ2=28.380,P=0.000、Pearsonχ2=5.760,P=0.016、Fishers’s精确检验(无卡方值)P=0.036,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明显下降。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满意一般不满意Pearsonχ2=32.837P=0.000,满意一般Pearsonχ2=28.017P=0.000,满意不满意Pearsonχ2=8.624P=0.003,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一般不满意Fishers’s精确检验(无卡方值)P=1.000,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能够提高神经内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神经内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癌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3~2016.3收治的胃癌患者62例,均行手术治疗,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1)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1)采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结果两组护理前各项营养评估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MI、AC、ALB及TL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TSF、AMC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评估指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满意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2月与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医护人员以及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医患纠纷发生人次、母乳喂养率、门诊人次数、住院病人总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以来,医院各项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门诊人次数、住院病人总数明显上升,医疗纠纷发生人次明显下降。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医护质量,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安全、满意的就医环境,从而达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医疗卫生改革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