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距下关节制动器在儿童平足畸形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国内尚缺少相关的中长期随访研究。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结果评价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柔韧性平足患者31例(56足),男17例(31足),女14例(25足),年龄8~14岁,平均(12.6±1.2)岁。所有患足均行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VAS评分、Maryland评分、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满意度调查及影像学正位X线片的距骨第1跖骨角(T1MT)、距骨第2跖骨角(T2MT)、距舟覆盖角(TCA),侧位X线片的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跟骨距骨角(Kite角)。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55~63个月,平均(60.5±3.2)个月。2例(2足)因负重出现跗骨窦区疼痛,更换较小型号的稳定器后疼痛消失。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Maryland评分和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末次随访时患者满意度:很满意22例(70.97%),满意6例(19.35%),一般3例(9.68%)。末次随访时T1MT角、T2MT角、TCA角、Meary角、Pitch角、Kite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良好,平足畸形改善效果满意,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距下关节制动 儿童:柔韧性平足 中期疗效
  • 简介:背景:目前针对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持续存在的儿童柔韧性平足症,跟骨截骨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是广泛使用的手术方式,但并没有很多文献报道这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性。目的:研究跟骨截骨术结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跟骨截骨术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手术治疗的16例(22足)儿童柔韧性平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15足),女6例(7足),年龄10~14岁,平均(12.8±1.2)岁。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足正位X线片距骨第1跖骨角(talo-1stmetatarsalangle,T1MT)、距舟覆盖角(talo-navicularcoverageangle,TNCA)、距骨跟骨角(talo-calcanealangle,TC),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跟骨距骨角(Kite角)的变化,采用美国足踝医师协会踝-后足评分(AmericanOrthop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比较术前及术后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6±6.6)个月(10~32个月)。2例患者跟骨外侧切口浅表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及换药处理后二期愈合。其余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没有感染和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截骨面愈合。除1例患者术后3个月负重时,遗留轻度足部内侧疼痛不适,佩戴矫形鞋垫3个月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后足外翻畸形均获得纠正,内侧纵弓重建,术后4个月疼痛明显消失,患足功能恢复满意。较之术前,末次随访X线片各种测量参数除Kite角外,其余均得到明显改善。AOFAS评分从术前(46.3±4.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91.8±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跟骨截骨结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可以恢复足的正常力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取得短期的满意疗效,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平足症 儿童 截骨术 软组织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距下关节制动术在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中的矫形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采用距下关节制动术进行治疗,为患儿进行随访,分析患儿并发症发病率、手术前后位片距跟角、距-第一跖骨角、侧位片距骨倾斜角、距骨-第一跖骨角变化等。结果:患儿手术治疗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有2例患儿手术出现疼痛,几日后小时,患儿的扁平足足弓塌陷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足部的疼痛感消失。手术后,患儿的后位片距跟角、距-第一跖骨角、侧位片距骨倾斜角、距骨-第一跖骨角变化均低于手术前,Maryland评分则相比手术前有明显提高,手术前后上述指标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患儿实施距下关节制动术进行治疗,手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因此术后并发症较低,矫形效果良好,有效帮助患儿恢复了足部功能,因此距下关节制动术对改善柔韧性扁平足有极好的效果。

  • 标签: 距下关节制动术 儿童患者 柔韧性扁平足 矫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