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在临床上不多见,常被误诊为室性心律失常,应当对这种心电图异常有足够的认识。本文就两份心电图进行分析。
简介:目的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对皮质脊髓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立体定向下钻孔引流术,分别于入院时、治疗3个月后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计算患侧/对侧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两组皮质脊髓束4级患者治疗3个月后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P〉0.05),但观察组皮质脊髓束1~3级患者治疗3个月后FA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5)。两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4,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较保守治疗更有优势,尤其是皮质脊髓束1~3级患者早期采取微创手术治疗的预后较好。
简介:目的:提高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心电图诊断准确性。方法:将单纯性CLBBB患者的心电图与CLBBB合并A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对比,分析CLBBB合并AMI的ECG特征性改变。结果:CLBBB合并AMI的ECG改变表现为QRS波群及ST-T改变:Ⅰ、avL、V5、V6导联的QRS波群出现异常Q波时,则常常是合并广泛的间壁梗塞所致;当心前导联的R波高度明显降低而V5、V6有明显的S波时,则常合并前壁或侧壁梗塞所致;Ⅱ、Ⅲ、avF有异常Q波时,则考虑合并下壁心肌梗塞。左侧心前导联ST段抬高,右侧心前导联ST段抬高0.80mV以上,或超过同导联T波高度的一半,且J点不易识别,尤其是有动态变化的规律时,即可诊断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结论:CLBBB心电图中异常Q波及ST-T的特征性改变对诊断CLBBB合并AMI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室肥厚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左心室肥厚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2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左心室肥厚 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通过 X射线、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诊断,根据其诊断结果确认单纯性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肥厚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各项指标:其中以左室电压最高值为计算标准,测量并计较其 QRS时间、 Rx+Sz、空间 QRS向量以及 RV5(V6)+SV1(V2)。结果:两组患者的 Rx+Sz、空间 QRS向量以及 RV5(V6)+SV1(V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 QRS 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 P<0.05)。结论: QRS时间延长可以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厚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重要诊断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期]研究出口腔颌面锥形束CT,并将其在作为新型影像学设备应用于牙科当中,该检查方式主要应用面积探测器和锥形X线束对受检患者进行360°旋转,旋转一周后就能够有效获得受检患者的容积重建数据,建立出各种痛性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断层影像。口腔颌面锥形束CT对根尖片和全景片低分辨率、容易受到牙槽骨和牙根影响出现重叠影像等缺点进行了弥补,空间分辨率高与传统CT,而却具备检查费用低、放射剂量小、扫描时间短等优点。当前,临床牙体牙髓病学领域主要应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进行检查,其中包括定量分析根尖周病变、定性根尖周病变、判断根管治疗及临床效果、诊断跟折、压根内外吸收情况、龋病、根管穿孔和髓底等疾病。口腔颌面锥形束CT的应用推动了临床诊疗牙髓病的方式,将其从2D推动到3D。应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对解刨牙齿进行研究能够对根管和牙齿的长度进行精准测量,有效判断根管和牙根的形态、数目,还能够判断罕见的根管病例和牙内陷。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在牙体解剖学中应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的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运动医学领域中常见的损伤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ACL重建手术已成为治疗此类损伤的标准方法。近年来,单束重建技术因其较少的手术创伤和较短的恢复时间而受到广泛关注。手术技术的改进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至关重要。基于此,以下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与术后康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运动医学领域中常见的损伤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ACL重建手术已成为治疗此类损伤的标准方法。近年来,单束重建技术因其较少的手术创伤和较短的恢复时间而受到广泛关注。手术技术的改进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至关重要。基于此,以下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与术后康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