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不稳定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患者血脂水平的控制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就诊的86例不稳定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血脂水平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脏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两组患者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脏发生不良事件,且患者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老年患者 瑞舒伐他汀 依折麦布 不稳定型心绞痛 2 型糖尿病 血脂水平 心脏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在不稳定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所起作用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15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稳定心绞痛组、不稳定心绞痛组、不稳定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组,三组均检测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结果不稳定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超过其他两组患者(P<0.01)。稳定心绞痛组患者的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不稳定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单纯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及稳定心绞痛患者。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2型糖尿病 炎性标志物 纤溶因子水平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ABO血型系统在临床应用中至关重要,如何准确的发出血型结果考验着每一个输血人,方法利用血型正反定型(微柱法、试管法)、ABO亚型鉴别试验、吸收放散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等试验,现就我院2014-2017年52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抗体减弱患者25例占59%,人为因素4例占8%,试剂因素3例占6%,血浆蛋白凝集干扰3例占6%,不规则抗体干扰4例占8%,冷自身抗体干扰6例占11%,亚型1例占2%,结论利用纠正试验来鉴别、推理,得出正确的血型结果。

  • 标签: ABO血型 不规则抗体 冷自身抗体 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9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且术前术后均给药阿托伐他汀治疗。按照就诊顺序将2016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口服常规剂量阿托化他汀治疗;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口服强化剂量安托伐他汀治疗。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两组术前术后白介素4、白介素10、γ干扰素水平。结果两组术前术后白介素4、白介素10、γ干扰素等各炎性因子水平相对表达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观察组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常规剂量,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有效调节各炎症因子水平,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张力定型补片疝成形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于我院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120例,把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0例,对他们实施无张力定型补片疝成形术;对照组患者60例,对他们实施Bassini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状况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在30min~65min左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复发率方面,采用无张力定型补片疝成形术的观察组患者均优于采用Bassini修补术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张力定型补片疝成形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具有见效快、痛苦小、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定型补片疝成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我国现有的无偿献血团队是临床用血的主要渠道,它在为需要的患者提供无偿献血的同时,也为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起到了有效的宣传作用,扩大现有的无偿献血团队,对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所以,我国的采供血机构越来越重视稳定和发展无偿献血队伍的建设。本文就我国无偿献血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详细的分析,并基于此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

  • 标签: 稳定 发展,无偿献血
  • 简介:为生产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药药品等色素新产品提供重要原料,研究鸡血藤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以水作提取剂,在室温下浸提24h,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色素在440m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好,pH值对此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热稳定性良好。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葡葡糖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无明显影响,淀粉对其影响较大,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它均无影响明显。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

  • 标签: 鸡血藤 红色素 提取 稳定
  • 简介:目的:生产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药药品等色素新产品提供重要原料,研究香菇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方法:以水作提取剂,在室温下浸提24小时,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色素在330n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好,pH值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热稳定性良好。结论: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及葡萄糖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无明显影响,淀粉对其影响较大,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他均无明显影响,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

  • 标签: 香菇 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 简介:通过试验,确定了溶剂提取红薯藤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分析了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以水为提取剂,室温下浸提24小时。红薯藤红色素在330nm有最大吸收峰。水溶性良好,在25C~60C热稳定性良好,pH值对此色素几乎无影响。淀粉对红薯藤红色素有增色作用,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葡萄糖对红薯藤红色素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它均无影响明显,金属离子除了Fe^3+能加深色素的颜色,对色素的影响最大外,其他金属离子对其均无影响。

  • 标签: 红薯藤 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应用于不稳定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不稳定踝关节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两组各有5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0天后骨痂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且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能够明显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并且有效促进损伤部位的功能性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不稳定性踝部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稳定性在偏瘫患者步态训练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并符合条件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患肢膝关节稳定性训练,采用CYBEX下肢伸膝运动控制系统、俯卧位屈膝以及反复训练患腿屈膝15°支撑、健腿迈步这一动作,使患者理解并掌握动作要领,使患腿具备单独负重并保持平衡的能力。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对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训练,患者偏瘫步态得以明显改善,1min内最大步行距离较前明显变远,步态较前明显好转。结论膝关节稳定性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膝关节稳定性 偏瘫患者 步态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不同批次XX茶剂中槲皮素的含量,并考察槲皮素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批次XX茶剂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槲皮素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不同批次的XX茶剂的含量测定结果有差异,槲皮素对照品溶液的效期为30天(2~10℃)。结论不同批次的XX茶剂质量有差异;根据稳定性考察结果,确定槲皮素对照品溶液的有效期,为实验室对照品溶液管理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槲皮素 含量测定 稳定性
  • 简介:寰枢椎在整个脊柱结构中最为复杂,为头颅与脊柱的移行部位,是完成头颅旋转及部分屈伸运动的重要结构.寰枢椎的畸形、损伤、炎症和肿瘤等可造成其正常解剖结构的异常,并因此而导致寰枢椎不稳,若处理不及时,随时可发生压迫脊髓的危险,甚至危及生命.故有作者把上颈椎不稳对脊髓存在的潜在危险,称之为"上颈椎危象".影像学检查能真实直观反映寰枢区正常解剖结构及病变所导致的结构关系改变,是临床上诊断寰枢区病变的主要依据之一.颈椎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在文献上有不同的名称,如旋转性脱位(半脱位),旋转性畸形,单侧性寰枢关节半脱位等.1968年Wortzman等[1]定名为"寰枢关节旋转固定"(rotaryfixationoftheatlantoaxialjoint),并指出本病显著特点是寰枢关节固定于正常旋转运动时可到达的位置,故此名称较为合适.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起初以平片研究为主,研究方法各异,意见尚有分歧,随着CT和MRI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寰枢区影像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标签: 寰枢关节 影像学研究 寰枢椎 脊髓 诊断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6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案。结果研究组有效31例,有效率96.8%,对照组有效27例,有效率85%,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32例,满意率100%,对照组满意26例,满意率81%,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增强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实现医院与患者的双赢效益。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临床疗效 不稳定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所收治的78例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分析,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39例延续性组和39例对照组。延续性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对照组和延续性组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延续性组的依从性36例(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28例(71.79%),延续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65.56±14.5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9.74±11.27)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极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未来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慢阻肺稳定期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45例作为试验组,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为研究时段,均采纳布地奈德福英特罗治疗。对比两组肺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的FVC、FEV1.0、MVV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显著较对照组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在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方面的效果更为突出,但在治疗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方面效果欠佳,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阻肺稳定期 肺癌稳定期 布地奈德福英特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利迭联合沐舒坦在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所有的慢阻肺患者接收入院的时间范围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一共选择68例进行研究,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皆给予平喘与解痉等处理,研究组则加用舒利迭和沐舒坦治疗,治疗时间为10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情况对比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肺功能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舒利迭和沐舒坦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

  • 标签: 舒利迭 沐舒坦 稳定期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利迭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从2014年3月~10月在我院治疗的146例患有慢阻肺且处于稳定期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73例,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两组均给予解痉、平喘等对症的常规治疗,给治疗组除了给予常规治疗外,还给予舒利迭吸入粉剂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w,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以及肺功能的改变情况,并记录两组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有效率为76.7%,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身前后对比,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肺功能好转,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比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舒利迭 慢阻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甲状腺功能衰退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房颤的具体影响,本文抽取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浆中的THS水平将其分别分为A(TSH<0.55mIU/L)、B(0.55mIU/L<TSH<4.78mIU/L)和(TSH>4.78mIU/L)三组,其中A组患者24例,B组患者402例,C组患者42例。观察三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试验组检查结果以及房颤发生概率。结果显示46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共有37例患者发生房颤现象,占比为7.9%,其中A组患者发生房颤的概率为16.7%,B组患者发生房颤的概率为6.2%,在三组患者中发生房颤的概率最低(P<0.05),C组患者发生房颤的概率为19.0%,在三组患者中发生房颤的概率最高(P<0.05)。这说明甲状腺功能衰退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房颤的概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房颤发生概率进行评估。

  • 标签: 甲状腺功能 稳定性心绞痛 房颤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