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喉咽癌发生位置隐蔽,生物学特性较恶劣,肿瘤生长迅速,较早出现转移,患者就诊、确诊时大多数已进入中、晚期,预后差。而且随着病程的进展,5年生存率由I、II期的70%~80%降至III、IV期的20%左右。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此病治愈率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微创技术在牙槽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要拔除的下颌阻生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无痛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拔牙器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畏惧、断根率、拔牙窝不完整以及敲击增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张口受限、下唇麻木、干槽症、颞下关节疼痛以及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创面暴露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以有效地避免术前、术后患者使用抗生素,为患者带来安全、舒适的效果。值得大量地临床推广。
简介:人工耳蜗是目前应用最成功的神经植入假体技术,世界范围内已有30余万重度以上听障患者通过人工耳蜗植入重获听觉功能。但是相对于庞大的耳聋人口基数,仅有少部分候选人群获得了人工耳蜗植入的机会,人工耳蜗价格昂贵是原因之一。30年来中国也一直在研发人工耳蜗产品,但一直未广泛用于临床。直到近年一种新型的26电极诺尔康人工耳蜗研发成功,在全国5家医院完成了临床验证并取得较满意效果,2011年通过了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审批,2012年获得了欧盟CE认证。诺尔康人工耳蜗的成功研发和应用,降低了人工耳蜗植入的费用,并有望推动人工耳蜗在世界其它国家的广泛应用。本文将介绍诺尔康人工耳蜗装置的研发背景、产品特点、临床验证及应用前景等,从侧面展现中国人工耳蜗发展的脉络与历程。未来人工耳蜗产品的发展方向是更加小巧、人性化,进一步融合相关领域的新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生物治疗技术的新发现,最终可能实现植入体全植入和听觉通路全覆盖。
简介:耳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也是导致言语交流障碍最常见的疾病。据各国统计,有0.05%~0.1%的儿童出生时为极重度耳聋,同时50%以上的儿童期耳聋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由于导致语前聋的环境因素的存在,有时无法判断患者是否为遗传性聋。对常见基因突变的常规筛查与鉴定,给遗传咨询带来很大帮助。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耳聋的基因诊断方法已逐步规范化,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也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在美国和欧洲的遗传性聋人群中,已发现数个耳聋重点基因,其中GJB2基因及PDS基因检测被美国哈佛大学儿童医院以及爱荷华大学医学中心列为常规临床检测项目。本文将着重介绍遗传性耳聋及其基因诊断的临床意义。
简介:鼻部疾病的手术治疗历史已有数千年。早期手术主要以修复鼻的缺损和整复鼻的畸形为目的。现代医学对鼻腔和鼻窦结构和功能的认识逐步加深,针对鼻腔和鼻窦疾病的手术治疗技术愈发精细。先进的鼻内镜的普及应用直接带来微创手术技术跨越式进步,传统的鼻手术重切除轻重建、
简介:1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imaging,NBI)NBI是生物内镜中最新的一项技术。传统白光内镜是单纯观察病变黏膜的特点,而窄带光内镜不同,它可观察到病变深处。虽然目前对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仍是组织病理学,但生物内镜技术正尝试减少不必要的活检,而且可加强对上呼吸消化道黏膜发生病变的监测及白光内镜观察不到的早期病变的探查。
简介:1喉咽反流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upperesophagealsphincter,UES)以上的咽喉部,与上呼吸道的黏膜组织相接触,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咽喉部的症状,包括经常清嗓、慢性咳嗽、咽喉异物感、咽痛、声音嘶哑及发音疲劳等。
简介:目的探讨再造鼓膜-耳道角度及锥度重塑的外科技术,以利听力重建。方法应用内-外植术式(underlay-overlaygrafting)及颞筋膜-锤骨柄相嵌固定方法修复鼓膜大穿孔64例(耳),男性35例,女性29例,鼓膜穿孔病程≥3年。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3年,其中2年以上者45例。鼓膜一期愈合率95.3%(61例),内窥镜观察鼓膜形态及耳道角度满意者51例(79.7%),声阻抗测试结果示鼓膜声顺值〉1.0ml25例,≤1.0ml20例。鼓室压曲线A型36例,B型3例,C型6例。纯音测听(PTA)较术前平均提高15dBHL。结论应用内-外植法方法,结合筋膜剪口与锤骨柄相嵌处理,有助于恢复再造鼓膜-耳道角度与锥度,是修复鼓膜大穿孔并重塑其形态的重要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微瓣技术结合NBI在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28例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患者术前进行NBI内镜检查,并采用显微镜下内侧微瓣技术手术切除病变,于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并进行研究比较。结果术后1周,病例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谐噪比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病例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谐噪比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内侧微瓣技术结合NBI可以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尽可能不损伤或少损伤正常组织,保持了声带的正常组织结构,是患者术后发音功能恢复正常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