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特高压输电工程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需要紧急的停运或者是闭锁,而在这一过程中换流站就需要按照不同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例如投旁通对或者是闭合旁路开关,借此减少故障对于其他正常部分所造成的影响。而如果在实际投入旁通对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错误就会造成紧急停运或者是闭锁等不良情况。本文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与介绍,希望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实际效果,为特高压换流站投旁通的实际效果提供更大的帮助,使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稳定运行。本文首先介绍了特高压紧急停运与闭锁过程,然后介绍了误投旁通的影响,最后介绍了特高压换流站投旁通对的策略,为其实际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使用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以下简称SCR)的燃煤电厂在低负荷下因温度过低无法投运,导致氮氧化物(NOX)排放值超标的问题,提出了几个方案,并以珠海发电厂一号机组的锅炉省煤器分级改造方案为例,对其改造方法及实际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以期具有类似问题的机组在改造时得以借鉴有所助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改良投照体位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摄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使用飞利浦多功能DR摄影系统,对参与研究的32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的三种肱骨侧位投照方法。传统DR投照体位图像与改良DR投照体位图像进行分析,对比受检者摆位完成时间,受检者独立完成容易度、舒适度,图像符合临床诊断率。结果改良投照体位容易度与舒适度均优于三种传统投照体位,P<0.05。改良投照体图像符合临床诊断率和1h可拍摄受检者数量均优于三种传统投照体位,P<0.05。结论肱骨外科胫骨使用DR改良投照体位能获得较好的图像效果,其图像符合临床诊断率较高,1h可拍摄受检者数量较多,患者使用该投照体位的容易度和舒适度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载距突轴向X线投照技术,为判断跟骨骨折内固定置钉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5侧成人足踝标本(标本组)行足踝X线摄片、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3D重建,然后行解剖观测;收集2014年7月—2017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成人足踝侧位X线影像资料225例(X线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2例、女93例,年龄18~72(42.6±11.7)岁.借助形态解剖和MSCT3D图像观察标本载距突形态,分析载距突与内踝、距骨、舟骨解剖关系,研究内踝、距骨、舟骨对载距突轴向X线投照影响.以足底平面为参照面,测量标本的载距突长、宽、高和前倾角;在临床X线图像上测量载距突前倾角,比较各组前倾角差异,分析载距突与轴向投照角之间关系,确定载距突轴向投照角.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标本组5例标本行实验置钉,2017年1—6月对我院10例跟骨骨折患者手术置钉,用载距突轴向X线投照法分析置钉效果.结果标本解剖和MSCT图像观察表明,载距突位于跟骨内侧,高出跟骨前部的上面并向内侧延展,呈后上-前下倾斜,与内踝、距骨、舟骨之间具有密切的解剖关系.但在轴线方向,仅有距骨后突与载距突重叠,影响载距突轴向X线投照效果.标本组载距突平均长(24.36±2.25)mm、宽(14.91±1.58)mm和高(11.03±1.24)mm.标本组载距突前倾角分别为解剖测量30.38°±1.21°、MSCT测量30.47°±1.54°和X线测量30.17°±1.44°,X线组男性与女性载距突前倾角分别为30.09°±1.82°和30.52°±1.6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768,P〉0.05),表明不同研究方法获得结果一致,确定载距突前倾角约为30°,此角度即为载距突轴向X线投照角.应用轴向X线投照法判断实验和临床载距突置钉情况,成像效果较为满意.结论载距突轴位X线成像能显示载距突长轴方向的前后位影像,及中距关节面,可用于跟骨骨折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