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癫痫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可通过分析由脑神经元产生的脑电信号对其进行检测,因此脑电图成为诊断癫痫的关键工具。应用特异性方法对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在探索大脑工作机制和脑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脑电图信号的特征提取、特征分类等相关分析方法(如主成分分析、独立成分分析、小波变换、线性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进行总结,阐述了其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概括展示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癫痫发作的检测和分类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简介:当前癫痫自动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结合脑电信号变换规律进行检测,易受到噪声的干扰,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据此,深入研究基于子波变换的癫痫脑电信号检测方法,依据子波变换检测癫痫脑电信号的原理,采用子波变换对含噪的脑电信号进行去噪后,考虑到癫痫患者发病时,脑电信号里异常特征波导致信号波动幅度较大,采用TQWT小波分解并重构脑电信号,提取重构后的脑电信号里有效值与峰峰值指标构成特征分量,根据特征分量设定正常与发病两种样本,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分类器对脑电波信号样本分类,实现患者癫痫脑电信号的准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检测癫痫脑电信号,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均值分别是98.73%、18.84%、98.87%,适用于癫痫脑电信号检测。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和广播信号所要求的质量越来越高,开发了较为先进的电视传输系统。广播电视信号连接无线电和电视节目中信号的传输,广播电视台对信号传输系统的维护和控制,有助于避免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并确保操作系统高而稳定。并在日常工作中,努力为广大受众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服务。本文分析了电视广播传输的维护管理系统,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简介:摘要:在当前科研和军事等行业中薄弱光信号检验拥有比较广泛应用,其检测重点内容难题是光学探测其接纳过的光信号及其变换的电信号比较薄弱,为了确保其质量,文中阐述了薄弱光学信号检验电源电路怎样进行可靠性设计。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开发并实证基于脑电信号(EEG)的智能教育平台。首先,平台利用先进的EEG技术,实时监测和解析学习者的脑电活动,以此评估学习者的认知状态和注意力水平。随后,根据这些实时数据,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反馈,优化学习路径。实证研究方面,本研究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对比使用智能教育平台前后的学习效果,验证了平台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动力以及促进深度学习方面的有效性。本研究不仅为智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也为未来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环境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开发并实证基于脑电信号(EEG)的智能教育平台。首先,平台利用先进的EEG技术,实时监测和解析学习者的脑电活动,以此评估学习者的认知状态和注意力水平。随后,根据这些实时数据,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反馈,优化学习路径。实证研究方面,本研究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对比使用智能教育平台前后的学习效果,验证了平台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动力以及促进深度学习方面的有效性。本研究不仅为智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也为未来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环境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简介:目的通过表面肌电信号相关特征值的提取和分析,建立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运动功能评定的新方法,客观评价分析中枢神经损伤后躯干肌的运动功能以及针灸电刺激对其运动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选取坐位平衡在Ⅱ级以上(无支持能坐,体质量能很好地前移且分配均匀)的脑卒中患者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常规康复组),治疗组B(常规康复加针灸治疗组)。从患者家属中选取11例正常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躯干前倾时主动肌(骶棘肌)肌电信号的最大值(MAX)、均方根值(RMS)。结果治疗前骶棘肌在偏瘫侧与非偏瘫侧的MAX、RMS比较,均P〈0.05,治疗组A、B治疗后均有疗效,且治疗组A、B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脑卒中患者一侧偏瘫,躯干肌双侧力量均下降。常规训练加上针灸电刺激腰部夹脊穴法,可提高偏瘫患者康复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中孕期孕妇碘营养状态对其心脏电信号的影响。方法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采取方便抽样法,于山东省海阳市某2家二级医院,选取1600例中孕期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按照年龄匹配原则,采取同样的方法,选择同期在这2家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碘含量检测结果正常的非妊娠女性800例,纳入对照组(C组)。对观察组受试者进行尿碘含量检测,同时对观察组及C组受试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观察组中孕期孕妇碘含量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碘营养缺乏亚组(G1亚组),碘营养过量亚组(G2亚组)和碘营养正常亚组(G3亚组)。对于观察组3个亚组与C组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和大致正常率、窦性心律不齐等异常结果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调整检验水准后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本研究分组,均征得受试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观察组进一步分组及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结果:观察组中,G1、G2及G3亚组孕妇分别为502、179及919例。观察组3个亚组孕妇的年龄、孕龄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3个亚组孕妇与C组受试者年龄总体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和大致正常率比较:观察组3个亚组与C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89,P<0.001);G1与G2亚组孕妇心电图正常和大致正常率分别为72.71%(365/502)与70.95%(127/179),均显著低于G3亚组(86.51%,795/919)与C组(88.25%,706/80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③G1、G2及G3亚组孕妇心电图检查异常结果中,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最高。G1、G2及G3亚组与C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短P-R间期、ST-T改变发生率分别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