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能够达到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社区中开展的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教育、用药护理、血压监测以及情感支持等高血压护理模式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一系列的社区护理措施干预后,其血压水平有了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进行健康教育后,大部分老年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其用药依从性也普遍有了提高,与干预前相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一系列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情况,同时还能让老年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提高其用药的依从性等。
简介:摘要目的以高血压的管理为例,通过三级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发展同伴教育员做为辅助,分级分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和全方位的管理,来探索慢病管理的新方法。方法根据项目开展辖区的大小,综合病例的分布密度,在地理位置上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小网格,在每一个小网格的现有高血压患者中发展一个同伴教育员对该网格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6至9个小网格组成一个中网格,每个中网格由一位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负责管理和指导,6至9个中网格组成一个大网格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医生进行管理的指导,形成三级网格化慢病管理模式,再将该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在增加知晓率,提高血压的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等多项相关指标方面均有着显著的提高。结论本研究通过一种结合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开辟了慢病管理的新途径,同时,此方法可推广至结核病管理、艾滋病随访、产后访视、肿瘤、精防、卫生监督协管等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临床研究。方法对116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发病次数以及用药情况等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发病后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的脑血管病患者主要在2~7d(49.6%)。80例患者患有高血压,且24例患者为住院后发现伴有高血压症状,余下56例患者均有长达10年以上的高血压病史,并都未能及时服用降压药,也没有具体的血压监测记录;54例患者患有冠心病,且都伴有心律失常等症状;28例患者患有糖尿病,且16例为住院后才发现,余下12例患者均有长达10年以上的糖尿病病史,并都未能及时服药和完整的血糖监测记录。结论中老年人中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多,应针对60至80岁之间老年人加强关于脑血管病知识的健康教育,预防高血压、高血糖等突发症状,降低中老年脑血管病发病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患者中随机抽出60名患者,分为自我管理小组成员30名和常规管理的30名,进行干预一年以后,比较两组在有效管理率、血糖控制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的情况。结果在糖尿病患者有效管理率、血糖控制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自我管理小组患者比常规管理组取得更好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应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是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的预防作用,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114例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7例,研究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1年,对照组不予处理,比较两组的HbA1c、FPG和2hPG的改变情况,比较两组进展为2型糖尿病率和达标率。结果研究组干预1年后HbA1c、FPG和2hPG都明显下降,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后HbA1c、FPG和2hPG都明显增加,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后HbA1c、FPG和2hPG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2例(3.51%)进展为糖尿病,9例(15.79%)达标,而对照组10例(17.54%)进展为2型糖尿病,1例(1.75%)达标,两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和达标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社区2型糖尿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作用,能明显降低血糖水平,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医疗机构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表,对在社区医疗机构初次办理围产保健卡的431例孕妇发放调查表,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1例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69.80%,对性病/艾滋病各种知识的知晓程度不一。本市户籍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非本市户籍孕妇(礸2=7.02,P<0.01);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礸2=36.71,P<0.01)。结论:通过多渠道加强对孕妇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尤其是流动人口、低学历孕妇应作为宣教重点对象,以进一步提高其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疾病预防意识,降低性病/艾滋病感染的风险。
简介:目的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地区居民艾滋病及梅毒知识知晓情况,干预前后的效果情况等,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对回龙观地区居民开展了艾滋病和梅毒的知识知晓的宣传讲座,并对其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获取艾滋病、梅毒相关知识的途径中前七位分别为电视503人(84.3%),宣传活动482人(80.3%),宣传材料344人(57.6%),报刊221人(37%),网络103人(17.3%),讲座53人(8.9%),医生咨询9人(1.5%)。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对照组艾滋病、梅毒的知晓率89.9%,干预组9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及梅毒作为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性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因此,提高民众预防艾滋病及梅毒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