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在各种有害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膈肌疲劳、衰弱和收缩力下降等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训练能够延缓膈肌萎缩和增强收缩功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和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肉衰减综合征与老年人最大膈肌活动度(Dmax)的相关性。方法从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患者家属中招募老年志愿者(≥60岁),采用超声测量其用力吸气时的Dmax,以四肢肌肉质量指数(ASMI)、上肢握力及日常步行速度作为诊断标准筛选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比较合并与不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者在人体学特征、肺通气功能、运动能力及Dmax的差异,并采用线性回归评价肌肉衰减综合征与老年人Dmax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45例老年志愿者,年龄(69.47±5.15)岁,其中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者28例(19.31%)。肌肉衰减综合征者的体重、ASMI、最大吸气压(Pinmax)、最大运动能力(Wmax)及Dmax均低于非肌肉衰减综合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人Dmax与性别、身高、ASMI、握力、步行速度、Pinmax、Wmax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181、0.130、0.322、0.373、0.401、0.134、0.388,P=0.012、0.037、0.009、0.002、0.022、0.009、0.002)。在校正性别、年龄、身高及用力肺活量(FVC)后,肌肉衰减综合征与老年人的Dmax仍呈负相关(β=-0.310、P=0.021)。结论Dmax与老年人Pinmax、Wmax等指标相关,而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将增加老年人Dmax下降的风险。
简介: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分别在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观察未育女性耻骨直肠肌和盆膈裂孔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以期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观察女性盆底形态学变化的影像学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70例未育女性患者,分别在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并对三维重建声像图进行分析,观察不同状态下盆膈裂孔的形态及内部解剖构成,测量耻骨直肠肌厚度和后角以及盆膈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和面积.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耻骨直肠肌厚度、后角大小、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差异.结果70例未育女性患者在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3种不同状态下,盆膈裂孔的形态以及内部解剖结构无明显变化,而裂孔大小以及耻骨直肠肌厚度和后角大小发生较明显改变: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测得耻骨直肠肌厚度分别为(6.64±0.73)mm、(6.48±0.12)mm和(6.89±0.25)mm,耻骨直肠肌后角分别为(64.81±8.27)°、(71.96±9.36)°和(69.94±7.88)°,盆膈裂孔前后径分别为(4.29±0.67)cm、(4.54±0.79)cm和(4.01±0.85)cm,盆膈裂孔左右径分别为(3.70±0.61)cm、(3.96±0.65)cm和(3.47±0.49)cm,盆膈裂孔面积分别为(11.25±2.56)cm2、(14.48±4.51)cm2和(9.23±2.53)cm2.与静息期相比,张力期耻骨直肠肌变薄,后角变大,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变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6、-3.58、-2.91、-3.12、-5.07,P均<0.001);与静息期相比,缩肛期耻骨直肠肌变厚,后角变大,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1、-2.70、3.88、3.21、4.39,P均<0.001).结论三维超声可动态观察不同状态下盆膈裂孔和耻骨直肠肌的形态学改变,是观察女性盆底形态学改变的最佳影像学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膈肌增厚分数与最大吸气压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入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24 h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符合临床撤机筛查条件后应用低水平PSV法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30 min,对符合临床撤机标准者进行撤机。撤机前测量患者最大吸气压(MIP),使用超声测量右侧膈肌位移(DE)、吸气末和呼气末膈肌厚度,计算膈肌增厚分数(DTF)。统计分析DTF、膈肌位移和MIP与撤机结果之间的关系,采用AUCROC分别评价DTF、膈肌位移和MIP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共7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撤机成功57例,撤机失败16例。撤机成功组的DTF(35%±8%)明显高于撤机失败组的DTF(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1,P<0.01)。撤机成功组的MIP[(34±9)cmH2O,1 cmH2O=0.098 kPa]明显高于撤机失败组的MIP[(23±3)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6,P<0.01)。DTF、MIP和膈肌位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是0.907、0.896和0.749。以DTF≥27.78%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敏感度92.98%,特异度81.25%,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95% CI:0.816~0.963)。以MIP>26.5 cmH2O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敏感度80.7%,特异度93.75%,ROC曲线下面积为0.896(95% CI:0.803~0.955)。以DTF≥27.78%且MIP≥26.5 cmH2O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95% CI: 0.832~0.971),特异度提高到87.7%,但敏感度略降低到87.5%。结论DTF及MIP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选择和撤机结果预测具有指导作用,与DTF及MIP相比,DTF结合MIP提高了对成功撤机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膈肌功能监测联合肺部超声在ICU-AW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被我院收治的ICU-AW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撤机,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膈肌功能监测联合肺部超声进行撤机,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撤机的成功率、以及撤机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撤机成功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 05);观察组患者撤机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 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内,对ICU-AW机械通气患者综合应用床旁的膈肌功能检查和肺部超声作为撤离呼吸机的参考指标,能显著提高撤机成功率,并有效减少并发症风险以及医疗费用,同时减轻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和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故推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自发呼吸试验(SBT)联合超声评估膈肌功能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24年1月—2024年8月期间ICU收治的88例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进行SBT实验,SBT实施120min同时实施床旁超声膈肌功能检测随访48小时,根据这些患者撤机成功与否进行分组,研究组为成功撤机组,对照组为撤机失败组。对比两组患者之间SBT、超声参数。结果 研究组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低于对照组,右侧膈肌活动度(DE)、膈肌增厚分数(DTF)、膈肌在吸气时的收缩速度(DCV)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SBT联合超声评估膈肌功能参数D-RSBI、DE、DTF、DCV及联合预测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AUC分别为0.862、0.893、0.875、0.891、0.99,均有一定价值。结论 SBT联合超声评估膈肌功能参数(D-RSBI、DE、DTF、DCV)在预测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方面具有高度准确性,可作为有效的临床决策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气肌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膈肌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亚急性脑卒中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由于患者原因,有6例患者退出(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3例),最终有24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每组12例。2组患者根据功能障碍情况均接受相应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吸气肌训练,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5 d,共训练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采用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流量峰值(PEF)占预计值百分比评估肺通气功能,采用最大吸气压(MIP)和吸气峰流速(PIF)评估吸气肌功能,通过超声测量患者膈肌移动度以及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和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并计算膈肌增厚率(DTF),分析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FVC、FEV1、PEF、MIP和PIF以及深呼吸时患侧膈肌移动度和隔肌厚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观测指标[FVC(84.67±15.97)%、FEV1(79.08±11.46)%、MIP(63.77±23.50)cmH2O、PIF(3.55±1.38)L/s、膈肌移动度(4.80±1.42)cm、DTei(0.59±0.15)cm、DTF(97.29±46.11)%]均较组内治疗前[FVC(57.42±17.84)%、FEV1(56.00±19.16)%、MIP(39.33±18.86 cmH2O、PIF(1.87±0.85)L/s及(3.14±1.24)cm、(0.42±0.10)cm、(54.79±31.38)%]和对照组治疗后[FVC(67.75±22.26)%、FEV1(66.08±17.95)%、MIP(41.73±20.67)cmH2O、PIF(2.32±1.27)L/s及(3.29±1.09)cm、(0.47±0.11)cm、(49.97±44.57)%]有显著提高(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的PEF、DTee、肺部感染发生率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气肌训练能有效改善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吸气肌功能、膈肌移动度及收缩时膈肌厚度。
简介:摘要目的重度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出血汹猛,病情危重,应迅速手术治疗出血,挽救生命。方法1临床资料5例年龄20~65岁,平均405岁。受伤原因均为外伤所致,伤后至入院1~7小时。入院时均有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腹腔积血量不等,积血量12~2L。均为肝右叶膈顶部损伤,多发性裂伤及粉碎性损伤各2例,2例伴肝右静脉损伤。2例有合并伤,分别为肋骨骨折、气胸及膈肌破裂。5例均行肝右膈肌包埋法。结果笔者自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用膈肌缝合覆盖闭合肝右上间隙压迫法治疗重度(本组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肝脏损伤分级标准(AAST)分类Ⅲ~Ⅳ级肝破裂患者5例,并进行了近远期观察,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用膈肌缝合覆盖闭合肝右上间隙压迫法救治重度肝破裂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简单有效的处理出血方法,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切口感染和再出血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与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51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肺炎组(n=99)与重症肺炎组(n=52),均给予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膈肌移动度、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模型分析膈肌移动度、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诊断新生儿肺炎和预测新生儿肺炎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膈肌移动度[(0.97±0.21)cm比(0.83±0.11)cm]高(χ2=5.31,P<0.001);肺动脉压力[(38.32±12.82) mmHg比(19.36±4.25) mmHg]高(1 mmHg=0.133 kPa)(χ2=12.46,P<0.001);肺血管阻力[(2.57±0.63) wood比(1.87±0.25) wood]高(χ2=9.26,P<0.001)。与轻症肺炎组比较,重症肺炎组膈肌移动度[(1.16±0.20) cm比(0.87±0.13) cm]高(χ2=11.18,P<0.001);肺动脉压力[(52.41±9.65) mmHg比(30.92±6.52) mmHg]高(χ2=16.22,P<0.001);肺血管阻力[(3.21±0.52) wood比(2.23±0.36) wood]高(χ2=13.5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膈肌移动度、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诊断新生儿肺炎的AUC值分别为0.71、0.96、0.87;敏感度分别为54.30%、94.00%、75.50%;特异度分别为90.70%、93.30%、92.00%;膈肌移动度、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预测新生儿肺炎严重程度的AUC值分别为0.90、0.98、0.95;敏感度分别为82.70%、90.40%、90.40%;特异度分别为93.70%、97.70%、96.00%。结论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阻力在新生儿肺炎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对高于膈肌移动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应用注射器带线简易褥式缝合法治疗无膈肌后缘新生儿膈疝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淮安市妇女儿童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采用胸腔镜下注射器针头带线的简易褥式缝合法治疗无膈肌后缘膈疝患儿1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入院年龄10 min至1 d。足月儿7例,早产儿3例。体质量2.3~3.5 kg(平均2.88 kg),均为左侧膈疝。在裂隙的体表投影处肋间取2~3个预备缝合部位,切开皮肤1 mm,两根2-0不可吸收缝线绕过相应肋骨,通过注射器针头分次插入膈肌缺损的前缘的肌肉之间,第一根线头由第二根线环带出体外进行打结,关闭后外侧裂隙,线结位于肋间皮下。结果在胸腔镜膈疝修补术的实施过程中,10例膈疝患儿均应用该简化技术成功修复无膈肌后缘的新生儿膈疝后外侧裂隙。手术时间为25~60 min(平均37.5 min)。10例患儿随访3~33个月(平均16.5个月),无死亡和复发病例。1例新生儿术后合并皮下气肿术后1周消失。结论胸腔镜下应用注射器带线简易褥式缝合法治疗无膈肌后缘的新生儿膈疝是一个有效而且可靠的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等优点。
简介:摘要患儿 男,20分钟龄,因“胎儿胸腔积液,生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十余分钟”入院。患儿胎儿期即诊断大量胸腔积液,生后出现呼吸困难,予反复胸腔穿刺引流效果欠佳,同时合并心律失常及少量心包积液,胸部CT提示胸腔占位,行胸腔镜下左侧胸腔肿瘤切除术后胸腔积液消失,无心律失常发作。术后病理提示膈肌毛细血管瘤,随访至患儿1岁无肿瘤复发征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兔腹腔高压持续时间不同其腹肌、膈肌的病理改变进程。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兔22只,体质量2.7~3.2 kg。22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4只;模型1组~3组,每组6只。4组实验兔制作腹腔高压动物模型,对照组加压水囊不注液;模型1组~3组加压水囊注入含龙胆紫溶液的生理盐水,每注入50 mL生理盐水测量腹腔内压力1次,最终使腹腔内压力达到20 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完成模型制备后24 h进行标本取材,模型1组~3组分别于完成模型制备后24、48、72 h进行标本取材。按实验规划时间点使用空气推注法常规处死实验动物,完整切取实验兔左侧膈肌和6 cm×4 cm大小前腹壁组织制备病理切片,HE染色,生物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标本的病理学改变。结果22只实验兔均成功完成模型制备,模型1组~3组兔腹腔内压力达到20 mmHg时腹腔加压水囊量为260~380 mL。所有实验动物制备模型后活动明显减少,其中对照组实验兔摄食量轻度下降,模型1组~3组实验兔摄食量明显减少或不进食。实验过程中模型1组、3组各有1只实验兔死亡。(1)腹壁组织病理改变:对照组可见腹壁横纹肌脂肪变性;模型1组腹横纹肌间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模型2组腹横纹肌间可见出血,局部可见炎性坏死;模型3组可见横纹肌断裂,伴脂肪变性及玻璃样变性/坏死。(2)膈肌病理改变:对照组可见膈肌横纹肌肌束部分萎缩;模型1组可见膈肌横纹肌肌束部分萎缩,部分肥大;模型2组可见膈肌横纹肌肌束萎缩,萎缩的细胞核聚集,部分区域可见横纹减少或消失;模型3组可见膈肌横纹肌肌束部分肥大,部分萎缩,肌束间血管扩张充血。结论腹腔高压可引起腹肌和膈肌出现明显的细胞损害,且随着高腹压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