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脊髓空洞症(SM)硬膜下的病变及枕大孔和Magendie孔疏通术(FMMD)治疗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所见硬膜下病变及可能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因素,应用FMMD解除梗阻。观察术后并发症,评估手术安全性。术后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颈椎评分,根据Tator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并复查颅颈交界区MRI评估脊髓空洞。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mJOA颈椎评分。结果术中观察发现,50例患者中,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占据枕大孔及覆盖Magendie孔44例(88%),两侧扁桃体间粘连18例(36%),扁桃体与脑干间粘连9例(18%),扁桃体发育不对称越过中线35例(70%),小脑后下动脉分支走行于Magendie孔11例(22%), Magendie孔表面假膜或瘢痕8例(16%),枕大池囊肿2例(4%),扁桃体与硬膜间粘连4例(8%)。50例患者中,仅1例(2%)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其他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5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3±0.9)个月(12~15个月)。至末次随访,50例患者复查MRI结果显示,脊髓空洞好转44例(88%)、稳定6例(12%);临床疗效好转44例(88%),稳定4例(8%),恶化2例(4%);mJOA颈椎评分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4.7±3.2)分和(12.9±3.1)分,配对t=2.83,P=0.03]。结论SM患者硬膜下存在多种病变,经FMMD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明显改善,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脊髓空洞症(SM)硬膜下的病变及枕大孔和Magendie孔疏通术(FMMD)治疗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所见硬膜下病变及可能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的因素,应用FMMD解除梗阻。观察术后并发症,评估手术安全性。术后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颈椎评分,根据Tator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并复查颅颈交界区MRI评估脊髓空洞。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mJOA颈椎评分。结果术中观察发现,50例患者中,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占据枕大孔及覆盖Magendie孔44例(88%),两侧扁桃体间粘连18例(36%),扁桃体与脑干间粘连9例(18%),扁桃体发育不对称越过中线35例(70%),小脑后下动脉分支走行于Magendie孔11例(22%), Magendie孔表面假膜或瘢痕8例(16%),枕大池囊肿2例(4%),扁桃体与硬膜间粘连4例(8%)。50例患者中,仅1例(2%)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其他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5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3±0.9)个月(12~15个月)。至末次随访,50例患者复查MRI结果显示,脊髓空洞好转44例(88%)、稳定6例(12%);临床疗效好转44例(88%),稳定4例(8%),恶化2例(4%);mJOA颈椎评分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4.7±3.2)分和(12.9±3.1)分,配对t=2.83,P=0.03]。结论SM患者硬膜下存在多种病变,经FMMD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明显改善,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孔法与五孔法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三孔组(给予三孔法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38例)和五孔组(给予五孔法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42例)。三孔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65.9±9.6)岁;五孔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65.5±12.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特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并发症(髂血管损伤、直肠损伤、闭孔神经损伤)、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肠瘘)发生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并发症、清扫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孔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11.2±2.5)d、术后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肠瘘1例)、术后复发1例与五孔组[(10.6±3.3)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术后复发2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孔法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具备和传统五孔法同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微创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特发性黄斑孔(IMH)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IMH 59例(61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4组,A组,25例(25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及C3F8填充;B组,12例(14只眼)PPV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C3F8填充及术中孔内滴入神经生长因子(NGF);C组,8例(8只眼)PPV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无菌空气填充;D组,14例(14只眼)PPV联合内界膜翻转遮盖于黄斑孔表面、无菌空气填充。所有患者均行视力及OCT等检查。随访6个月,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各组的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A组黄斑孔愈合率为96.00%(24/25),B组、C组、D组愈合率均为100.00%,各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B组愈合形态、视力均优于A组(Z=-1.996,P=0.046;t=2.226,P=0.029);A组与C组之间愈合形态、视力及视力增加值均相近(Z=-1.003,P=0.316;t=1.507,P=0.142;t=1.028,P=0.312);C组与D组愈合率相同,愈合形态及视力相近(Z=-1.095,P=0.273;t=-0.693,P=0.500),C组视力增加值高于D组(t=-2.241,P=0.036)。结论IMH手术中辅助使用NGF有益于术后孔愈合及视力改善,术中玻璃体腔填充无菌空气与填充C3F8效果无明显差异,内界膜翻转填塞者术后视力恢复可能优于直接覆盖者。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人工挖孔桩技术也实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人工挖孔技术在操作上比较简单,造价也比较低,能够具有较高的抗性,施工的要求不高,所以应用较为普遍。在施工中,应该注意保证质量和施工安全,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合理施工,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简介:摘 要:随着城市地铁建设快速发展,地铁出入口过街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越来越普及。而超前深孔注浆作为浅埋暗挖法施工的一种超前加固措施,对隧道土层稳定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深孔注浆每道工序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在粘土及粉砂层采用超前深孔注浆加固,通过对重点工序控制,可保证施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成形术(PELF)治疗腰椎间孔狭窄症(LFS)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与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因单侧LFS行PELF术患者26例,性别不限,年龄≥18岁。所有患者均接受PELF治疗。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术后12~17个月)时,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在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法评定疗效。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椎间盘高度指数、腰椎前凸角、椎体滑移百分率、腰椎冠状面Cobb角、椎间盘楔形角和椎间孔面积)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均降低(P均<0.05)。末次随访时,有效率为96.2%(25/26例)。术前、术后腰椎前凸角与VAS评分、ODI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术前椎体滑移百分率与VAS评分、ODI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腰椎前凸角较小,效果较差(β=-1.086, P=0.004)。结论PELF治疗LFS效果良好,术前腰椎前凸减少是影响效果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