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泓同志撰写的《通向纯视觉艺术的中国书法》一文拜读后很受启发。谢呼吁我们要抱着艺术表达感情,抒发个性的态度,大胆地抛弃过了时的无法寄托的形式,并且用大段文字为此而立论然而拜读之余,却觉得该文立论苍白,论据荒诞不

  • 标签: 谢子 艺术表达 艺术形式 视觉艺术 大段 具象绘画
  • 简介:隋唐时期出现在中国的塔形香宝、舍利盒及塔式罐,造型源自古代印度的一种日用器。在古代印度,这种塔形器作为盛器,可能被用来盛放香料、调料等物品,后来又被借用为舍利容器。随着中印交往密切及佛教传播,塔形器作为香宝及舍利容器传入中国,并被吸收入墓葬,成为一种明器,即塔式罐。

  • 标签: 塔式罐 香宝子 舍利盒 印度 佛教
  • 简介:日前,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评选揭晓,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徼省散文家协会副主席周牛的新作《漫天旗云》荣获优秀作品集奖。全国冰心散文奖是依据已故著名作家冰心先生生前遗愿由其本人捐资设立的,它是继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之后国家官方设立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漫天旗云》是周牛先生

  • 标签: 全国冰心 冰心散文 周子牛著作
  • 简介:1999年,杨振宁先生参观南京博物院为山雕塑馆后便表示要请他的老友熊秉明来南京,他认为熊秉明与为山之间的“暗合”体现了两代人的文化认同。2001年经杨振宁先生推介,南京大学聘请熊秉明先生出任南京大学名誉教授。2001年底经为山推介,南京大学邀请熊秉明为百年校庆作标志性纪念雕塑《孺子牛》。现选登此间熊秉明部分书信,以飨读者。

  • 标签: 熊秉明 吴为山 杨振宁 书信 吴冠中 南京博物院
  • 简介:明中叶门地区物阜民丰,文脉兴盛,称东南翘楚。读书人的激增与科举出仕的有限使吴中积留了大量的文人士子,他们多是饱读诗书,精于文艺,书画诗文既是其生活消遗、社交媒介,也是博得时名、获取生活依靠的资本,詹景凤尝云:“俗善自标致,相为引重,又地当东南都会,声宜于传闻也。”

  • 标签: 落花诗 画史 明中叶 读书人 东南 生活
  • 简介:书法艺术空前繁荣的近几十年间,唱流行歌曲追逐时尚者,各领风骚三五年,烟消云散了;死守传统不知时代气息者,销声匿迹了。以发展的眼光看,这些人只会消失在厉史的长河中。事实证明,惟有在传统与时尚之间不断的磨合以寻求在二者之间有所突破者,才会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书法的创作需要字字新、幅幅新,你得在这“新”字里面蕴藏着几千年来的传统气韵和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学识修养。

  • 标签: 书画艺术 书法艺术 流行歌曲 时代气息 事实证明 学识修养
  • 简介:吴昌硕和保初均为近现代海上名流,一位是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一位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近世以来,二交游鲜见论及,至有认为吴昌硕乾没保初印章导致二关系交恶者。二关系究竟如何?本文试从吴昌硕与保初交游缘起、吴昌硕致保初书信、吴昌硕为保初刻印、吴昌硕与保初诗翰酬答、吴昌硕乾没保初印石资料和从陈诗诗文窥测二交谊六个方面,较为详蛊地考察了二交往的历史,厘清诸多舛误,以期为学界提供研究二的新视角。

  • 标签: 吴昌硕 吴保初 海派文化 交游 考察
  • 简介:成语“实事求是”,最早出于《汉书·河间献王传》。意思是说: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探求它们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行动。这句成语,后来的人引用很多,并且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 标签: “实事求是” 内部联系 成语 意思
  • 简介:行号复生子。一九六二年生,河南渑池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行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姚国瑾:真正关注行的字,却是近一两年的事。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选书 工程 书法家 副主任 河南省
  • 简介:振立从王右军的“天朗气清”中扬舱,先入为主地为一种幽雅精洁的古典审美规范所主宰。他尽管后来受到颜稿的震摄,但在探索颜书博大深厚的底蕴时,仍然不愿也不能舍弃右军道丽清谧的神韵。我们觉得振立在这两座高峰之间寻求出一条兼蓄中和的道路。1978年,林散老在他的作业上批下“力量圆转通透,不死学古人,知道用笔”的评语,

  • 标签: 书法艺术 辑评 审美规范 先入为主 用笔
  • 简介:1995年8月长江在四川石渠高原写生80年代的画家喜欢描绘西藏的画面,在当时的观众眼里,这些画面“表现了对人民和生活的感情,对社会现象和民族命运的关注”。20年后时过境迁,有人如实招来:我当初哪里是在画西藏,其实是借西藏画我心里追慕的古典油画。哦,重读80年代描画西藏的那些画作,果然看到来自不同艺术摹本的西藏,有凡高的样式、怀斯的样式,还有马蒂斯的样式……时值新时期美术旭日方升的时期,艺术发展呈现出各种新的可能性,这让艺术家们兴奋而惶惑,他们对古典油画的满腔激情,对现代艺术的浑身冲动,不由自主地托付给了西藏。难怪当时描画西藏的画面里有一种诱人的生气。今日的艺术已经不必用题材给自己“打掩护”了,艺术家可以专注地沉浸在纯视觉的探索,也可以径直去现实生活里实验前卫艺术的梦想。谁还需要西藏———这个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无关的物象?1995年7月我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同行者是中央美院版画系的长江。虽忝为同事,知其正式展出的版画,却从未见识过他在高原现场完成的写生作业———纸或簿是从日本远道买来的,人物是从藏区的集市、牧场、帐篷里选出来的,塑形是从谨严的学院造型衍化的,用笔...

  • 标签: 吴长江 艺术追求 邀吴
  • 简介:枢是20世纪广东画坛重要的书画家,目前学术界对他的研究有限,很多散见于不同出版物的史料尚未被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加以利用,对其一生的成就的讨论,仍停留在国画与书法领域.在卢枢不同时期的人生历程中,尤其是前半生,紧密地与当时的艺术进程展开互动,此后逐步建立起质量可观的艺术品和图书收藏.卢氏后人手中迄今尚保存了一批20世纪前半期友人致卢枢的信札,它们是重构卢氏人际关系和交游网络不可多得的私密史料.本文着重讨论三方面,一是挖掘史料,重建卢枢早年介入艺术界的人生与经历;一是探讨卢氏在书画、文献领域的收藏;一是借助不蠹斋友人书札探讨卢氏的交游网络,尤其是他与晚清遗老汪兆镛与广东藏书家莫伯骥的交往.

  • 标签: 卢子枢 收藏 交游 汪兆镛
  • 简介:”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西方“科学”“民主”的大旗,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近三十年来颇受学术界的诟病.认为它割断了国学的文脉.传统文化包括道德观、价值观在今天所遭遇的危机.追根溯源.应该问责”五四”“打倒孔家店”的偏激。窃以为,这样的认识并不符合事实。恰恰是在“五四”之后,从1920年到1950年的三十年问,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生和空前的繁荣,涌现了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实业家、国画家、书法家.其中不乏国学大师、大家。

  • 标签: 古诗词 题材 漫画 “五四” 传统文化 国学大师
  • 简介:《王僧虔管见兼及萧良的本义》一文,相当多的篇幅是重复已有的研究成果,也质疑《永明书学研究》而提出了两个新观点。其一,《法书要录》所收王僧虔《论书》是“《答竞陵王子良书》、《答王僧虔书》和《再答竞陵王子良书》的合卷”,《论书》第三节即“钟公”等4条,为王僧虔《再答竞陵王子良书》,这个结论没有任何证据,也与现存文献史料不符。其二,“萧良《答王僧虔书》充分肯定了大王‘一代所宗’的地位”,这个结论是曲解原文,贬低了萧良书法批评的历史意义。

  • 标签: 研究成果 书学研究 文献史料 历史意义 书法批评 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