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在抗乙肝后肝纤维化中的疗效。方法方案设计要求从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且不论是有创的病理还是无创的(血清标记、评分与数学模型、放射影像(CT、MRI、B超、Fibroscan))至少有一项确诊为肝纤维化的的患者中,随机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对照组46例只抗病毒用恩替卡韦;观察组46例在服用恩替卡韦的基础上加服安络化纤丸。观察二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均值(病理学、肝功能生化学、病毒学、血清标记、放射影像学)。结果12个月后两组患者PCRHBVDNA的阴转率均为1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肝生化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联合组患者不论是临床表现、肝功能生化、病理学(部分缺失)、血清标记(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放射影像学(Fibroscan、、B超、CT、MRI)等多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影像学(Fibroscan、或是B超、CT、MRI)、血清学(病理学缺失较多)分层分析比较提示,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组的抗肝纤维化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组。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药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肝以及西药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基于常规治疗,让实验组患者服用安络化纤丸,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情况和肝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情况和肝功能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的联合治疗,可保障临床疗效,因此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药指导对临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影响及其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分为常规组和指导组,每组3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和基本用药指导,指导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用药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20/30),明显低于指导组总有效率83.3%(25/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系统的用药指导,能有效增强临床疗效,提高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使用针刺治疗单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门诊针灸科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80例单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针刺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2.5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5.00%,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总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疾病治疗时,使用针刺治疗方案相对与常规治疗方案来说,效果更加明显,治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姿势反馈式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科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选取48例脑卒中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4)。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结合反馈式作业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疗程为三个月,并与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上肢及手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两组评定结果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MA及MBI评分(观察组29.58±5.64分,44.51±10.72分;对照组29.33±5.58分,44.58±9.77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后评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38.58±7.03分,74.42±6.80分;对照组37.29±8.38分,63.33±9.40分)。观察组评分两项评定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反馈式作业训练较之前常规康复治疗对于提高卒中患者患侧上肢及手功能疗效更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人单侧下肢麻醉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单侧下肢麻醉的12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用15g罗哌卡因,其中将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15g罗哌卡因配置成3ml的溶液,浓度为0.5%;将应用于参考组患者15g罗哌卡因配置成6ml,浓度为0.25%。统计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在术中疼痛率的比较上,研究组组术中疼痛率为11.11%,显著优于参考组的25.40%(P<0.05);研究组的麻醉有效率为87.30%,显著优于参考组的71.43%(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3%,显著优于参考组的20.63%(P<0.05)。结论在老年人单侧下肢麻醉中,应用浓度为0.5%、0.25%的罗哌卡因均能达到麻醉效果,但以0.5%浓度为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畸形合并一侧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子宫畸形合并一侧早期妊娠患者一共(3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1月直至2018年1月,将子宫畸形合并一侧早期妊娠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15例患者-实施经阴道超声诊断,对照组15例患者-实施经腹部超声诊断,将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详细记录。结果观察组子宫畸形合并一侧早期妊娠患者的特异性93.33%和敏感性80.00%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子宫畸形合并一侧早期妊娠患者的检出率93.33%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子宫畸形合并一侧早期妊娠患者实施经阴道超声诊断,取得显著效果,能提高患者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检出率,预防误诊以及漏诊情况,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显微手术中经侧裂-岛叶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患者中选取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颞上回切开皮层治疗,观察组予以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优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为92.5%,并发症发生率为13.3%,ADL优良率为80.0%;对照组的血肿清除率为75.0%,并发症发生率为33.3%,ADL优良率为60.0%,观察组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脑出血的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脑卒中患者抗阻与牵拉训练对其改善活动功能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30例慢性脑卒中患者,均分为联合训练组与抗阻训练组各15例。联合训练组是采用抗阻与牵拉向结合的训练方式。而抗阻训练组只是单纯的对患者进行抗阻的训练方式。两组的训练周期皆为4周,对两组干预训练前后的对慢性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平衡功能、肌肉力量等康复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为期4周的训练干预后,综合训练组的慢性脑卒中患者的各项康复指标皆优于抗阻训练组的各项康复指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慢性脑卒中患者肌肉力量、步行能力与平衡功能的各项康复指标中,抗阻与牵拉训练在有效改善各项指标中都要优于单纯的抗阻训练,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科学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自身免疫病中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联合检测情况及联合检测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自身免疫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结果对照组血清ANA及ENA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阳性率0%,观察组ANA检测,阳性率SLE患者96.72%,SS患者90.91%,MCTD患者87.5%,PM/DM患者85.71%;RA患者50.0%;PSS患者80.0%。SLE组抗Ro/SSA抗体检出率最高85.24%,SS组抗La/SSB抗体81.81%,SLE组抗Sm抗体检出37.70%;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检出情况,SLE组77.04%,SS组72.72%,MCTD组87.5%,PSS组20.0%;Scl-70抗体PSS组检出40.0%;抗Jo-1抗体PM/DM组检出57.14%。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ANA和抗ENA抗体检测具有互补性,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简介:摘要本次为探究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查阅近三年国内外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目前临床常见的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主要有疫苗、金刚烷胺以及金刚烷胺类离子通道M2蛋白阻抑剂,扎那米韦以及达菲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盐酸巴比多尔、IFN-?干扰素等其它药物。各类药物药理作用不同,临床治疗效果、副作用具有一定的差异。根据流感病毒的类型,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选择恰当的抗流行性感冒药物,对患者临床治愈具有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200例冠心病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取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实验组100例,联合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高,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相对理想,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低,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冠心病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