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患者40例,中度患者28例,重度患者22例。然后选择同一时期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反应时间和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凝集块形成速率和血凝块最大强度及硬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栓弹力图的检测效果会随着急性脑梗死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结论血栓弹力图检测可以有效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状况以及患者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以及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疫情监测在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在我市范围之内对疫情监测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在我市随机抽取25家医疗机构作为研究案例。根据疫情监测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强化措施,统计并对比在疫情监测工作改进前后的疫情防控效果。结果借助有效的疫情监测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强化重大疫情疾病的发病控制效果,强化疫情监测管理水平,改进后多个疫情防控效果指标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数据差异较大,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大传染病防控监测工作现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即是强化疫情监测的管理水平,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实效性,从而提高疫情监测控制范围与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抽选在本科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8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监测措施,观察组40例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期间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差概率、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及医生满意例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误差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患者的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和医生满意例数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优异,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的概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提升疾病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对心肺复苏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心肺复苏治疗患者50例,依据患者的最终生存情况分为两组,其中39例患者生存,作为存活组,11例患者死亡,作为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0min、5min、10min、20min、30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0minPETCO2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5min、10min、20min、30minPETCO2水平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的治疗结果与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二氧化碳分压可作为预测心肺复苏治疗结果的依据,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表现。方法对收集的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监测标本展开药敏试验,共获得300株致病菌株,分析致病菌的抗菌敏感性与耐药性表现。结果300株致病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占62.33%(187/300),革兰阴性菌占37.67%(113/300);其中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97株(32.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5株(28.33%),肠杆菌50株(16.67%),非发酵菌38株(12.67%),肠球菌30株(10.00%)。不同菌种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性①MRCNS对青霉素耐药性100.00%(97/97)、氨节西林100.00%(97/97)、头孢他啶49.48%(48/97)、氧氟沙星68.04%(66/97)、环丙沙星63.92%(62/97);②MRSA对青霉素耐药性100.00%(85/85)、氨节西林98.82%(84/85)、头孢他啶48.24%(41/85)、氧氟沙星40.00%(34/85)、环丙沙星36.47%(31/85);③肠杆菌对青霉素耐药性0、氨节西林94.00%(47/50)、头孢他啶64.00%(32/50)、氧氟沙星20.00%(10/50)、环丙沙星22.00%(11/50);④非发酵菌对青霉素耐药性0、氨节西林94.74%(36/38)、头孢他啶97.37%(37/38)、氧氟沙星23.68%(9/38)、环丙沙星13.16%(5/38);⑤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0、氨节西林16.67%(5/30)、头孢他啶23.33%(7/30)、氧氟沙星30.00%(9/30)、环丙沙星23.33%(7/30)。MRCNS、MRSA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最为突出;在抗菌药物中青霉素、氨苄西林在不同菌种耐药性更为突出。结论临床治疗用药中需重视对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合其敏感性与耐药性选择疗效较优的抗菌药物,提升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远程心电监测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远程心电监护仪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监测,比较两种心电监测方法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检出率上的差异,分析两种方法对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远程心电记录仪检测出的异常心电图共60例,检出率75%,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测出的异常心电图共24例,检出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对心肌缺血症状、缺血性ST-T改变的检测率更高。结论相比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方式,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对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监测检出率更高,更具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患者采用远程心电监测诊断的临床检出率进行分析。方法以62例心脏不适或者心脏病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有患者均实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其中选取38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常规心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远程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检查后,62例患者中远程心电图检查发现有50例出现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5.48%,而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为50.00%,并且远程心电图监测ST-T段心电图改变的检出率较高,对比常规心电图(P<0.05);但是远程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对比(P>0.05)。结论远程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较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但是与动态心电图对比无差异性,因此远程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可以作为心脏疾病的检查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心肌梗塞部位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并予以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相应的护理监护。结果63例患者中,前臂、侧壁和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有37例,其中有23例患者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下壁、后壁与右室心肌梗塞患者共有26例,其中有9例患者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结论在对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率失常患者进行护理监测时,需以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心律失常特点和表现为参照,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7年儿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监测分析。方法汇总龙岗区2017年度上报的儿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病例数据,针对其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归纳儿童AEFI的发病规律。结果2017年龙岗区儿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要的报告地区分布在龙岗街道办(92例,21.10%)、坂田街道办(67例,15.37%)和平湖街道办(64例,14.68%)等,AEFI个案报告的乡覆盖率是100%,发生年龄主要是2岁及以下(88.07%),发生时间段主要是夏季(5-8月),一般反应(63.07%)报告最多,麻风疫苗(16.97%)、百白破疫苗(无细胞)(16.51%)最多,常见临床症状中以发热(超过37.1℃)(64.45%)、皮疹(25.69%)、哭闹(18.81%)为主,一般反应症状诊断(发热/红肿/硬结等)(63.07%)最多。结论2017年龙岗区儿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要分布在龙岗、坂田和平湖街道办,2岁以下儿童最多,夏季发生率最高,发热皮疹症状最常见。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社区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知识和态度。方法以某社区68例中青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个人基本资料,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血糖监测知识了解情况及其对学校血糖监测知识的态度。结果患者对糖尿病血糖监测知识的答卷正确率为52.4%,以血糖试纸的保存环境的正确率最高(77.9%),以血糖仪测量口污染时用什么清洁的正确率最低(22.1%)。患者对学习血糖监测知识的态度表示很愿意12例,愿意30例,无所谓21例,不愿意5例,愿意率为61.8%。患者学习血糖监测知识的形式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网络方式(41.2%)、宣传手册(30.9%)、电话交流(17.6%)、集中授课(10.3%)。结论调查社区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知识和态度,有助于社区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以及患者血糖的控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孕症患者采用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厚度的方式进行治疗,查看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不孕症患者参与研究,对所有患者采用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厚度的方式进行治疗,从患者诊断后第1个月经周期的第9天的开始监测,直到月经周期的第18天为止,或者当患者出现排卵现象为止,连续对患者进行3个月经周期的监测。结果经过监测研究,在子宫内膜增殖早期,所有患者的卵巢两侧均存在正常生长发育的小卵泡,随着监测时间的延长,共有46名患者的小卵泡顺利生长发育,其余19例患者的卵泡并未继续生长发育,随后对采用促卵泡发育治疗,并给予患者促卵泡破裂治疗,在经过3个月的监测观察后发现,共有41例患者成功怀孕,并且已怀孕患者的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和未怀孕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不孕症患者采用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厚度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从而有利于对患者不孕症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x医院2014年-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法根据全国AEFI监测系统,收集XX医院2014年-2018年报告的AEFI个案报告进行分析,利用描述性的方法对其流行病学进行分析、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结果XX医院2014年-2018年AEFI共监测51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2016年、2014年和2017年,分别占27.45%、25.49%和17.65%;XX医院2014年-2018年51例AEFI中32例一般反应,占62.75%,14例异常反应,占27.45%;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间隔在接种后24h内,占88.24%;临床诊断分布主要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占68.63%;疫苗类型主要集中在百白破和含麻类疫苗,分别占39.22%和29.41%。结论XX医院2014年-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行相对正常,能提高本院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有助于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