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系统分析近10年我国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研究的发展态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对2004-2013年国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210篇文献,分别发表在91种期刊上,近4年文献数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作者来自29个省市,研究单位以临床医疗机构为主;文献以临床科研论文为主,其次是个案报告和经验介绍论文,仅2.86%为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研究对象集中在肿瘤患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案例报道与分析、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防治与护理对策、血栓形成原因回顾与分析等方面,目前尚无规范统一的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实践标准;论文引文以中文文献为主(70.37%),论文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者9篇,最高被引频次为93次;研究受科研基金资助者12篇(5.71%)。结论: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问题已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尚须加强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高质量科研论文的产出,探索更为简便有效的PICC相关性血栓的预防管理流程,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
简介:目的研究松果体区肿瘤患者摆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适应证、相关问题和成功经验。方法对我科22例松果体区肿瘤采取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并且与我们使用侧俯卧位和俯卧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17例结果相比较。结果所有39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7~52岁,平均22.6岁。病理性质:生殖细胞瘤17例,胚胎癌4例,内皮窦瘤2例,绒毛膜上皮癌1例,良性畸胎瘤8例,恶性畸胎瘤2例,松果体细胞瘤2例,脑膜瘤1例,皮样囊肿2例。所有39例肿瘤主体均位于直窦延长线以下,上界不超过此线1cm,且肿瘤主体也位于中线,两侧偏离中线均小于3cm,适合选用幕下小脑上入路。选择俯卧位和侧俯卧位17例,骨窗大小为7cm×8cm类圆形,结果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脑室积血11例,小脑肿胀5例,昏迷3例,死亡3例。选择坐位手术22例,骨窗大小为4cm×5cm类椭圆形,结果全切21例,次全切1例;仅1例发生小脑肿胀,无脑室积血,无严重致残和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颅内积气2例;术中气栓1例,及时发现并经过适当处理得到缓解。术后存活患者根据病理性质选择放疗和(或)化疗。结论适合幕下小脑上入路的松果体区肿瘤选择坐位有明显的优势,体位摆放、辅助办法和麻醉措施得当可以明显减少静脉气栓发生或得到及时缓解,同时可达到缩小了骨窗减少创伤的目的。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在颅内幕上病变手术中Sina软件定位与神经导航定位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的20例颅内幕上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术前定位方法将病人分为Sina定位组(n=10)和导航定位组(n=10),Sina定位组术前采用Sina软件定位,设计手术切口。导航定位组术前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定位,设计手术切口,术中采用神经导航系统评估病变切除情况。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定位时间、术中病变暴露情况、术后病变切除情况以及GOS评分。结果Sina定位组在颅内幕上病变定位时间上短于导航定位组(P=0.001),两组病人在术中病变暴露、病变切除情况、术后GOS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幕上病变中,Sina软件可以做到快速定位,为手术提供简便的定位方法,因其经济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研究翼点入路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显微解剖,探讨经此间隙处理鞍区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在30例成人尸头的随机一侧模拟改良翼点入路开颅,观察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形态、边界,并测量有关数据.将一枚乳胶球囊从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中放入视交叉后下方,注入10mL紫红色乳胶用以模拟肿瘤.再于对侧开颅,从各个间隙观察"肿瘤"的显露情况,并再次测量有关数据.结果87%的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呈三角形,A1为其前内侧边,M1为其前外侧边,前穿质为其后边,面积为(49.28±26.46)mm2,有5~10支穿通动脉、Heubner回返动脉和一些小静脉穿过.模拟肿瘤从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显露最佳,并使该间隙的面积扩大至(65.23±30.42)mm2,与原面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7,P<0.05).结论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一般由A1、M1和前穿质围成,其中有较多的穿通动脉,鞍区后上方的肿瘤会使其扩大,在某些合适的病例可以经此间隙处理肿瘤.
简介:目的探讨大剂量奥美拉唑对重症脑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重症脑病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害致上消化道出血的2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组(A组,132例)和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组(B组,140例)。另有C组为西咪替丁治疗组(76例)。观察各组治疗3d后应激性胃黏膜损害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d后,A、B、C三组胃液潜血试验转阴率分别为53.79%、86.43%、26.32%,抑酸率(胃酸pH值≥6)分别为67.42%、95.00%、38.16%;无论是胃液潜血试验转阴率,还是抑酸率,B组均明显优于A组和C组(P〈0.01)。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能有效地控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
简介:目的比较眶上入路与经眶上入路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总结25例鞍区肿瘤的手术经验,其中垂体腺瘤9例,颅咽管瘤6例,鞍结节脑膜瘤3例,蛛网膜囊肿4例,Rathke囊肿2例,上皮样囊肿1例.采用眶上入路17例,经眶上入路8例.部分病人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结果术后复查MRI,示眶上入路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经眶上入路全切除和次全切除各为4例.眶上人路开颅操作简便,适用于大多数鞍区病变的手术.经眶上入路将锁孔技术与颅底外科技术结合运用,不仅将额叶的牵拉降至最低限度,而且对鞍区的显露较眶上入路视角向上增加了20°,操作径路也相应缩短.结论眶上入路适用于大多数鞍区肿瘤和囊性病变的手术切除,经眶上入路则适用于体积较大的鞍区肿瘤.内镜辅助技术可帮助术中确认手术效果,减少肿瘤残留机会.
简介:目的观察颞底内侧区后部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解剖结构及其位置关系,拟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5具(10侧)国人男性尸头标本,模拟颞底内侧区后部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于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经该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解剖结构,以及颞底内侧区后部脑沟、脑回和动静脉之间的解剖关系。选择3例颞底内侧区后部肿瘤患者,施行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观察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可直接到达颞底内侧区后部,显露海马旁回后部、舌状回前部、梭状回及大脑后动脉P3段及其颞下分支。5具(10侧)尸头标本均存在鼻状沟和侧副沟,但是二者不连续,鼻状沟于前部将海马旁回与梭状回分开,侧副沟于后部将二者分开,前距状沟将海马旁回与舌状回分开,扣带回峡、舌状回前部分别与海马旁回后部汇合,枕颞沟将梭状回与颞下回分开。颞底内侧区后部主要由大脑后动脉颞下分支供血,其中3具(4侧)自大脑后动脉P2段发出颞下总动脉,后者发出颞下前动脉和颞下后动脉供应颞底;2具(2侧)自大脑后动脉P2段发出颞下中动脉和颞下后动脉供应颞底;3具(4侧)自大脑后动脉发出海马动脉、颞下前动脉和颞下后动脉供应颞底。静脉均引流入基底静脉。3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施行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颞底内侧区后部肿瘤切除术,完全切除肿瘤,疗效满意。结论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能够较好显露颞底内侧区后部解剖结构,熟练掌握该入路的解剖学知识有助于处理颞底内侧区后部病变。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癫癇相关的幕上低级别胶质瘤术后癫癇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112例癫癇相关的幕上低级别胶质瘤成年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术后癫癇复发的可能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癫癇发作类型、癫癇病程(首次癫癇距手术治疗的时间)、肿瘤的部位、切除程度、病理级别、病理类型、增殖指数(Ki-67)、放化疗与否等。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癫癇病程、肿瘤切除程度、增殖指数(Ki-67)、放疗对于术后癫癇复发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癫癇发作类型、肿瘤的部位、病理级别、病理类型、化疗对术后癫癇复发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189,P<0.05,95%CI:0.059~0.602)、癫癇病程(OR=0.509,P<0.05,95%CI:0.316~0.820)、肿瘤切除程度(OR=0.292,P<0.05,95%CI:0.103~0.829)、增殖指数(Ki-67)(OR=0.160,P<0.05,95%CI:0.046~0.554)是术后癫癇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影像学提示为幕上低级别胶质瘤的癫癇成年病人应尽快行手术治疗,术中在不影响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全切肿瘤,减少肿瘤负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癫癇复发的概率。
简介:目的探讨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上静脉的处理方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0日,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2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和结果进行总结。结果200例患者中,术中切断岩上静脉主干2例,其中小脑水肿1例,脑干梗死1例;术中切断岩上静脉分支17例,其中小脑出血1例;术中完全保护岩上静脉181例。根据责任血管情况,单纯动脉压迫138例,单纯静脉压迫4例,动脉合并岩上静脉压迫58例。结论根据岩上静脉和三叉神经的解剖关系,对岩上静脉术中予以不同的处理,尽可能保留岩上静脉,尤其对岩上静脉蛛网膜双层结构的充分锐性分离,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