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田间采取土壤和植株样品,分析土壤农化性状和植株中各部位氮、磷、钾含量,研究了人参需肥规律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不同年生单株人参各部位N、P、K吸收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人参吸收K的含量显著高于N和P,5年生人参根吸收K的含量是N的1.21倍、是P的4.90倍;人参吸收NP比为4.40~5.60∶1,KP比为5.04~7.31∶1,吸收的K多于N,趋势为K>N>P;参根增重的变化过程为一个S形曲线,参根增重速度(V)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单峰曲线,极值点出现在第5年,突变点出现在3.5~6年,此期根重增长迅速;将试验区二茬地土壤化学肥力分为3级,在全层施肥条件下,维持有机质水平不变,每平方米需施用有机肥3.36公斤/m2;人参目标产量2.0公斤,中肥力土壤全生育期(二年栽子移栽3年)磷酸二铵每帘(16.5m2)用量约为7.3斤,硫酸钾用量约为3.8斤;测土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土壤中有机质、N、P、K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7.5%,12.7%、13.6%和8.4%,人参产量较对照增加18.1%.
简介:对山药栽子和零余子所产的山药和二代零余子产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由栽子繁殖的山药单根鲜重多分布在550—850g之间,平均鲜重为725g;由零余子繁殖的山药单根鲜重多分布在50~200g之间。平均鲜重为148g。栽子繁殖的山药产量明显优于零余子繁殖的块茎产量,且以零余子为繁殖材料的山药不宜作为商品薯出售,可作为来年的种薯使用;2由栽子繁殖的二代零余子粒径为1.4~2.7cm.且籽粒饱满光滑无病虫害,可作为来年播种材料;由零余子繁殖的二代零余子12%粒径为1.4~2.2cm,可直接作为播种材料,46%的零余子粒径为1.1~1.4cm,需要进一步选育;42%粒径为0.5—1.1dm,需淘汰。
简介:80年代以来,我国规模引种西洋参至今约20年,种植面积近4000多亩,形成华北、东北、西北3大产区及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小规模零星种植的崭新局面。目前无论在生产规模以及科研水平均跨入了世界先进的行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在基层调查实践的基础上,就规模生产中存在的一些认识和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敬请国内同仁不吝施教。1西洋参品种的纯化和质量稳定很有必要人参类植物芽胞的形态通常是药商辨别鲜根品种的主要依据,果柄和叶柄相对长度也是参类植物形态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近年在我国北方一些参场考察调研过程发现,国产西洋参(包括当代进口种子)的芽胞种型有较大的分化。1997年在黑龙江省五常、依兰等地考察过程也充分证实这一点。据资料记载在北美西洋参有3种明显区别的地区性变种。所谓北部变种是长有绿色的叶柄和成丛的芽胞;南部变种其茎和叶柄下部带有紫色,子头一般较大,并含较多浆果种子;而西部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