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前几年,“三行情书”作为诗歌领域的一股“新鲜血液”在我国网络上掀起“千层浪”。殊不知,这种新型现代诗歌源于一衣带水的日本。由于创作年龄层的跨幅较大,三行情书的创作水平亦是参差不齐,但其中也不乏好多形神兼备的优秀作品。笔者对近年来在中日网络上形成热潮的“三行情书”进行甄别,筛选出堪称“三行情诗”的优秀作品。之后对其进行对比研究,试探讨两国“三行情书”创作的不同之处。最后,笔者以翻译美学原理中的“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并结合飞白先生提出的“风格译”译诗方法论,对甄别出来的“三行情诗”进行翻译初探。虽然目前国内对于这一新型诗歌样式的研究尚少,但作为现代诗歌领域的一股“新鲜血液”,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并将优秀作品进行译介。这样,方能使现代诗歌这条大河不致枯竭,源远流长。
简介:一.关于禅及禅诗的闲言碎语在本文开始之前先说点闲话。标题起名叫“禅说”,就是想从禅的角度谈谈王维、李商隐和李贺。诗人嘛,有个壮声势的传统,你看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将那些原本无名、近于散佚的“古诗”收集起来,选择了十九首编在一起,书名就叫《古诗十九首》。这十九个诗人马上成了一个浩大的团队,再加上萧统的特殊身份,《古诗十九首》一下就成了经典书。《古诗十九首》中的“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也成了妇孺皆知的名句,还被学者们评价为“不隔之作”。这篇文章,本来也想拉一个团队,写成《唐朝禅诗十五家》,但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可朋、景云、贾岛等人的禅诗,实在写得太一般,索性挑出三个超牛的诗人,就成了这篇文章。有些诗人虽然不是禅师,但行识见地,远在禅师之上。我喜欢孩子,喜欢孩子的天真,但我讨厌尿布哭嚎,所以我喜欢的只是意象上的孩子。
简介:本文在李陀发起的2001年“纯文学”大讨论的背景下,细读李陀长篇新作《无名指》。首先从自由间接引语与直接引语的形式分析入手,讨论李陀在形式层面如何反对现代主义的“内心叙事”。在《无名指》中,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对话与行动”,作者所期待的文学的能量无法找到恰当的叙述形式,叙述人不甘的生命冲动陷落于颓废的生活形式。《无名指》以高度现实主义文学的面貌出现,最终成为典型的结构性反讽的文本。要想突破这一形式上的困境,首先要突破精神上的困境。李陀等批评家试图从现代主义中拯救“先锋文学”,需要突破自律的现代主义文学在价值立场上的虚空,重申文学与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