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风、雅、颂,这几个汉字御风而行,溯水而来,伴着古老而宏大的优美钟声。那些在孟春之月,振木铎于阡陌田间采撷来的诗句是撞钟的器械,一下,一下,先帝的大殿,嫔妃的后宫,田野上空,鸟儿四散惊飞,纸页被钟声掀起。那些神秘如卦文般的诗名,"丰年"、"泮水"、"良耠"、"湛露"、"鱼丽"、"玄鸟"……多么美的词语啊!它的美因为失传更加凄丽。里面有庙宇的香火,有潺潺河水,有卑微的适足,有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还有哀伤。民歌一旦欢乐起来,是纵情天地的烈。锁呐锣鼓响遍天地,天是大明,地是大美,花是大红;而民歌一旦悲伤起来,也是沁骨入髓的彻。是黑暗里你的手沾到了三更的寒露,整个人从肺腑开始哆嗦起来,冷的不止是你身体,还有历史的骨头,你们都患着风湿。风湿,是断不了根的,尤其怕冷,怕绵延的寒气。
简介:先来辨析几个概念:"文人","读书人","书生","士",和"知识分子".五个词汇中,前四个是中国的,提到"文人墨客","文人相轻",我们联想到的是一种特定的社会身份和生活方式,他们脱离体力劳动,终日作赋吟诗,玩弄瘦竹肥菊,有几分洒脱,带一点游戏,唐伯虎,郑板桥是其代表人物.一说出"文人"这个词,语气中就夹带了不是文人的人的羡慕或不屑,以及文人们的自矜."读书人"似乎含有较少的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有的是农业社会中对学生的一丝淡淡的敬重.在这两个词背后的,是中国传统中以受教育程度作为指标的社会分野,站在"读书人"和"文人"对面的,是一个庞大的,没有机会接受系统教育的农民群体."书生"这个词带有一点调侃和贬抑的味道,不必如文人般有某种风雅,倒少不了呆气,"书生气"就是呆气的代名词,好像徐克的电影里许仙那样,让白素贞和小青嗔笑说,"老实人呀,真是好相处……"
简介:可能是由于我和湄南河有缘吧!所以几次迁居,家都距离湄南河不远。我一生下来的第一个呼吸,就是从湄南河飘来清新的空气;我出生的家与湄南河相隔,只是一条古老的街道。不过当时,我不晓得究竟有没有见过距离我家很近的这一段湄南河。三岁我离开泰国到中国去,我乘着轮船从湄南河口,驶向南中国海,远离了泰国。关于那时的湄南河情景,我什么也记不起来了。抗战胜利结束后,我返回泰国,我就清清楚楚地看到湄南河了。距我家不远的这一段湄南河,因河面不很宽大,所以附近的侨胞都把它称作“大溪”。老一辈的华侨,他们离乡别井,到了泰国之后,可能是思念着家乡的水,怀念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