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发生在公元前13世纪中期的提秀斯改革与雅典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关系.提秀斯大约是来自南希腊的一支希腊人的首领,在击败阿提卡原有居民的联合抵抗后,把当地贵族分子迁居雅典城,从而实现了阿提卡诸地方公社的初步'统一'或联合.针对泥沙俱下的'所有外来人',提秀斯做了适当安排,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争夺土地所有权而必然引发的大规模激烈冲突.这样,一支数目较多、势力较强的外来人通过'改革',以武力的方式强行定居雅典.此后,'外来人'比较顺利地加入雅典居民的社会组织,进而成为雅典公民,似乎逐步成为一种惯例,直至古典时代.这是雅典民主制产生和发展不可忽视的历史因素.提秀斯改革虽对阿提卡原有居民的社会组织产生过一定影响,使散居阿提卡的诸公社初步联合起来,但决不是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更不是国家组织取代氏族部落组织过程中的决定性一环.

  • 标签: 提秀斯 雅典 改革 民族融合 国家形成
  • 简介:<正>继《中国古代改革家》一书之后,顾奎相和陈涴二同志新近又推出一部感时主力作《中国古代改革史论》,这是第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改革史研究的专著。该书的问世,说明了对中国古代改革史研究又取得了新的发展。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其拥有一份丰富的有其自身发展特点的改革文化遗产。从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至明清,改革贯穿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始终,一直是民族文明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对这份丰富的改革文化遗产始终缺乏系统而全面地研究和整理,对改革史的研究也很薄弱,以往的研究多限于某个历史时期的变法、改制,而对改革史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却无人问津,至今似乎还没有一部有分量的学术专著问世,而《改革史论》一书则从改革的角度,对中华民族古代改革的历史作了全面而系统、深刻而详尽的研究,把历史上某朝某代的单个变法事件都纳入到改革史这一体系当中去探讨,力图勾勒出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改革框架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进程及特点,从而勾画出中华民族改革的全貌,寻求出改革史的发展规律。该书的问世,可谓填补了改革史研究的这一个空白。

  • 标签: 张居正改革 中国古代 中华民族 文化遗产 三国两晋南北朝 发展进程
  • 简介:1956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署名文章《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权》,这激发了我对经济体制改革调研的兴趣。但随后各种政治运动蜂起,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天天讲阶级斗争,经济建设偃旗息鼓,更遑论改革。中国何去何从?那时年轻的我非常迷茫,甚至失去了信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改革浪潮恢复了我对改革的兴趣和信心。

  • 标签: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同行 《人民日报》 政治运动
  • 简介:2017年,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一经播出,反响热烈。它将新世纪最壮阔的改革画卷徐徐铺展,让人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忆往昔,回到1978年,这一年“改革开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同志掷地有声的呐喊唤醒了国人沉睡的意识,改革开放之路从这一年被坚持着走到了现在。40年过去了,中国不再是古老、封闭、落后的象征,而是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崛起了!中国人民崛起了!

  • 标签: 改革开放 观后感 十一届三中全会 纪念 中国崛起 中国人民
  • 简介:2014年,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市率先整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以研发卓越课程和构筑理想课堂为抓手,进行特色课程、教学改革、班级文化、教师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改变教师行走方式、学生生存状态、学校发展模式和教育科研范式,为开发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形成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因材施教"的开放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标签: 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教育实验 滨州 教育局 行走方式 教学改革
  • 简介:<正>一包拯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局面形成之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集团中一批开明有识之士,目击时弊,疾呼改革,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改革潮流。包拯也积极投身于这股潮流之中,并针对宋仁宗年间经济领域的种种

  • 标签: 包拯 改革思想 王安石变法 宋仁宗 封建政权 改革主张
  • 简介:明代广东的役法改革,是我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体现出改革的进步性,且与江西、浙江、南直隶、福建同走在役法改革的前列,为万历初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而一条鞭法的实行,则基本上结束了赋与役的分离,实现了赋中有役的制度化,具有赋役制度向单一的田赋制度发展的趋向。本文试就此一过程略作论述。

  • 标签: 均平 一条鞭法 银差 里甲 力差 《广东通志》
  • 简介: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意义是脱离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空想社会主义道路,逐步汇入世界主流文明,按国内生产总值计,2007年,中国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实现了毛泽东倾全国之力而没有实现的超英的梦想。

  • 标签: 政治改革 国内生产总值 阶级斗争 改革开放 经济大国 毛泽东
  • 简介:<正>1054年,基督教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分裂后,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天主教,在16世纪进行了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运动,改革中形成了以路德教为代表的新教派别,使天主教又经历了一次大分裂;第一次大分裂后出现的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后来又以俄国为中心)的东正教,则一般都与所在国家的世俗政权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局面。东正教在俄国也曾出现过几次改革运动,但是在改革的内容、形式以及历史作用上,都与西欧的宗教改革大不相同。东正教在俄国,基本上是一直处于沙皇政权的控制之下的。它虽然也经历过一些改革,但始终是在沙皇授意下或直接操纵下进行的。俄国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教会改革有过四次,即:伊凡四世时期的“百章会议”、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依洛维奇时尼康的教会改革、彼得一世的教会改革和彼得三世、

  • 标签: 东正教 教会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 彼得一世 俄国历史 天主教
  • 简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报告,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坚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吹响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号角.全国人民尊称邓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标签: 改革开放以来 对台工作 邓小平同志 中央工作会议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 简介:杜润生,著名农村经济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参与过新中国历史上最初的包产到户试验,曾长期参与中国农村问题的决策制定工作;改革开放后,他主持起草了改变中国农村历史的中央'一号文件',创造性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位中国农村改革重大决策参与者和亲历者,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

  • 标签: 农村经济 改革幕后 经济改革
  • 简介:鸦片战争后,外族入侵愈来愈剧,各种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清王朝面临崩溃的边缘.社会各个阶层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提出了改革要求.自此开始,改革的舆论从未间断过,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与其他国家的近代改革相比,中国近代改革有其明显的特征.

  • 标签: 中国 近代史 改革 外交制度 军事制度 商业部门
  • 简介:1958年,随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嘹亮的歌声,我离开了首都北京。经半月的艰辛路程,于当年“五一”前夕.抵达雪域高原的古城拉萨。这是我第一次进藏,那年我24岁。

  • 标签: 西藏 波密曲宗 民主改革 拉萨 政治史 封建农奴制度
  •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公布之后,国内外反应强烈,盛赞它是“中国几十年来最大胆的改革”,不仅惠及中国人民,而且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将产生积极影响,其历史意义,可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提并论。关于此次深佑改草的动因,习近平同志在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说明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倒逼”,是一种被动行为,即“迫使”的意思。

  • 标签: 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人民 中国共产党人 全球经济 历史意义
  • 简介:钱玄同(1887-1939),名夏,以字行,晚复名夏;少字德潜,改掇献;号疑古,晚号逸谷,一署逸叟,浙江吴兴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从事国语运动20年,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参加国语运动国语运动是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兴起的,也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从此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白话文开始登上大雅之堂。在这场运动中,人们多知道胡适和陈独秀的作用,却不知钱玄同在《新青年》的《通信》和《随感录》上发

  • 标签: 国语罗马字 语言文字 晚清白话文运动 汉字革命 黎锦熙 《新青年》
  • 简介:<正>我系是法语语言文学系。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办科技班,并将其放在与文学班同等重要的地位。科技班学生除修法国语言课程外,还修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理科课程。作为法语语言和科技的结合,我们开设了科技法语、科技文选,作为科技生的必修课。我曾担任这两门课的教学任务,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如下几点体会。

  • 标签: 科技法语 改革开放 科技文章 科技翻译 外语院校 学生
  • 简介:1968年,我走出校门进厂门,被分配到武汉市粮食部门工作,直到2001年退休.30多年从“粮”至终,其间我有幸亲历武汉粮食流通改革,是这段难忘历程的经历者、参与者与奉献者.我国的粮食体制改革,始终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有序展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施统一计划管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粮食改革的号角.从1979年计划管理下的限量议购议销.

  • 标签: 粮食流通改革 武汉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国家粮食安全 计划管理 19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