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歇(≥1.5秒)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2011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率患者120例进行观察。采用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24小时心电图,据患者记录的生活日志,分析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时间。结果睡眠相关组85例患者中发生长R-R间歇1.5-2.0秒。睡眠无关组明显高于睡眠相关组(P<0.01),风心病患者R-R间歇>2.0秒,逸搏及逸搏心律频度明显高于其它病种(P<0.01)。结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相关时,多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简介:BackgroundRightbundlebranchblock(RBBB)maypresentasslurredornotchedSwaveinleadV1.However,slurredornotchedSwavemayalsorepresentslowconductioninthemyocardium.MethodsW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eQRSpatternsinleadsV3RtoV5Rin7patientswithaslurredornotchedSwaveinleadV1.ResultsIntheleadsV3RtoV5R,6patientsshowedincompleteorcompleteRBBBand1patientslurredornotchedSwave.ConclusionsInthemajorityofECGsinasmallpatientserieswithslurredornotchedSwaveinleadV1,QRSmorphologyindicatingincompleteorcompleteRBBBwaspresentinleadsV3RtoV5R.AfindingoffragmentedQRSintheseleadsmayindicateslowconductioninthemyocardium.
简介:目的探讨55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房颤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动态心电图仪24小时记录55例患者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长R-R间期发生总次数及昼夜发生频率的相关性。结果55例患者发生1.5秒以上的长R-R间期共1200次,其中夜间900次,占75%,白天300次,占25%。发生频率夜间明显高于白天。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并长R-R间期时,应检测长R-R间期发生的频率,发生的时间,结合临床和病史,除外迷走神经作用及病窦可考虑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必要时行人工起搏器及早给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癌(PC)细胞(DU145)中miR-185对活化素受体样激酶4(ALK4)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省中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20例前列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miR-185及ALK4基因的表达水平;将miR-185模拟物及阴性对照转染至DU145细胞中,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研究miR-185与ALK4基因间的关系;随后,将ALK4过表达质粒与miR-185模拟物共转染至DU145细胞中,采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观察miR-185和ALK4表达水平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证明,miR-185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0.43±0.14)低于癌旁组织(1.03±0.06,t=6.736,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R-185与ALK4的表达呈负相关(r=-0.463,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实验表明,miR-185模拟物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0.38±0.07)低于对照组(1.01±0.03,t=13.676,P<0.05);前列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85模拟物组侵袭细胞数[(125.33±13.01)个]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数[(342.33±11.93)个,t=21.290,P<0.05];而与ALK4过表达质粒共转染后,miR-185模拟物转染组(322.00±18.33)与对照组(332.33±17.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8,P>0.05)。结论miR-185可通过靶向抑制ALK4基因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能力。
简介:
简介:摘要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是胰岛素生长因子家族主要成员之一,IGF-1R在人类大多数肿瘤中呈过表达,也在肺癌的转化与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本文就IGF-1R在信号转导通路、与肺癌形成和发展的关系及其在靶向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灾害救援中的检伤分类与抢救措施,分析检伤分类在突发灾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3年5月我院对8批次60例伤员进行了院前急救,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火灾、多发伤、炸伤、群架斗殴、颅脑外伤、大面积烧伤、腹部闭合性损伤、下肢骨折、软组织损伤等,并对所有伤员均进行了院前急救与后期转运.结果60例伤员中,现场急救20例,其中抢救成功与死亡的人数分别为19例、1例,抢救成功率达到95.0%(19/20).所有伤员中48例需要尽快救治,其中2例伤员在转运时病情突变,并及时进行抢救,及时抢救率达到100%;所需经费达到2000万元.结论当面对突发灾害伤员时,应做好充分的院前急救准备,救援人员达到急救现场后先进行检伤分类,明确患者病情及危重程度,对病情危重的患者第一时间进行抢救治疗,争取最佳的抢救时间.关键词灾害救援;检伤分类;抢救中图分类号R1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66-02
简介:目的探讨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的动态心电图(DCG)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以DCG24h记录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的临床资料,统计长R-R间距发生总次数、昼夜发生频率的相关性及长R-R间距、逸搏及逸搏性心律出现的时间是否与睡眠相关,分为与睡眠相关组(A组)及非睡眠相关组(B组)。结果60例发生1.5s以上的长R-R间距共1285次,其中夜间965次,占75%,白天320次,占25%。发生频率夜间明显高于白天。60例中A组42例(70%),B组18例(30%)。A组发生长R-R间距1.5~2.0s、〉2.0s及逸搏(及逸搏性心律)的频率分别100%、9.5%、11.9%;B组发生长R-R间距1.5~2.0s、〉2.0s及逸搏(及逸搏性心律)的频率分别100%、88.8%、83.3%。B组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DCG诊断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时,应检测长R-R间距发生的频率、发生时间、与睡眠的相关性,结合临床和病史,除外迷走神经作用及病窦可考虑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房室阻滞,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甚至停用抑制房室传导的药物,必要时行人工起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