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PCNSL)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脑和脊髓的非霍奇金淋巴,近年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的病例分析,讨论和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至2004年收治的15例PCNSL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术后均辅以放疗和,或化疗。结果:15例PCNSL,男性10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43岁。就诊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偏瘫和癫痫,肿瘤多位于幕上半球的额顶颞叶。11例行放疗及化疗,4例仅行化疗。中位随访14个月,8例死亡,6例死于复发。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是一种恶性肿瘤,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和放射学征象。手术对明确诊断十分重要,应及早综合治疗,但治后每带及病死率高.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为了探讨连环蛋白P120(P120catenin,P120ctn)在非霍奇金淋巴(NHL)中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比分析了40例NHL和10例反应增生(RH)淋巴结的外科活检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P120ctn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反应增生淋巴结组织中未检测到P120ctn的表达;而在NHL中P120ctn的阳性检出率为55%(22/40),其中低度恶性及中高度恶性NHL组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7%(2/12)、71.4%(20/28),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01).另外,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上也发现了p120ctn的阳性表达.结论:P120ctn的表达与NHL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提示P120ctn在淋巴的恶性增殖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淋巴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连环蛋白P120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例1患者,男性,65岁。因阵发性下腹痛1周,于2004年1月7日入院。既往有慢性萎缩胃炎10年,入院前2年行胃镜检查提示:糜烂胃炎。此次病程中无腹泻、黑便,无恶心、呕吐。入院时查体:T36.0℃,P80次/min,R20次/min,BP100/70mmHg。睑结膜轻度苍白.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

  • 标签: 癌胚抗原明显增高 胃腺癌 脾肿大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对B淋巴细胞Raji的抑制作用和周期阻滞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AS2O3对Raji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S2O3作用72小时后Raji细胞p21的表达变化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下降。AS2O3可使Raji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并上调P21WAF1/CIP1的表达。结论AS2O3可使Raji细胞阻滞于G0/G1期,其诱导周期阻滞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21WAF1/CIP1的表达。

  • 标签: P21WAF1/CIP1 三氧化二砷 细胞周期Inhibitory effect of arsenic trioxide on the growth of human B lymphoma cell
  • 简介:目的观察EB病毒(EBV)在人淋巴细胞/SCID嵌合体小鼠(hu-PBL/SCID)体内诱发肿瘤的病理形态,检测诱发的免疫标志和人特异性Alu序列,确定EBV诱发肿瘤的性质、类型和来源。方法从无偿义务献血员取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PBL)并将人PBL移植到SCID小鼠体内,再经腹腔注射EBV悬液进行实验感染。观察4月后处死动物进行病理解剖,取小鼠体内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原位分子杂交。结果在34只存活的hu-PBL/SCID嵌合体小鼠中,有24只小鼠诱发出肿瘤。诱发常见于小鼠腹腔后壁和纵隔,呈结节状实体。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圆形,体积较大,弥漫排列,为大裂一无裂混合细胞,伴有浆样淋巴细胞和免疫母细胞样形态。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核为圆形或不规则状,核内可见成群或散在的EB病毒颗粒。诱发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人类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LCA)阳性,B细胞标记CD20(L26)阳性,T细胞标记CD3(PSI)和CD45RO(UCHL-1)全为阴性。以人Alu序列为探针标记地高辛进行原位分子杂交,肿瘤细胞核显阳性信号。结论在人淋巴细胞/SCID嵌合体小鼠建立了EBV诱发性肿瘤模型,病理分类是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大裂-无裂混合细胞型),肿瘤起源于移植的人B淋巴细胞。

  • 标签: 肿瘤 诱发 EBV 小鼠 观察 SCID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PCNSNHL)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86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PCNSNHL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术前早期诊断12例。随访63例,死亡48例,平均生存期13.74个月。术后行放、化疗组,平均生存期14.68个月(最长达5年);未行放、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仅2个月。结论PCNSNHL术前早期诊断有可探讨之规律,尤其是影像学特征;采用包括手术和放、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自然杀伤(NK)细胞是比较罕见的肿瘤。直到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才对其分级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在过去10年间,免疫血液学的发展对NK细胞的识别和分类有一定的帮助。结外鼻形NK/T细胞淋巴是这类肿瘤中的一型。这些淋巴细胞表达细胞毒性T细胞或NK细胞表型,包括CD56和TIA-1。鼻形NK/T细胞淋巴起源于皮肤等结外部位,并常与EB病毒感染相关。亚洲成人的感染最常见。文献报道中极少有儿童患病者,且只有5例患者出现皮肤受累。作者报道1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患者为一孟加拉国少年,表现为肢端皮肤结节。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孟加拉国 鼻形 少年 EB病毒感染 细胞毒性T细胞
  • 简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SPTCL)是一种罕见的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其皮肤表现为组织病理学特征类似小叶脂膜炎样改变。肿瘤T淋巴细胞在皮下小叶中形成环绕个别脂肪细胞的花环样结构,即所谓的脂肪细胞“花环”,被认为是这种皮肤淋巴特征的形态学改变。本研究回顾了45例原发性或继发性皮肤B和T细胞淋巴患者以及1例累及皮下组织的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活检标本,以研究脂肪细胞花环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n=16;蕈样肉芽肿,肿瘤期:n=3;侵袭嗜表皮CD8T细胞淋巴:n=2;皮肤γ/δT细胞淋巴:n=4;结节外NK/T细胞淋巴,鼻型:n=4;皮肤中等大多形性T细胞淋巴,NOS:n=5;CD4/CD56血液肿瘤(原始NK细胞淋巴):n=7;继发性皮肤大B细胞淋巴:n=3;继发性皮肤淋巴浆细胞样淋巴:n=1;急性骨髓白血病的特殊皮肤表现:n=1犦。作者证实由肿瘤细胞环绕脂肪细胞的花环不仅出现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而且也出现于几种伴有皮肤损害的不同恶性淋巴疾病中。伴有显著皮下组织受累的病例精确分类可以获得临床病理与表型特征的精确相关。脂肪细胞花环不应被考虑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的特...

  • 标签: 局限于皮下组织 淋巴瘤组织 淋巴细胞环绕
  • 简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PCNSL)是原发于脑和脊髓的非霍奇金氏淋巴(NHL),临床上较少见,仅占脑肿瘤的1%和结外NHL的1%~2%,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增高趋势。PCNSL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上无特异性,非手术难以确诊。目前公认比较有效的治疗是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为主的化疗再附加或不加(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全脑放疗。手术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对明确诊断十分重要。虽然PCNSL病人的预后还不乐观,但近十年来,临床治疗效果已有了明显提高。经过合理的综合治疗,平均生存期已达到3年以上,5年生存率达到40%。由于PCNSL的治疗与神经系统其它肿瘤不同,我们还需要在探讨PCNSL的临床(非手术)鉴别诊断、深入研究PCNSL的分子病理特点以及多学科的协作治疗方面努力。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肿瘤 治疗
  • 简介:病案摘要患者男,47岁.2002年8月因头疼、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半月就诊,头颅CT提示左侧颞部占位性病变.随即入院行开颅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为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大B细胞型.术后行全脑放DT:40Gy/20次.因出现硬脑膜外积液而对症治疗.2002年12月出现右侧睾丸肿大,不伴有疼痛、发热及其他不适,穿刺细胞学提示非霍奇金氏淋巴,而转入肿瘤科.行CHOP方案化疗6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时睾丸肿块消退,现没有发现其他部位的淋巴结和器官受侵,患者生活工作正常.

  • 标签: 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颅内肿瘤 睾丸 放射治疗 化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轴的非霍奇金淋巴,病变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不伴有其它系统的播散,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文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2年10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临床、影像学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征。35例组织病理标本中来源于手术切除的32例,经手术活检2例,立体定向活检1例。结果:本组病例男19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1.2:1,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52岁。就诊时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肢体无力、瘫痪和神经精神症状,57%(20例)的患者病史短于4周,77%(27例)的患者病史短于8周。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本组35例共52个肿瘤,其中16例(45.7%)为多发性肿瘤。肿瘤多位于额部(14例)、颞顶部(7例)和基底节区(5例)。29例(83%)患者的主体肿瘤位于小脑幕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B细胞来源34例,T细胞来源1例。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是一组异质肿瘤,侵袭强,发病急,病史短,病情进展快。影像学特点为头颅CT平扫表现为等或高信号,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增强,肿瘤常发生于幕上大脑半球,易多发,极少发生出血、钙化或囊变。术前诊断困难,预后差。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组织病理学 肿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 简介:多发性骨髓(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疾病,早期常规应用马法兰、环磷酰胺、蒽环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可使40%-60%患者获暂时缓解,平均生存期为3—4年;所谓复发难治MM是指经多次常规化疗或大剂量化疗未缓解,或化疗甚至造血干细胞移植缓解后又复发者。对复发难治MM治疗,近年国内外已有许多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 三氧化二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