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文本形态(美学流变)和价值(政治话语、历史意义、伦理关怀)判别来反思与考核中国主流电影是当下电影批评和电影理论的主要路径。由此带来的是,对主流电影的检视不是局限于主流电影的形式探讨(美学呈现),就是放大主流电影在价值表述上的断裂。但是两种学术理路都存在着先天不足与营养不良,无法对当下主流电影的新改变、电影机制(文本与工业机制)以及伦理学立场等电影文化生态进行有效言说。重新检视我国主流电影文化生态,时下兴起的中产阶级(middleclass)及其审美想象便是电影文化生态链上的重要端口,由中产阶级审美想象带来的资本霸权、快乐至上、道德虚无则可以澄清和揭示当下主流电影文化生态的诸多问题。
简介:<正>一自八十年代以来,在文化反思和文化研究思潮的启迪、影响下,电影创作的面貌也开始发生变化,陆续出现了一些富有文化底蕴的影片。特别是一些有探索精神的中青年导演,在这方面进行了自觉的追求,创作中的文化意识不断增强。于是,随着《城南旧事》、《黄土地》、《青春祭》、《良家妇女》、《野山》、《黑炮事件》、《老井》、《红高粱》、《芙蓉镇》、《孩子王》等影片的问世,中国电影的文化品位有了显著提高。面对创作的变化,电影批评自然也应该寻找新视角,采用新方法。倘若仅局限于社会学和美学批评之中,则无法正确、深刻地揭示出这些影片的文化底蕴。因而,开放批评视角和
简介:20世纪80年代鼎盛期的中国动画喻示后人的,向来是"民族化"之特征与遗产。然而拨开历史的幔幕可以发现,中国动画史从来就没有缺席过海外动画的塑造和影响。围绕这些域外动画在中国动画建构进程中起到的作用,梳理分析其细节和重要性便尤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中国动画界向海外动画片的模仿和学习是空前的,而日本等部分国外专家在中国直接参与的工作延伸到了建国之后;整个20世纪50年代,与苏联及东欧动画的交流,让中国动画人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产业架构和风貌;80年代之后,无论是艺术家的创作还是其个人的海外关系网,让中国与世界动画的交流更加紧密,同时,全球动画产业的同质化和艺术动画的退潮,使得中国动画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历史发展轨迹中总结得失,是中国动画融入世界动画版图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