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西湖区西湖街道社区非常住人口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状况。方法采用门诊现场调查与随访两种方式对该社区的220例非常住人口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并对疾病相关因素进行询问记录。结果220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中,132例检查出不同的病原体,解脲支原体检出率最高(34.09%),沙眼衣原体次之(13.18%),同时有2种及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者59例。25岁以下年轻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分离率为70.12,混合感染率为41.56;女性餐饮娱乐服务人员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分离率为75.55,混合感染率为38.52。结论被调查的非常住人口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相当高,且多有混合感染,年轻服务人员的生殖道不同病原体感染尤为严重,不同卫生职能部门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在普及性安全科普知识发挥应有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城镇不同人群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状况,为今后防治艾滋病工作提供努力方向。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110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经统计分析,不同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P<0.01)。城市居民知晓率较高为65.09%,农村居民最低为39.60%,男性高于女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知识点的正确率不同,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是否可能得艾滋病回答的正确率最高为88.02%,蚊子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回答的正确率最低为40.27%。结论不同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有差异,所以结合不同人群特征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以20世纪30~40年代上海市郊农村人口社会调查为基础(背景),那时父母双亲一般在17~19岁结婚成家年龄过小,对生儿育女婴儿降生宝宝直至长大成年后对其这一代子女人员身体发育及体质健康状况影响。方法以出生于1925年8月松江区佘山镇老郭与1924年6月曹阿姨于1942年春节结婚成家后的老夫妻所生育的3个儿子及1个女儿等(即实例Ⅰ及实例Ⅱ)2个实例。结果男女青年双方均未达到生儿育女强壮身体的要求,即家族性遗传基因先天的不足或缺陷,其必然造成后代子女遗传性能的欠差或免疫抵抗力的下降。结论建议新婚夫妻双方年龄其中男性青年为25~34岁;女性青年为24~29岁,这样的年龄段均以达到准爸爸、准妈妈的强壮身体所生儿育女婴儿降生宝宝直至长大成人后,可提高其青年本人身体的免疫抵抗力。这一结论可为今后提供培育新生婴儿降生宝宝体质的现实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以20世纪30~40年代上海市郊农村人口社会调查为基础(背景),那时父母双亲一般在17~19岁结婚成家年龄过小,对生儿育女婴儿降生宝宝直至长大成年后对其这一代子女人员身体发育及体质健康状况影响。方法以出生于1925年8月松江区佘山镇老郭与1924年6月曹阿姨于1942年春节结婚成家后的老夫妻所生育的3个儿子及1个女儿等(即实例Ⅰ及实例Ⅱ)2个实例。结果男女青年双方均未达到生儿育女强壮身体的要求,即家族性遗传基因先天的不足或缺陷,其必然造成后代子女遗传性能的欠差或免疫抵抗力的下降。结论建议新婚夫妻男女双方年龄其中男性青年为25~34岁;女性青年为24~29岁,这样的年龄段均以达到准爸爸、准妈妈的强壮身体所生儿育女婴儿降生宝宝直至长大成人后,可提高其青年本人身体的免疫抵抗力。这一结论可为今后提供培育新生(包括第2个孩子)婴儿降生宝宝体质的现实理论依据和技术指标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结核病相关知识、信念、行为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社会心理因素与结核病预防行为的关系,掌握对结核病防治信息的需求,为制订结核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健康信念模式设计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贵州省农村普通人群和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对结核病的严重性、易感性、有效性、障碍的信念上,703名普通居民与709名结核病患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文化因素对健康信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文化程度和年龄对健康信念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健康信念模式能够成功的分析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应对不同的目标人群开展差异化的结核病健康教育,促进各类人群采取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