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有效完成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X线片复查结果发现患者骨折复位情况理想,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治疗的骨折复位效果更佳显著,然而并发症发生率却更高,临床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来对治疗方式进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6名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方法如下麻醉前0.5h肌注阿托品0.5mg,进入手术室,取仰卧位,开放静脉通路,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最后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术前、术后1天、2天、3天同一时间点由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检查,比较术前术后认知功能变化,并分析全麻对POCD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术后第1天MMSE评分由29.32降至22.94分左右,显著低于术前MMSE评分。术后第2天,MMSE评分逐渐提高至25.46分左右,较术前仍有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第1天。术后第3天MMSE评分升至28.92分,表明多数患者认知功能已经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POCD发生率在术后第1天最高,而后逐渐下降,术后第3天仅1例患者发生POCD,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全麻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有轻微影响,仅个别案例可能出现POC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固定方法治疗colls骨折的优缺点。方法收集2009-2011年不同固定方法治疗colls骨折患者80例,分为内固定术组20例,石膏托外固定组30例,夹板外固定组30例,观察临床愈合过程各项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内固定组疼痛时间、消肿时间均较石膏托、夹板外固定组短;内固定组骨折再移位、张力性水疱发生率与石膏托固定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明显低于夹板外固定组;临床治愈平均天数与石膏托、夹板外固定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内固定组腕部指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夹板外固定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石膏托固定组中期更改为腕中立位管形石膏固定后腕部指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内固定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石膏固定是colls骨折最可靠、经济的外固定方法,对能够进行手法整复的患者,完全可以替代内固定法;内固定法应作为严重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不能手法整复及手法复位失败的进一步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卧床制动时间对血管介入术后病人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入选我院行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患者112例,按照卧床制动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拔鞘管后6小时即开始下床活动,对照组患者拔鞘管24小时后开始下床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食欲下降、术肢麻木、腹胀、腰背酸痛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行排尿、尿潴留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介入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效的减少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和尿潴留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功能恢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甲硝唑与替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牙周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的患者均给予常规龈上清洁治疗,并对其进行健康宣传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优于甲硝唑,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钢板与胫骨远端解剖钢板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寻找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共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8例,按治疗方式分为2组分别为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钢板(A组)25例;胫骨远端解剖钢板(B组)13例。手术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并随访1年左右,从手术操作,术后软组织并发症的比较,伤口感染、术后功能及骨愈合时间情况。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手术操作、伤口感染、术后功能情况及术后软组织并发症的比较上,(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根据胫骨远端骨折类型及骨质情况和软组织条件的差异,我们感觉到只要手术时机恰当,使用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钢板较胫骨远端解剖钢板临床效果好。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儿童与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收集在我院确诊的儿童和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共167例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CT影像改变、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发病以儿童居多,常见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其中儿童支原体肺炎高热者较多(59.1%),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儿童组患者较成人组患者具有更多的肺外表现(25.4%),过半数无肺部阳性体征。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高热、肺外表现多见,刺激性干咳症状、胸部CT及血常规、CRP等检查有助于诊断支原体肺炎;对于儿童支原体肺炎,四环素类疗效确切;对于成人支原体肺炎,喹诺酮类药物和阿奇霉素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肋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38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3.16%,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比采用保守治疗的效果好,能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MRI表现及与X线平片对比,并分析MRI诊断价值以及MRI表现与X线平片对脊柱结核各征象的检出率,总结各种征象的对应关系,以提高对脊柱结核的诊断水平和综合认识。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脊柱结核患者共58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MRI检查组(29例)和X线检查组(29例),并分析患者经手术治疗和临床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检查方法对脊柱结核各征象的检出率。结果根据手术治疗效果和临床随访结果显示,MRI检查方法诊断椎体破坏的灵敏度要比X线具有显著的优势,MRI灵敏度为100%,而X线的灵敏度仅为58.2%,MRI的诊断正确率也明显比X线高。结论MRI对蛋白质含量以及组织内水的改变都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使脊柱结核在早期就能诊断出来,同时MRI表现和X线具有各自特点,采取两种影像互相结合可以优势互补,有助于正确诊断脊柱结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采用NBCA胶与ONYX胶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NBCA胶实施栓塞治疗,治疗组采用ONYX胶实施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畸形团平均体积缩小程度、栓塞率≥80%例数、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复发率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畸形团平均体积缩小程度及栓塞率≥80%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NYX胶较比NBCA胶具有更好的弥散性,更易于控制,不粘管等优点,可减少再通和复发的可能,有效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