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例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的原因,制定科室管理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管理方案。方法:科室组织分析2020年7例多重耐药菌,成立院感督查小组,对日常操作进行督查,如: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防护用品的使用、含氯制剂的配置与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理、床单元的管理、患者三短六洁的管理等,定期进行考核,对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进行宣教,并定期进行抽查,了解病员与家属是否知晓并掌握。结果:经过我们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能更好的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发生,杜绝交叉感染。讨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标准预防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简介:摘要:分析老年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继发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的92例老年SAP患者,根据其是否出现腹腔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4例)和未感染组(68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入院时相关血清指标水平等,并对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进行观察。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继发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4例老年重症胰腺炎继发腹腔感染者共分离出42株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9.05%),分布前三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1.43%),金黄色葡萄球菌(16.67%),阴沟肠杆菌(14.29%);感染组在肠麻痹时间>4h、发作至就诊时间>6h、有糖尿病、入院APACHEII>11分、AMS>600U/L、有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7h、抗生素使用时间>14d中的比例高于未感染组;肠麻痹时间>4h、入院APACHEII>11分、有低蛋白血症、抗生素使用时间>14d均为影响老年胰腺炎患者继发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SAP患者继发腹腔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肠麻痹时间>4h、入院APACHEII>11分、有低氧血症、抗生素使用时间>14d均为影响老年胰腺炎患者继发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可对具备以上特征的患者多予以关注,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腹腔感染率。
简介:目的总结用皮瓣修复手部电烧伤创面的经验与不足,以期不断完善。方法收集整理2000年1月-2006年1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暨武汉大学同仁医院烧伤研究所收治的425例手部电烧伤患者资料,统计分析其治疗概况及结果,归纳总结行皮瓣移植术患者的皮瓣类型、术后并发症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皮瓣修复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受伤7d内手术组和受伤7d后手术组,比较2组患者皮瓣成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25例患者中,348例行手术治疗占90.2%,其中209例行不同类型皮瓣移植共248例次,包括远位带蒂皮瓣202例次占81.5%、局部皮瓣19例次占7.7%、游离皮瓣12例次占4.8%、其他类型组织瓣15例次占6.0%。5例因皮瓣撕脱或坏死改用其他方法治疗。8例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经换药或补植小皮片后愈合。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一次修复,功能及外观较满意。受伤7d内手术组(170例次)和受伤7d后手术组(78例次)患者,皮瓣成活率分别为98.8%(168/170)及96.2%(75/7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6%(18/170)及12.8%(10/78),两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81、0.27,P值均大于0.05)。结论可用于修复手部电烧伤创面的皮瓣类型较多。合理选择和设计皮瓣、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术后正确观察与处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环节.
简介: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汽化电切术(TUVP)的术中、术后近远期并发症,以利今后减少前列腺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其中TURP79例,TVP71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TURP组和TVP组电切综合征(TURS)3.8%和1.4%(P〈0.05),包膜穿孔尿外渗11.4%*118.5%,术后出血3.8%和1.4%,尿路感染3.8%和8.5%,尿道狭窄2.5%和5.6%,膀胱颈挛缩1_3%和0,勃起功能障碍8.9%和4.2%(P〈0.05),尿失禁3.8%和2.8%。结论TURP与TVP均为BPH患者安全而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消化道息肉患者行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来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28例进行均分,实验组和参照组各14例,将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作为选取时间。将使用微波凝固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使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2组消化道息肉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进食时间、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实验组消化道肠息肉患者相比较,参照组的临床疗效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实验组消化道肠息肉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进食时间相比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息肉患者行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其手术时间较短,操作简单,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降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道息肉患者按照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对比手术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病例50例,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接诊,取组中25例,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即对照组,余下25例则以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即观察组。分析疗效。结果结合对两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疼痛程度等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按照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对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保障临床对该类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8例结肠息肉患者为样本,所有样本均在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间内在我院接受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进行划分,其中49例样本纳入常规干预组,其余样本则纳入全面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VAS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后,较于常规干预组的患者而言,全面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VAS评分明显更低,即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加理想,经统计学方法分析后P<0.05,可知结果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面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时能够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较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对胃肠道较大息肉的近期疗效。方法:2021年2月-2022年2月纳入的100例均是我院收治的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随机分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较大息肉患者实施胃肠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效果确切,可减少出血,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道息肉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接收诊治的65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按照奇偶数原则将其分为参考组(n=32)和实验组(n=33)。参考组采取常规开腹切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后续对两组患者的息肉切术效果和术后康复进程进行比较。结果:参考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均可达到较高的一次切除率(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消化道息肉患者采用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不仅能够实现较高的切除效果,同时还能促进术后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我院大肠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记录并观察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息肉一次性切除率。结果: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46±0.24)毫升、平均手术时间为(30.88±1.94)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3.05±1.42)天、平均VAS评分为(2.46±0.63)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息肉一次性切除率为95.45%。结论: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较高的一次性切除率,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具有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我院大肠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记录并观察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息肉一次性切除率。结果: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46±0.24)毫升、平均手术时间为(30.88±1.94)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3.05±1.42)天、平均VAS评分为(2.46±0.63)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息肉一次性切除率为95.45%。结论: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较高的一次性切除率,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具有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指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肠吸收不良综合征、Fanconi综合征等情况下,甲状旁腺长期受到低血钙、低血镁或高血磷的刺激而分泌过量的PTH,以提高血钙、血镁和降低血磷的一种慢性代偿性临床表现,长期的甲状旁腺增生最终导致形成功能自主的腺瘤。可导致严重的骨骼损害,以及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皮肤缺血性坏死、软组织异位钙化,同时有致周围神经病变、肌萎缩等神经毒性作用,甚至心血管系统损害,严重影响MHD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合并畸形的介入治疗适应证、操作原则及临床效果。方法继发孔型ASD住院患者428例,其中单一ASD416例,多发型ASD12例,合并畸形70例。介入术中导入球囊导管测量最大ASD伸展直径,用TTE或TEE测量ASD直径及确定ASD位置、大小及数目。用注入球囊中的混合造影剂抽出在体外卡尺测量ASD直径,据此选择合适的闭合器。结果428例ASD患者成功介入425例,介入技术成功率99.3%。介入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2.1%。本组合并畸形介入治疗成功率100%。结论ASD及合并畸形的介入治疗,主要掌握ASD及合并畸形疾病的适应证,操作规范化,成功率很高,而且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普外科手术在临床中应用于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展开探究。方法研究的对象为本院普外科20例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对照组(例数=20例)在进行治疗时应用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例数=20例)在进行治疗时应用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治疗组取得的治疗效果展开相应的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组经手术治疗之后其住院时长以及出血量均比对照组低,组别间数据分析和比对中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经手术治疗之后其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且其切口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组别间数据分析和比对中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应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会取得不同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开放式手术进行比较,气管切开术应用在甲状腺肿瘤之中可提升其手术治疗效果,保障其手术治疗后预后得以进一步改善,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近几年诊断为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患者,损伤类型为钝器打击、化学刺激等,共计60例,患眼60眼,按11的配对比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眼。研究组接受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接受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比(1)两组手术前后眼压及视力情况。(2)两组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情况。结果(1)两组手术前眼压及视力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2)两组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增加、无改变、减退倒数分别为(27例、5例、1例)、(21例、8例、2例),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与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相比,小梁切除术治疗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疗效肯定,眼压及视力的改善上具有优势。